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OFDM系统

浅析OFDM系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10

浅析OFDM系统

摘 要: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许多业务需要越来越高的数据传输速率,采用传统的单载波通信系统将很难满足系统性能要求。OFDM技术凭借它可以有效地解决信道多径效应,并且有着较高的频谱利用率的优势,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到目前为止,许多通信系统都积极地采用这项技术。本文简单分析研究了OFDM的基本原理,详细说明了OFDM系统的部分重要技术。

关键词:OFDM 正交频分复用 峰均比 部分传输序列

一、OFDM的理论分析研究

阀值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是4G 系统的核心技术,是一种多载波调制。它的基本思想是: 在频域内,把指定的信道分成多个正交子信道,并行传输方式是子载波采取的方法。这样的话,信道特性总体来说,它是频率选择性的,非平坦的,但是针对每个子信道来说,它们都可以近似看成是相对平坦的,进行的是窄带传输,这样一来,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另外,在基带产生的时域信号上,会采取加入一个循环前缀的办法,并且对该循环前缀的长度是有要求的,最好大于最大时,并且在接收端,会想办法将这个循环前缀去掉,达到进一步减少甚至消除码间干扰ISI 的目的。

大家都知道,在低速率传输和多径效应干扰不是很严重的环境下,单载波系统能够正常工作。但是对于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比较高的宽带业务来说就不一样了,多径时延会使信号之间产生干扰,继而产生符号之间的串扰(ISI),这样的话就要求系统有很好的均衡能力。多载波技术就这样顺势产生了多载波传输的思想是这样的:把比较大的数据流解析成几个小的比特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分担到每个子数据流上的比特速率低得多了,然后用刚才形成的低比特率,低速率,多状态的符号去调制子载波,最后构成了这样一个系统,里面的符号的传输速率都不高,传输方式是并行的。这个系统可以有效地抑制这些干扰。本文重点研究的OFDM 就属于这种类型的技术。

二、OFDM 技术的基本原理

1.子载波的实现

产生OFDM 信号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将输入的数据符号进行串并转换,基带调制然采用的方式是,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方法,最后再进行并串转换,最终得到预期的OFDM 信号。一个OFDM 符号是由多个经过调制(例如采用16QAM、QPSK 等调制方式)的子载波组成的,在一个 OFDM 符号周期内,每个子载波的周期个数都是整数,即还有一个规律,相邻的子载波之间的周期差别,正好为一个周期T通过解调后,就可以恢复出预期想要得到的符号,但是对于其他子载波而言,如果频率差别(i-j)/T,积分结果为0。这样的话,OFDM 信号的子载波之间互不干扰,符合奈奎斯特准则的。 另外从频域角度来解释正交性。在那些非零子载波中,当一个子载波频谱值在某个位置达到最大值时,其他子载波在这个位置的频谱值则为零。有了刚才说的特性,就很容易从多个重叠的符号中找到想要的信号符号。OFDM 系统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就是可以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来实现调制和解调,还能够使用简单的FFT/IFFT 模块来实现,使得系统复杂度没那么高。

2.OFDM的保护间隔

频率选择性信道会对脉冲响应产生影响,这个时候它不再是单一的脉冲,而是具有一定的时间扩散性,这样就导致OFDM符号间会产生干扰。在接收端,信道的多径扩展会破坏子信道之间的正交性,这样就产生符号间干扰和子载波间干扰。由此可见,必须想办法解决多径扩展。最为常见的办法是向OFDM信号中适当加入保护间隔,让符号间干扰产生的范围尽量限制在保护间隔内。在接收端再采用一些技术将保护间隔去掉,得到预期想要得到的信号,这样的话就可以全部或部分消除ISI(子载波间干扰)的影响。 循环前缀的是保护间隔的一种。循环前缀是这样形成的:将各个OFDM信号的后Tg拷贝到OFDM信号的前面,这个前缀就很简单地形成了。符号时间的长度因为这种循环复制增加了,导致信号功率与信息速率的损失,但是与它的巨大作用相比较,这个损失是可以接受的。 FFT 积分时间循环前缀。

3.OFDM的系统实现

下图是一个完整的OFDM系统流程,下面简单地描述一下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基本情况:

发送端:首先产生一串随机数,采用某种调制方式对数据进行调制,然后多调制信号进行串并变换,接着对信号进行IFFT变换和并串变换形成OFDM数据符号,最后根据实际需要加上合适长度的循环前缀,最终产生了一个合适的OFDM符号,经过D/A转换后传送出去。

接收端:接收端的过程正好与前面的过程相反,首先经过数模转换,再采取一定的办法将CP 去掉,然后进行串并转换和FFT 变换,通过解调获得所有子载波上的比特信息,最后再进行并串转换,最终就获得了预期需要的与发送数据符号相对应的接收比特流信息。

将上面这些OFDM 的过程用流程图来表示:

产生随机数--->串并转换---->调制--->IFFT操作--->增加循环前缀长度--->并串转换--->增加信道噪声--->接收端串并转换--->去除信道噪声--->FFT操作--->解调--->误比特率计算

三、OFDM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1.OFDM技术的优点

OFDM技术之所以这么备受关注,成为4G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是因为它的一些独特优点:

1.3带宽扩展性强 大家都知道,子载波的数量决定了OFDM系统的信号带宽,这样OFDM系统的带宽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其中带宽的实现范围是:几百KHz到几百MHz。

1.4 频域调度和自适应 OFDM分配子载波的方式有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方式,一般情况下,集中式方式适用于速度比较低的环境,相反分布式方式适用于高速度的移动环境。

1.5 比较简单地实现MIMO技术 可以有效避免天线之间的干扰是MIMO技术的关键所在,这样可以把多个并行传输的数据流分辨出来。

2.OFDM技术的缺点

OFDM凭借着上述所说的这么多优点让它当之不愧地成为4G中最具有竞争力的技术之一,但任何事物都有2面性,OFDM技术也不例外,它也存在很多缺点:

2.1峰均比(PAPR)比较高,OFDM系统的发送信号的形成,是通过并行传输的子载波上,将上面的信号进行相加而得到的。那么肯定会出现信号之间是同相的这种情况,这个时候经过叠加的信号的瞬时功率肯定远远大于信号的平均功率,这样就产生较大的峰均功率比。

2.2 对相位噪声和频偏比较敏感,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调谐振荡器,它会造成相位噪声抖动和上下行转换器、频偏以及相位噪声,这样的话会破坏子载波间的正交性。当频偏为1%时,信噪比(SNR)大约下降30dB。

四、OFDM系统的核心技术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OFDM系统性能的实现,是需要很多其它技术来辅助的。下面简单地就几个关键技术说明一下:

1.降低峰均比PAPR技术 当PAPR值比较高时,那么它对发送端的功放的线性度要求也会相应地苛刻,最后会导致OFDM系统的性能会随着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研究者想了很多办法设法降低OFDM的PAPR,这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2.同步技术 同步性能的好坏与OFDM系统性能的好坏有着密切的联系。这里的同步包括载波同步、符号同步和样值同步,其中每种同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同步偏差会引起ISI和ICI,这样的话,OFDM系统对同步的精度是有很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会将它们结合起来,制造更好的效果。

3.信道编码和交织技术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交织技术和信道编码技术应用甚广,它们有着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4.自适应技术 OFDM技术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技术,那就是自适应技术。可以动态地凭借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情况,然后很好地给子载波分配合适的信息比特数和功率的发送大小。

5.信道时变性的影响 多普勒扩展是由信道的时变性引起的,继而它就影响到OFDM信号的正交性,那么子载波间就容易产生干扰,最后给系统的性能带来很大的危害。

本文首先对多载波调制系统(OFDM)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讲解,并对它的系统实现框图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信号的接收和发送思想,然后就离散傅立叶变换、循环前缀和保护间隔等问题作了详细地解释,最后还提到了OFDM系统的优点和缺点,并对降低峰均比PAPR,同步,和自适应等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研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Me
Teacher's Day memorable
My sister
Don't go away
My family
The four seasons in a year
The Struggling(挣扎)
a apple tree
My day(我的一天)
Can money buy happiness!(金钱能买来幸福!)
My English techer
My best friend
My school life
My Englishtecher
My family(我的家庭)
浅议煤炭企业政工干部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应对行业困境
个体独立性视域下的自由个性
人民防空训练军民融合式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苏州市两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模式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方法途径
国学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素质教育的思考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文献综述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优势视角”下弱势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乡村社会关系网研究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研究
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基于相对剥夺理论的游客满意度研究文献综述
医学研究生服务县级医院意向调查报告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实录
撩起日月潭涟漪
宝岛明珠——日月潭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之二
日月潭文化
《我的五样》三种教学设计
《日月潭》第二段的语言文字训练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之三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之一
日月潭风景
《秋天》教学设计
《我的五样》教案之九
日月潭拉鲁岛:邵族美丽传说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笔记
《我的五样》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