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抗战老兵:值得我们仰视的前辈_抗战老兵:值得我们仰视的前辈文档下载_免费文档下载-查字典文档网

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抗战老兵:值得我们仰视的前辈

抗战老兵:值得我们仰视的前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抗战老兵:值得我们仰视的前辈

【摘 要】2013年8月15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七十年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农夫、是工人、是学生,然而一场战争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也改变了他们的角色,从此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抗战军人。这是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曾经为了民族的尊严,在前线奋勇杀敌;但现在正在被人们淡忘。受尽人间悲凉,他们无怨无悔。当年为抵御外辱浴血奋战,如今他们正忍受着贫穷、孤独和困苦。仍健在的抗战老兵已寥若晨星,我们应向他们投去更多关注的目光。抗战老兵的生活养老问题值得讨论并引发关注。

【关键词】抗战老兵;生活养老;尊严

68年前,战争的硝烟弥漫了整个中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他们经历了极其艰苦的战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洗清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走向辉煌的巨大转折点。今天,我们回顾那段惨痛的历史,是否还会想到那些曾经为战争立下汗马功劳的抗战老兵?他们曾在军队里担任要职,血战沙场;他们曾在日本战俘营作为苦力,死里逃生;他们曾在“文革”时期作为“黑五类”,受尽屈辱。他们作为一代抗战老兵,如今却生活穷苦。现在,我们应该为已至耄耋之年的老兵,为那些当年紧握钢枪的手上,送去一些温暖。

一、抗战老兵的曾经

(一)中华民族的危急时刻。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7月7日,借一个士兵失踪为借口,要进人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日军便炮袭了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发起了全面的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中华民国国军顽强抵抗,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有4人生还,余者全部牺牲。由此侵华战争全面发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七七事变后第二天,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响亮口号。蒋介石提出了“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蒋介石曾致电宋哲元、秦德纯(第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等人“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立即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族抗战。蒋介石也于7月17日发表了关于解决卢沟桥事变的谈话。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的序幕。

二、抗战老兵的现状

战争结束后,谁曾想到,那些无数为保卫我国每一寸领土而战斗的士兵被挂上了叛徒、特务的标签,这段永远无法被当代人复原的历史,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为他们平反。历经战火洗礼幸存下来的十万抗战军人,他们曾亲眼目睹过国人被侵略者蹂躏,曾亲眼看到朝夕相处的战友倒在血泊中,曾为中华民族的存亡承受了那么多,而如今他们却成为风烛残年的老人,在贫穷,孤独,困苦中独自叹息。

一间破旧的平房,房间里仅有一张床,一个方桌,几把椅子和一些陈旧的生活必需品,桌上放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年份的暖瓶和茶杯,这便是已有97岁高龄的抗战老兵胡利东老人的家。电饭锅里煮着一袋方便面,便是老人今天的午饭。这一切都无法和“抗日”“排长”“老兵”这些词语联系起来。在采访时,老人特意整了整衣领,露出胸前一直别着的那枚见证他功劳的奖章,激动地说着那些战争的日子。老人曾经参加过著名的“台儿庄战役”,拿着大刀,不屈不挠地大战了几天几夜,杀敌无数,并在那场战役中负伤。然而六十多年后的今天,老人回忆起这段经历,依然是泪流满面。

三、解决抗战老兵问题的建议

他们曾经为了民族的尊严,浴血奋战,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挑起保卫祖国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为国家扛过枪,为祖国流过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抗战老兵。我们一定要铭记他们万古长存的丰功伟绩。68年过去了,在抗日战争的硝烟已经消散的今天,每位幸存的抗战老兵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财富,关爱他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黄金搭档”
冬之随笔
元旦的竹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
趣谈“当家”
十一月的萧邦
八月桂花香
成长的过程
完美与残缺
书包
站得远点看自己
雨,周庄
感动
爬山的发现
初三真苦
从“小处敏感,大处茫然”中探索卞之琳的思想情感
论小说《家庭制造》中的不可靠叙述
“阴沉”主题的变奏
穿越历史的激越呐喊
《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比较
爱欲释放·女性原罪
论李群玉的神女诗
头韵及夸张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运用
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生活环境的诗意性
《蒹葭》的叙事式再解读
欲望不息 生命不止
消费时代下女性身体创伤写作分析
简论明清长篇小说中的服饰艺术
论五台山寺庙壁画的审美承载
论唐传奇《任氏传》中任氏的狐性和人性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3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一课时)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2
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1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1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1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02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