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灵魂的唯美悲剧

关于灵魂的唯美悲剧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7

关于灵魂的唯美悲剧

【摘 要】由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道林・格雷的画像》,具有很强到唯美倾向,不但文辞绚丽,寓意新颖,有许多带有王尔德特色的俏皮和幽默,深深影响当代电影及文学风格。

【关键词】道林・格雷的画像;奥斯卡・王尔德;唯美主义

英国评论家麦克思・比尔波姆说:“早在一八八零年以前美就存在,但让美登台亮相的却是王尔德。”王尔德的独幕剧《莎乐美》、中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以及比亚兹莱为《莎乐美》所做的插图都是19世纪末那场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作,被称为唯美主义和“为艺术而艺术”在戏剧、小说和绘画上的三绝。《道林・格雷的画像》更是通过一个悲剧的故事向我们揭示了一种具体的表象美。

道林・格雷是一个拥有天使面容的、思想单纯的美少年,他常常充当画家朋友巴希尔・霍华德的模特并给予他源源不断的灵感。然而,自从结识了那个享乐主义至上的亨利勋爵之后,他时常为自己的韶华易逝、美貌难久而深感痛苦。但当青春永驻的愿望终于得到满足之际,其人生也发生了骤变:在几十年不变的青春韶秀外皮掩盖下,他从青葱少年堕落得腐朽不堪甚至做了许多杀人嫁祸的勾当。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将道林与霍华德为他画的那幅肖像画的灵魂互换,自己永葆青春,但画像却随着他内心的邪恶在变得越老越丑。画像既是他的护身符,也是他的麻醉剂,保护着他罪恶的秘密,也使他更加心安理得,这也是小说最为引人入胜的地方。终于,道林决定销毁唯一的记录自己罪恶的证据的画像,可当他将杀死画家朋友的那把刀插入画像的胸膛时,刀却戳穿了他自己的心脏。仆人们推开门,只看到横死在自己手上的憔悴衰老的男人和一幅精美韶秀的道林・格雷的画像。

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分别秉持着三种完全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巴希尔・霍华德就是传统意义上真正的为了艺术而全情投入的人,是真正追求“美”的人。他喜欢道林・格雷,并且能够将全部思想、情感赋予到画中,真正做到“为艺术而艺术”乃至使得画有了灵魂。但是另一方面,他虽然能安分守己并且辨别是非善恶,但在眼睁睁看着道林受到亨利公爵诱惑下仍然是无能为力的。终于,当格雷向他揭视自己灵魂的面孔时,他宁愿相信那是“无耻的赝品,不光彩的讽刺”。自始至终,他所了解的都是表象的美,他太天真以至于根本无法相信丑陋可能与美同时存在,所以说他是“为了美的完美而牺牲”也不为过。道林则是被遗弃的曾经的上帝的宠儿,他有着别人难望其项背的财富、名利与美貌,却因欲望最终难逃堕落的命运。“越完美的人物越是处于漩涡之中”,当一切逝去,最痛苦的莫过于曾经拥有最多的人,于是,道林用尽心机、费尽手段选择留住年华,却毁灭了自己,毁了同样是美的化身的西比尔・苇恩,毁了巴西尔,毁了坎贝尔,毁了所有与他曾经过从甚密的人。道林这个人物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歌德笔下的浮士德――他们都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但不同的是,浮士德拿灵魂与魔鬼打赌,却追求知识、追求爱情、追求业绩,道林将灵魂出卖给魔鬼――肖像画,所追求的却是个人享乐与私利。正如王尔德在文末引用的莎士比亚《哈姆莱特》中的一句话:“有如为忧伤画的肖像,一张没有心灵的面孔。”这恐怕是对道林的最好的诠释了。

然而,最值得人深思的一个人物并不是主人公道林,而是亨利勋爵。亨利勋爵世故、老练而又功利,他有一整套,如果按照道德来评判的话,完全属于享乐主义的谬论,但他的能力却又在于可以将这些谬论说得掷地有声、坚定非常、充满哲理而又巧言令色。这对于道林这个对自己美貌自负到自卑的单纯少年来讲极具杀伤力。在我们看来,的确是亨利勋爵将道林引上到了罪恶这条不归路;然而亨利却又能和淳朴善良的巴希尔成为朋友,当道林完全堕落后又为亨利所不齿,他甚至还引用了《哈姆莱特》中的另一句话来评价道林:“若是一个人得到了整个世界,却又失去了他的灵魂,那与他又有什么好处?”这一点既画龙点睛,又很耐人寻味。

正如王尔德在给读者的信中写的:“巴希尔是我心目中自己的形象,道林・格雷是我期望中的形象,亨利勋爵是世人眼中我的形象。”这部小说也是他真实的内心反映。如果联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亨利爵士玩世不恭,追求快乐,言语之间处处透露出他对正统社会价值的嘲讽和蔑视,显然,他是本我的象征;最终,自我扼杀了超我而屈服与本我,如同当代大部分描写人格分裂的文学作品一样,结局真实得令人心痛而悲哀。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王尔德也正是在研究何为“美、丑”的两个极端下造就出他的魅力。

然而这样一部令人哀伤的关于灵魂的精美的悲剧,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却被人们当做腐朽堕落的代名词。从表象上看,它的人物是变态的,情节是荒谬的,道林更是在画像的庇护下为所欲为、越来越放纵,进而糜烂堕落直至死亡,整部作品似乎充斥着一种负面情绪并且宣扬着一种腐朽的人生观。但实际上,小说的是非爱憎仍是鲜明的,人物、情节的变态并不影响其积极主题特别是惊醒后人的深刻内涵,尤其是在作品后半部分,亨利已经淡出了读者的视线,道林也终于能够审视自己丑陋的内心并与自己的灵魂对视。就19世界来说,它反映了当时那一代人的迷惘;于今天,其现实意义更加鲜明:“制造丑闻毋须深信不疑,反正有闻必丑”,我们是否外表善良却藏着一副面目可憎的画像呢?

突然想起王尔德的一句名言:“一个人要么成为一件艺术品,要么戴一件艺术品。”而在我看来,他既是一件艺术品,又代有许多艺术品,所以才那么让我难以忘怀。这,或许就是文学之所以魅力的缘故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How to Protect Your Eyesight(怎样保护你的视力)
自我介绍
picnic(野餐)
my ambition(我的理想)
MySpringFestival(我的春节)
When Will It Stop(会停止)
About Trees(关于树)
Family and Career(家庭与事业)
父母溺爱孩子
a happy day(快乐的一天)
money and health(金钱和健康)
Hope Project(希望工程)
英语模范短文
Modernizing China(现代化的中国)
Respecting Parents Programme(尊重家长的方案)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土豆王”的土豆种植经
李纪恒:把“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抓出成效
大棚种植的人参果
水稻旱地育秧十要点
农民摇钱树 神奇油橄榄
农村纸灯笼“邂逅”网络销海外
鸡蛋壳变薄易碎的应对措施
中国东北地区先秦时期火葬墓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国际意识”的培养
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控
甜瓜白粉病的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
适应新常态 抢抓新机遇 实现新跨越
新农机用前准备事项
从陶瓷观音造像看观音信仰的中国化
《燕子妈妈笑了》课文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札记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札记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实录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札记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札记
《燕子妈妈笑了》练习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札记
《燕子妈妈笑了》片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