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5
香港媒体新闻直播成功经验解析
新闻事件的直播报道一直是新闻媒体追逐的焦点,主流媒体对这些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创造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尤其是香港的众多新闻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总是能独树一帜,引领舆论。那香港这弹丸之地,为何能让如此之多的新闻媒体共生共荣?香港卫视,一个很少数人能看到的卫视,如何做到家喻户晓?一群看似平凡的媒体人士,缘何能够一夜成名?媒体责任与商业利益,又该如何权衡?香港新闻突发事件报道探秘之旅始于疑问,止于思考。
一、天时、地利、人和造就凤凰新闻的独特理念
凤凰卫视与众不同,与他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的机缘巧合是分不开的。如今的凤凰新闻,已被赋予了独特的气质与魅力,凤凰出品已经不是简单的新闻作品,个性、气质、品格彰显无遗,真实而特立独行,敢于言内地媒体之不敢言,敢于想内地媒体之不敢想,追求“非同质化”,正是凤凰新闻取胜的不二法宝,但“独特”绝不是凤凰新闻成功的根本因素,“独特”中做到言之得当,做到想之确凿,这才是凤凰新闻鹤立鸡群的关键。
此外,“人和”也是凤凰文化的精髓之一。凤凰卫视以抽象的凤凰旋转交融的形象为台标,正是寓意着融合、开放和沟通,其核心就是一个“和”字。“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古人把“和”视为宇宙的根本、做人的基本和理想社会的至高境界。道家讲“天和”――“天道自然之和”;儒家讲“人和”――“人伦道德之和”;佛家讲“心和”――“心性觉悟之和”。凤凰新闻将三者融合贯通,在突发新闻的激流中寻找静港,在狂风中保持正身,既保持新闻的客观,又凸显人文关怀,凸显社会道德责任。在凤凰新闻,“善意、积极、有建设性”这套逻辑已经成为新闻人制作节目的最基本准则。
“我们的新闻理念是: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以第一解释,进行独家、独特、独立、独到的报道。”
“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将产生新的文化血型,我们就权且称这种血型为W(WORLD)型吧。”
“电视是一种艺术,它没有过去,只有现在和未来,你必须把过去的自己像影子一样踩在脚下,前赴后继地去创新。”
“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到了最后一刻更不放弃。”
在凤凰办公大楼里,一条通往餐厅的十几米长廊的墙壁上,挂满了这样标语式的口号,伴随的凤凰新闻的成功与成长。
二、未雨绸缪香港媒体的新闻应对策略
很多新闻人的眼中,认为新闻是当下发生的,无法预知的,但香港新闻媒体普遍认为,新闻也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抢新闻”是香港媒体成功的不二法宝,为了追求时效性,香港有线电视台每天都会将新闻采访小组分布到香港的几个区域,就像片警一样蹲在那里,一旦新闻发生,最近的一组将会在最短时间内赶到,进行直播报道。
蹲坑可以解决新闻时效性的问题,那如何在时效性的基础上保证新闻的品质呢,做到时效与深度的完美结合呢?那就是日常的业务能力累积,更重要的新闻之前的预判断。凤凰新闻在面对每一个节日、纪念日、送葬、宗教等可预知的题材时,都会提前做好有背景有深度的片子,伴随着新闻播发,第一时间播出。
三、敬业和激情铸就香港新闻媒体的光辉历史
思考香港新闻的成功,敬业和激情是不得不提的两个词语,香港有线电视台的领导,每次向别人介绍他们的记者时,都会说,“我这有一群疯子”,听起来近乎是一种炫耀;而凤凰卫视的新闻杂志《凤凰考》的封面上这样写道,“一个疯子和五百个疯子”。“疯子”这个词在香港媒体中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敬业,但更多的是激情。
香港有线电视台的直播,是业内最先进的标准的直播形态,每天24小时,十多个直播小组同时进行,而且每一条新闻突发事件的直播都是有时效性的新闻。面对如此强度的直播压力,他们无奈的表示,新闻必须在第一时间播出,否则,记者就要下岗。正是这样激烈的竞争催生了港媒新闻的时效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条新闻,都能给出观众收看的理由。
新闻报道的争分夺秒,同时也催生了新闻直播技术的进步,香港媒体所有技术准备都是围绕直播展开的,从便捷直播车到即时直播设备,保证了记者到了突发事件现场就能将直播信号传到新闻导播间,而坐镇电视台的新闻值班主任,更是时刻盯着电视屏幕矩阵,盯着香港本土、央视、美国、英国等新闻直播信号,随时监看,随时掌控,随时发号施令。新闻主播也必须及时浏览网页,关注新闻动态,这样面对突发新闻,才能做到有备而战。而记者、摄像则必须随身携带护照等身份证件,甚至是旅行箱,接到命令的下一秒,马上赶赴世界各地的新闻现场。
“拉近全球华人的距离,向世界发出华人的声音”,是凤凰立台的宗旨。在这样的宗旨下,凤凰新闻人养成了开放的心态,宽阔的视野。也形成了他们个性鲜明的新闻特质,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特立独行,使他们家喻户晓,凤凰新闻养成了凤凰记者,凤凰记者共同成就了凤凰新闻。
反观内地,媒体环境也正逐渐宽松,香港新闻媒体的“言内地媒体之不敢言,想内地媒体之不敢想”,正在为广大内地媒体纷纷效仿,“未雨绸缪”的新闻策略也成为内地新闻媒体的日常功课,但敬业和激情的港媒新闻特质,却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慢慢打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感动
- 雨,周庄
- 元旦的竹
- 冬之随笔
-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
- 趣谈“当家”
- 十一月的萧邦
- 成长的过程
- 书包
- 完美与残缺
- 初三真苦
- 站得远点看自己
- “黄金搭档”
- 八月桂花香
- 爬山的发现
- 论五台山寺庙壁画的审美承载
- 论小说《家庭制造》中的不可靠叙述
- 消费时代下女性身体创伤写作分析
- 论李群玉的神女诗
- 《蒹葭》的叙事式再解读
- 论唐传奇《任氏传》中任氏的狐性和人性
- 《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比较
- “阴沉”主题的变奏
- 头韵及夸张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运用
- 简论明清长篇小说中的服饰艺术
- 欲望不息 生命不止
- 爱欲释放·女性原罪
- 穿越历史的激越呐喊
- 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生活环境的诗意性
- 从“小处敏感,大处茫然”中探索卞之琳的思想情感
- 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1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1
-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
-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02
-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3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一课时)
-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2
-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一课时)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1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