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18

浅析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下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互联网给人们的交流和通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最为受大学生们喜爱的属微博。微博是一种新的用来交流的媒体,由于微博上随时在更新各种各样的信息,所以让关注微博的人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全国和世界范围内所发生的任何事情。微博深受大学生的喜欢,因为他们可以关注他们喜爱的明星的动态,也可以跟明星聊天打招呼,可以说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大学生不是低头刷微博就是更新微博。但是,微博在带给人们了解新事物的同时,它也会有很多不健康的信息,而大学生往往缺乏对这些事物的辨别和抵制能力,甚至有些大学生散布和传播一些谣言,这对大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会造成很消极的影响。所以,如何利用微博这些网络工具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则需要将微博等互联网工具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文章从如何将微博的优势融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为出发点,论述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微博;思想政治教育

一、微博概述

微博是新时代的一种网络交流平台,出现的时间较短,是一个通过申请建立用户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相比较较早出现的博客等交流平台,微博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一)内容丰富多样

改革开放让我国社会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一是以前吃大锅饭的现象不见了,先富带后富,贫富差距较为明显,所以不同的人对生活的要求不同。其中一部分人由于物质生活的充裕,导致精神食粮的匮乏,人生观和世界观极度扭曲,以享乐为主;另一部分人们生存的压力比较大,他们忙着生存忙着交际,尤其在一线城市人们几乎对自己周围的同事、邻居不认识,这就是缺乏实践交流的结果。所以,互联网或者说微博的出现给广大奋斗的、空虚的人们带来了足不出户的交流平台,他们不仅可以跟好友聊天交流,甚至可以关注自己喜欢的主题,比如健康、购物、电影等,这种信息资源的大爆炸可以任人筛选,这是新时代的一种信息化的生活方式趋势。

(二)信息传播快捷

微博的传播速度到底有多快呢,几秒钟的事情,应该说是就像病毒的传播一样快捷。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要发送微博,那么世界各地的人都会在第一时间知道,微博的这种快速传播让一些事情发展的更透明。微博通过参与关注和被关注,一条信息可以转发很多次,不仅可以转发,还可以进行评论,它在最短的时间内会形成社会舆论和焦点。比如说最近发生的山东招远血案,这种血淋淋的事件在微博或者互联网出现之前肯定有类似的案件发生,但是几乎无人知晓,而现在发生这种残忍的事,马上会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被转发,广大人民评论谴责凶手,可以说微博让一切变得更透明,执法人员和办案人员不仅要完成正常工作,还要考虑群众的舆论压力。但是这种负能量的传播,会让很多人感觉社会的不安全,对人生安全没有保障而产生恐惧。

(三)申请无设限

就在微博被广大人民所使用的前期,博客是很重要的互联网通讯平台。之所以微博一出现就基本取代了博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博客的信息一般都是长篇幅的、具有较强逻辑和思维的、咬文嚼字的信息。而在微博上面,你可以写任何你想表达的文字、情感,可以发图片,甚至说一句话或者一个字也行,就像我们平常聊天一样,有些明星甚至每天发一张照片来记录生活的点滴。大学生是使用微博的主要群体之一,他们时刻关注和刷新微博,也会在微博上吐槽或者分享学校新闻趣事。还有一部分原因让微博如此盛行,跟智能手机的普及密不可分。智能手机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是几乎可以取代了电脑,电脑上可以完成的手机上几乎都可以操作,而手机流量也给微博的使用提供了可能,不论你身在何处,只要身边有手机,就可以发一些自己的感想或者感兴趣的图片,在微博上所有的用户都是平等的,都有言论的自由。所以,微博的不设限,是受很多大学生喜欢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微博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微博作为一种信息交流的平台,能帮助大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更平等的交流,可以减少我国传统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所固有的师生隔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都是以教师作为主导,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呆板的教学方式和无趣的教学内容,而对这些,学生们都无可奈何也毫无兴趣去改变。但是,如果师生都能用微博进行交流与沟通,也许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微博中,教师和学生是以平等的身份地位进行对话的,它没有课堂的严肃气氛和枯燥氛围,学生可以自主发表任何意见和建议,也可以与老师进行探讨。其实,一些高些已经开通了官方的微博,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发布一些有效和权威的信息,有的高校管理部门、学院学系也有自己的官方微博,这样有助于工作的展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给学生所误解,他们不能明确了解学习思想政治到底有什么意义或者用途。其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理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通过微博发布一些具有感染力的资料,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不良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者除了发布有意义的信息之外,也要帮助大学生甄别有害的、不健康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抵制意识和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每个学生的潜力都能得到有效开发,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观察大学生发布的微博信息,来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和优势所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科学的方法是一切理论变为现实的必经之路。有了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网络时代,微博无疑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首选的教学手段。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单

一、枯燥,灌输式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毫无积极性,导致课程一片死气沉沉,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教学的结果并不理想。而微博作为新的教学手段,其有趣新颖的形式,有利于资源的快速共享和师生思想感情的平等交流,这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微博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阻碍作用

很多明显都为有很多微博“粉丝”,就是关注他的人越多就显得他越有名或者越有影响力。但很多微博上的用户为了增加自己的粉丝数量,不择手段地发布一些所谓的爆炸信息,而这些信息要不是虚假的谣言,要不就是对其他人的中伤,最后造成很恶劣的影响。比如一位女名人,经常在网上晒银行卡余额、名牌包、鞋、豪车豪宅等,这些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传播,对大学生的传统道德规范造成了极大冲击,这种所谓炫富行为被人民所不齿,与我国传统的勤俭节约的思想完全背道而驰,这种微博信息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微博的广泛使用,导致很多大学生没日没夜地拿着手机刷微博,甚至有的人因为在马路上看手机,不幸发生了交通事故,但这都没能让大学生停止微博、放下手机,他们对微博的痴迷程度可以用过渡沉浸或者上瘾来形容。这与微博能够满足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对明星的关注、信息沟通有关,这也是微博的特点所在,但是很多大学生对于微博没有很好的抵制力,过渡沉迷、过分依赖,完全属于强迫行为,有事没事拿出手机刷一刷,这样很难让大学生被其它的事物所吸引,去做一些实际有意义的事。所以,过渡沉迷于微博,不仅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极大的影响,对大学生整个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阻碍,严重者还可能患上自闭症或者抑郁症,身体内分泌紊乱等症状。

三、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帮助

首先,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微博观。微博可以说是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提高的一个产物,尽管微博的发展尚有很多不完善,比如发布很多消极的信息等,但其能占据人们生活的一大部分时间,肯定有其存在的价值。所以,在微博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还坚持以前陈旧的教学方式,那么就很难推进这门课程的发展。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抓住高科技的优势为教育所用,只有将新媒体和新科技融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才能让思想政治学科与时俱进,更有生活化的特点,也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提高最后的教学质量。所以,利用微博来推进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改变的问题。

面对互联网或者微博所发布的有害信息,不仅需要大学生主观的抵制力,还需要相关的法律作为保障。我国是法制国家,必须秉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在互联网领域也必须坚持有法可依,这样可以保障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微博的安全使用。只有为大学生创造和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互联网平台,才能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

当下全国高校已经基本被微博覆盖,全国近700所高校开通了官方微博,其中211和985院校全部开通的官方微博,甚至有些学校的院系都开通了微博,这样对网络形势下的教育能在最快地做出部署并且为广大师生所知。但高校微博的知名度冷热不一,微博开通容易,但需要维护和“经营”,学校需要经常发布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信息来提高知名度,或者发布一些幽默的、具有亲和力的信息增进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微博在大学生心中树立健康的形象。再者,教师是高校的一大组成部分,应该鼓励广大教师开通微博,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鼓励教师开通微博也是对教师的自我监督。在国外高校,家长和教师、学校领导之间的沟通比起国内要频繁的多,因为在国外家长和校长、教师直接可以通过微博这种工具交流,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这种沟通模式,鼓励家长开通微博,形成高校、教师、学生、家长全方位的微博圈子,不仅有助于彼此之间的沟通,还能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结语

微博作为新时代的新媒体,从其出现以来都被人们所青睐。大街小巷、东西南北,各个年龄段、各个生活阶层都为微博所吸引,俨然已成为当下人们生活的下饭菜,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对新科技带来生活上的改变,好像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没多大关系,但是面对新科技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做出改变,以适应当下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和生活方式,这就是摆在所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前的难题:如何将网络或者微博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联系。我相信学界已经有相关的理论成果,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微博属于新兴发展的事物,研究者需要时间进行研究和探索,目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更何况,将微博与思想政治教育将结合,这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研究者一步步慢慢寻找规律的方法;另一方面,微博利用自身的优势已经在校园占据交流工具的主导地位,宿舍、教师、图书馆、食堂等场合,大学生无不忙着刷微博、发微博,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大学生对微博的“宠爱”这一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微博这一网络平台,这样才能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行,也才能帮助大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觉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致王老师的一封信
我的爸爸..
比尔·盖茨
杂侃之——关于孤独
最遥远的地方
谭老师
外教
我家的三个“鬼”
“X”星历险记
桃花新城
自我推销
小小的爱
记忆中的背影
每年任务之智能雨衣
仙转之一、二
简论异化归化策略在社交指示语翻译中的运用
探析古汉语中意念被动句
初探汉语构词方式对汉语习得的影响
古汉语虚词专书研究的创始
试论教师策划下的大学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汉语教学中同义词的教学设计
民族地区汉语文教学,要从重视培养学生的汉语文素养做起
关于当前中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反思与策略
试论成人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与对策
关于高职院校实用英语课堂管理策略探析
苏州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汉语动机调查
关于CET考试演变趋势及其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启示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技巧
试析心理空间理论与高校英语翻译水平的研究
关于危机时刻政治演讲的人际意义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1
《海燕》教学设计14
《风筝》教学案
《芦花荡》教学设计3
苏教版《有的人》教案6
《核舟记》教学设计1
苏教版《有的人》教案7
《吆喝》教学设计8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9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5
《雷电颂》教学设计6
《岳阳楼记》复习学案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9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1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