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城市消费主义的兴起及其对农村建设的影响

城市消费主义的兴起及其对农村建设的影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10

城市消费主义的兴起及其对农村建设的影响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经济转型的影响下,城市消费主义兴起,城市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为“文明”的代名词,农村被描绘成一个落后的愚昧的自留地,年轻农民为了奔向“文明”,逃离农村。城市不仅仅在经济上影响到农村,从生活方式,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影响到了农村的发展。文章试图简述城市消费主义的兴起以及其对农村建设的影响。

【关键词】消费社会;城市;农村

在国家和地产资本的联合打造之下,中国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划经济时期,中国采取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工业化的基础和国防设施,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城市是工业生产的中心,空间形态是为生产服务,城市形象以朴素实用为主,筒子楼是当时最主流的建筑风格。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人们的生活基本上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一切生活资料包括住房都是由单位统一提供,人们自主选择的空间很小。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工业发展模式转变为以轻工业为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成为新时期社会生产的目的。消费取代生产,成为城市生活的主导形态,这一点在城市空间形态上集中体现出来。随着市场化的推进,中国社会产生了严重的贫富分化,中产阶级的消费需求提升,带动城市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同时政府为了形象工程,对城市空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连同近年来城市政府大力推动的第三产业,将今天的城市打造出与计划经济时期完全不同的面貌和风格。

城市消费主义的兴起,不仅仅体现在城市物质形态的更新换代上,而且表现为城市生活方式在整个社会的中心性的确立。在社会主义当前时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成为执政党新的合法性基础。发财致富成为新的时代主题,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旋律。新时期的英雄已经不是雷锋、孔繁森、焦裕禄,这些当年影响了几代人的光辉形象被认为是意识形态塑造出来的“高大全”,是政治化意识的产物。在旧的偶像衰落之后,大众传媒又树立起新时期的偶像,当代的英雄人物是财富新贵、时尚明星、成功人士。对社会最大贡献的人已经不再是普通的工人和农民,而是创造就业岗位和向政府纳税的企业家。经济实用主义成为新的时代潮流,整个社会的大脑已经彻底被物质和欲望占领。

今天的北京、上海这些与世界接轨的大都市,已经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没有什么区别了。繁华的大都市、购物广场,将人们带进一个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里,人的欲望得到极大的鼓动。主流经济学家用消费和增长的理论为人们的欲望合法化。城市中产阶级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味,制造区隔,而芸芸众生则不停地追赶。在物质商品极大丰富的时候,人们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到不满足。

城市的消费主义有着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消费主义观念的传播离不开大众传媒的推动。90年代后期,电视机开始在农村普及,之后大众传媒业迅速兴起,在人们的日程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众传媒用光电技术将城市消费社会的海市蜃楼景观覆盖到穷乡僻壤,建构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

然而,当怀揣城市美好生活想象的农民工真正进入城市的时候,他们很快就体会到那并不是属于他们的空间。我们的城市在迅速膨胀的同时,也在迅速的分化,区隔出不同的空间,分配给不同的群体。既有具有开放性的城市公共空间,当一个建筑工人进入时,也往往在周围人眼里造成明显不相配的感觉,并进而导致建筑工人自身“不自在”的感觉。于是,在宏伟气派的中央商务区、在富丽堂皇的大酒店、在人潮汹涌的购物街,甚至在市区的公交车上,总之在一切属于城市的公共空间里,我们都很难发现他们的身影。

城市生活成为现代生活的样板,代表着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竞相追求的目标。农民进入城市里挣了钱,还把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复制到乡村,对原有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产生很大的冲击。农村的生活方式被认为是落后的,过时的,效仿城市生活成为乡村时尚,农村深深卷地卷入到这场消费主义的潮流之中。

90年代开始,城市的消费主义逐渐向农村扩展,对传统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构成很大的冲击。城市中心主义既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同时也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深深渗透到每一个人思想中。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逐渐被抛弃,年轻人成长为农村的主力,他们更加向往城市的生活方式。在农村里,我们都看到农民省吃俭用,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花在盖房子、办喜事上。

城市代表着现代文明,代表着先进,农村则成为落后愚昧的象征。在与世界接轨的呼声中,城市里的中产阶级模仿西方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中国的农民模仿城里人的生活方式。在很多建筑业农民工的故乡,因为他们最清楚城市里流行的建筑样式,既然无法在城市里实现美好生活,就在家乡复制城市居所。很多新房子模仿城市人的别墅,盖得又高又大,外贴瓷砖,内铺地板或地面砖,既不利于冬天的保暖,也不适合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环境。

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城市追着西方跑,农村追着城市跑。这是一场全民性的竞赛,谁也不想被抛在后面。房子成为一种荣耀,能够换来被人的艳羡,是一种符号性的展示。

城市消费主义的兴起,使得今天的中国,城乡之间的差异已经不单单是经济发展水平上的,还有了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含义,城市与乡村被放置在线性发展的历史谱系中,被纳入到由“文明”与“愚昧”,“进步”与“落后”,“传统”与“现代”等二元对立多构成的话语体系之中。城市代表了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垄断了现代性,代表着历史前进的方向,而农村成为愚昧落后的象征,成为现代性的他者,是需要改造的对象。农村不但在经济上被掏空,在文化上也被抽空了意义和价值。在城市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农村成为没有前途的弃地,农村年轻人必须脱胎换骨,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重新启蒙,才能洗刷打在身上的耻辱的烙印,才能够成为一个文明的现代人。

城市消费主义的兴起,不仅仅改变的是城市人的消费生活习惯,更加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社会建设,影响到了农村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方式,同时也是建筑业农民工业阶层形成的重要原因。在现代社会中,城市成为“文明”的代名词,年轻农民为了脱离自身的“愚昧”,纷纷逃离农村,进入城市,城市的空间区隔制造出了一个新的阶级――“农民工”,与此同时,农村由于主要劳动力的离去,基础设施大量荒废,基层建设更是难上加难。随着城市消费主义的兴起,整个社会的社会建设随着发生重大转变,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统管一切,消费社会里欲望成为发展的最基础的动力,等待一切坚固的外壳退化之后,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欲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班的“迅雷”
我身边的好老师
可爱的同桌
朋友
我的老师
姐姐的可怕
我们班的大班长
我的好朋友——崔雪纯
小学生700字:这就是我
乐于助人的徐小璐
我的伙伴――秋秋
我的贾老师
我们班的大班长
我的爸爸
我的朋友
高校照片档案管理新举措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对策
简述杨粲三与聚兴诚银行
对宋代妇女再嫁的社会态度由宽到严转变的认识
浅析高尔基小说《忏悔》中的人物形象
浅析近年来太平天国史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传统道教生态哲学思想与当代生态养生旅游
宋襄公“仁义之师”败亡的根源探析
现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和创新理念
浅谈明代宦官政治对文化的影响
唐三彩艺术风格的形成及其渊源探析
清代恩科重要性分析
关于北美女奴诗人菲莉斯·惠特莉的研究综述
从《魏书·自序》看北齐皇室图书管理的有关情况
浅谈企业招投标档案管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片断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课设计
《威尔逊出游》教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关知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材理解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札记
《小读者》教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小读者》教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小读者》教材理解
《小读者》教材理解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材理解
《小读者》教学札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片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