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调他人之琴瑟,代薄命之裳衣

调他人之琴瑟,代薄命之裳衣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0

调他人之琴瑟,代薄命之裳衣

【摘 要】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一书中写了许多爱情题材的故事,在这类故事中蒲松龄最擅长的就是描写人鬼之恋,《宦娘》就是这样一段故事,故事中所描绘的是一段人鬼之恋、精神之恋、“知音”之恋,故事的主人公宦娘充当着心上人知音的角色,而蒲松龄在这篇故事中刻画出了主人公怎样独特的个性特征?文章将结合个性心理学理论,从兴趣爱好、情感、品质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关键词】宦娘;个性特征;爱好;情感;品质

一、喜爱琴筝,至死不渝

宦娘本是太守的女儿,下世已逾百年。少时喜爱琴和筝,筝已经颇为熟练了,唯独抚琴的记忆未得真传,九泉之下仍然深以为憾。那日天降大雨,温如春寄宿在宦娘家里,使宦娘得聆雅奏。自此,喜爱音乐、擅长弹筝、渴望学琴的爱情就又被激起了学琴的欲望。

后来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件,温如春的书童总是在晚上听到卧房里的古琴自鸣,开始以为是共事的仆人们跟自己开玩笑,后来书童发现并非人力所为,这才赶紧告诉温如春。温如春亲自去听,果然不假。那琴声梗塞凝滞,似乎要学自己,却又学不大像。于是温如春就点了火,突然闯入室内,但昏暗中却是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温如春干脆把琴带走,则整夜寂静无声。温如春以为是狐精,猜想它定是想拜在自己门下学琴,于是每天晚上为它弹奏一曲,然后留下琴任它练习,好像做人老师似的。温如春夜夜潜伏在暗处听着,过了六七个晚上,琴声居然能够连贯成曲,很入耳了。

之后,温如春成功迎取了良工,良工闻知古琴自鸣的怪异之事,也去听了一听,说:“这不是狐,听这曲调凄楚哀怨,倒有几分鬼气。”次日良工就派人从娘家取来一面可以找出鬼怪形象的古镜,待琴声再次响起,持镜冲入室内,举火一照,果然有个女子,神色仓皇地躲在屋角,无法遁形隐去。温如春仔细一看,原来是赵家宦娘。这才知道夜里古琴自鸣一直是宦娘在学艺,从中就可看出宦娘的个性特征――对于音乐的挚爱,甚至到化为鬼神进入了阴间也仍然执着于自己的爱好。

二、知音之恋,情深意切

宦娘真诚地爱慕着温如春,这从后面的《惜余春》词中可以看出。《惜余春》词云:

因恨成痴,转思作想,日日为情颠倒。海棠带醉,杨柳伤春,同是一般怀抱。甚得新愁旧愁,铲尽还生,便如青草。自别离只在,奈何天里,度将昏晓。今日个蹙损春山,望穿秋水,道弃已拚弃了!芳衾妒梦,玉漏惊魂,要睡何能睡好?漫说长宵似年,侬视一年,比更犹少:过三更已是三年,更有何人不老!”

词是宦娘亲笔创作,其中蕴含的相思之情“新愁旧愁,划尽还生,便如青草”,实际上是她的内心独白,这从侧面写出了宦娘对如春的怀念。

从第一次温如春与宦娘相见,宦娘就对温如春产生了爱慕之情,但由于自己是一个女鬼不能够与温如春结缡,在故事的最后宦娘自叙道:“妾太守之女死百年矣。少喜琴筝,筝已颇能谙之,独此技未能嫡传,重泉犹以为憾。惠顾时,得聆雅奏,倾心向往;又恨以异物不能奉裳衣,阴为君吻合佳偶,以报眷顾之情。”她在背后默默地制造出这几起事件,是为了让琴艺高超的温如春得到个也喜好音乐的妻子,和葛良工结为美满婚姻,“君琴瑟之好,自相知音”。

得以看出宦娘是一位重情重义的女子,在阴阳阻隔无法结缡的情况下,宦娘将自己的爱慕之情转化为幕后静默的成全,这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巨大魅力,是宦娘真性情的个性体现。

三、人鬼殊途,爱之无私

传统婚姻爱情要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强调“门当户对”,而蒲松龄却认为爱情应建立在情趣一致、爱好相同的基础上,不能把婚姻建立在钱财、权势和其他世俗的考虑上。这种爱情观超越了纯生理需求的性爱,追求爱的精神化,更为高尚、可贵,表现了蒲松龄对传统婚恋观的突破,蒲松龄所推崇的是柏拉图式的爱情――建立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上,精神世界的契合尤为重要。

一个死去百年的太守之女宦娘,在尘世遇到一个酷爱音乐,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少年温如春,但人鬼殊途,不能结为夫妻。她把自己的落寞和悲伤深深埋藏,能够超越痛苦,为温如春的真正幸福着想,无私地帮助他与良工共结连理。“代作蹇修(媒人),不为无德。”其实,这何尝只是对温如春和葛良工有“德”,这种行为本身就体现着一种无私的胸怀。宦娘最后告别温如春夫妇时,依依不舍,深情地嘱咐温说,如果不忘记她,就请对其小像,“快意时焚香一炷,对鼓一曲”。我们能体会到宦娘爱情上的失落感。宦娘也渴望拥有浪漫的爱情,但她却不是一味地占有和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是处处为对方的幸福着想,心甘情愿,“日日夜夜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为心爱人的真正幸福而努力付出,自己处于不幸之中,却只将悲怨留给自己,不让所爱者也遭受与自己一样的爱而不能的不幸,主动帮助温如春获得“琴瑟友之”的幸福,这是宦娘高尚无私品质的体现。

四、结语

文学家写人物形象,既依据人情人性,表现人情人性,又提升人情人性。《宦娘》也就是这样的展示、提升人性之美的作品,宦娘身上的女性美是知己之情的形象化身,这是由蒲松龄的文化心态所决定的,作为一名家庭贫寒仕途不顺的落魄文人,作者在整部书里寄托了对生平的反抗,对于落魄文人常常会在身边安排一位年轻貌美、聪明机智的女郎,借以传达对文人的赞赏和肯定,这实际上是作者的自我欣赏、自我肯定。宦娘正是这样一位女性形象。虽为鬼身,但丝毫不乏人情,宦娘的身上散发着重情重义、默默付出、高尚无私的个性特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a apple tree
Can money buy happiness!(金钱能买来幸福!)
The four seasons in a year
Me
My family(我的家庭)
The Struggling(挣扎)
Teacher's Day memorable
Don't go away
My family
My Englishtecher
My day(我的一天)
My school life
My best friend
My sister
My English techer
“优势视角”下弱势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研究
国学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素质教育的思考
医学研究生服务县级医院意向调查报告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人民防空训练军民融合式发展问题研究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方法途径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文献综述
个体独立性视域下的自由个性
浅析苏州市两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模式
乡村社会关系网研究综述
基于相对剥夺理论的游客满意度研究文献综述
浅议煤炭企业政工干部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应对行业困境
日月潭拉鲁岛:邵族美丽传说
日月潭文化
《我的五样》教案之九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之一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笔记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之三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之二
《我的五样》教学实录
《我的五样》三种教学设计
宝岛明珠——日月潭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实录
《日月潭》第二段的语言文字训练
《秋天》教学设计
撩起日月潭涟漪
日月潭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