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晋语宣化方言的构词法初探

晋语宣化方言的构词法初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7

晋语宣化方言的构词法初探

摘 要:宣化方言隶属于晋语的张呼片。文章从单纯词构词法、复合式构词法、附加式构词法、重叠式构词法四个方面探讨宣化方言的构词方式,以期对宣化方言的构词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关键词:宣化方言 晋语 构词法

一、单纯词构词

(一)单音节类

宣化方言的单音节词语和普通话相比,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普通话和宣化方言都是单音节的。如:甜(淡);亲(乖);叫(被);光(只);迟(晚)。普通话中的“淡”表示不咸的意思,宣化方言则用“甜”来表示,如“这菜炒得太甜了”;普通话表示这个孩子很乖,很听话,宣化方言用“亲”表示,如“这孩子可亲的咧”;普通话中的“被”,宣化方言用“叫”,如“孩子不听话,叫他爸狠狠揍了一顿”;普通话表示“只,仅限于某个范围”的意思,宣化方言用“光”表示,如“别光吃饭不吃菜”;普通话表示“晚”,宣化方言用“迟”表示,如“今儿太迟了,明儿再去吧”。两种说法的意思在普通话中有时是有差别的。

2.普通话是双音节而宣化方言是单音节。如:泥(泥土);房(房屋);啥[sua31](什么);该(欠债),“该”在这里是动词,表示“欠债,欠钱”;赖(顽皮)如“这孩子可赖的咧”表示“这个孩子很顽皮”。

3.普通话是重叠词而宣化方言是单音节。如:大(爸爸);娘/妈(妈妈);哥(哥哥);姐(姐姐)。宣化方言的“哥、姐”前面一般加上“大、二、三”等词以表示大小,或者在前面加上哥哥或姐姐的乳名,如“龙龙哥、晶晶姐”等。二者在表示亲缘关系上还是有差别的,前者表示直系亲属,后者表示旁系亲属。这一类仅限于亲属称谓词。

(二)双音节类表音

宣化方言中的部分词语,其构词语素没有意义,只起到表音的作用,词语的意义来自结构整体表示的意义。如:折到(收拾),“折到”在这里是动词,通常以“ABAB”式出现在句中,如“你把你房间折到折到”;机米(懂,醒),“机米”在宣化方言中有两个意思,一个表示弄懂某件事,一个表示清醒;寒碜(脏),“寒碜”与普通话中的意思不同,宣化方言表示“脏”,如“这地方可寒碜的咧”表示“这地方很脏”;幸臊(舒服),罢股儿(故意),爷爷儿(阳光)。

(三)连绵词

宣化方言也有部分连绵词,如“哄哗”是双声连绵词,表示“热闹”;“见天”是叠韵连绵词,表示“每天”;“数伏”叠韵连绵词,表示开始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四)分音词

宣化方言有一部分分音词,这是晋语区的普遍特点。侯精一(1999)概括为:“所谓分音词,是把一个字分成两个音节来说。”宣化方言分音词举例如下:

不来(摆),不拉(扒),不楞(蹦),不烂(绊),骨裸(裹),骨拢(滚),圪懒(杆),郭拉(刮),圪牢(角),圪老(搅),圪溜(钩,表示不直),圪撩(翘),圪冷(埂),忽辣(画),黑朗(巷),搭拉(搭),窟联(圈)。

分音词的前字声母是本字的声母,一般为[p t k;ph th kh],但由于古今声母的演变,本字声母有的是腭化音[? ?h]。

二、合成词构词

宣化方言和普通话一样,有很多合成词,其内部的构造方式也与普通话一致,只是在相同的构造方式下,词语所表示的意义有时与普通话的不一样。

(一)复合式构词

1.偏正

宣化方言偏正结构的词如:

后天爷(月亮),八月十五(中秋节),大年三十(除夕),阳历年(元旦),前晌(上午),早起(早上),倒亏(幸亏),烟洞(烟囱),大师傅(厨师),大爷(伯父),大娘(伯母),闺女(女儿),早起饭(早饭)等

其意义与普通话有差异的如“大师傅”,与普通话中称木匠、瓦匠、出租车司机为“师傅”不一样,“大师傅”特指人们开流水席时掌勺的厨师。“大爷”不同于普通话中一般的称呼,表示的是比父亲年长的哥哥,一般是父亲的大哥,“大娘”意义与此相对。

2.述宾

宣化方言述宾结构的词如:

响雷,打闪,拉稀(痢疾),瞧病,为啥,干啥,喝茶水,不做声等。

与普通话相比,有的读音不同,如“响雷[li42]”;有的改变词形,如“拉稀”;有的改换语素,如“为啥”。

3.联合

宣化方言联合结构的词如:

土尘(灰尘),兄弟(弟弟),咸盐(盐)等。

与普通话相比,有的改换语素,如“土尘”;有的偏指一方,如“兄弟”;有的增加同义语素,如“咸盐”。

4.主谓

宣化方言主谓结构的词如:

爷爷儿落(黄昏),“爷爷儿”表示太阳,“爷爷儿落”即“太阳落”;眉勒箍(额头)等。

5.动补

宣化方言动补结构的词如: 茄干净(擦掉),“茄”动词性的,表示擦;搁到(放);跌倒(摔);注意(留心)。

(二)附加式构词

1.加前缀

“圪―”:

名词:圪膝(膝盖),圪笔(纸盒子),圪荡穰(干的玉米杆),圪梁(凸起的部分),圪台儿(台阶),圪牢儿(角落),圪顶子(凸出来的部分),圪梃子(白菜根),圪痂(结的痂),圪疑(疑惑),圪渣(细碎末),圪懒(玉米杆)。

动词:圪掖(压住),圪悠(摇晃),圪爬(爬),圪眯(小睡),圪抹(抹上),圪翻(翻起),圪猫(偷瞄),圪力(扭动),圪捏(捏),圪弹(弹跳),圪叨(类似于小猫抓取物品的动作),圪掏(掏),圪老(从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取东西),圪撩(撩起来),圪扭(扭动),圪(用眼瞪人),圪喳(类似于老鼠吃东西的动作),圪擦(小幅度擦拭),圪栽(跌倒),圪簦ㄒ路不整),圪塞(表示完),圪褶儿(褶皱),圪抽(抽动),圪揉(坐不住),圪守(守着),圪夹(夹着),圪吸(吸),圪欠(留出一条缝),圪掐(用指甲按),圪嚼(咀嚼),圪搅(搅拌),圪翘(翘起),圪丘(缠绕),圪朽(凋零),圪干(先干着某事),圪靠(靠着),圪摇(摇晃),圪眨眼(挤眼),圪蹴(蹲着)。

形容词:圪窝(吃饭的样子),圪跌(崴脚以后走路的样子),圪溜(悄悄的样子),圪恁(说不出话的样子),圪凌凌(被冻着的样子),圪乍(形容人的动作很娇气),圪车(走路的样子),圪烧(得意的样子),圪嫁儿(形容一个人做事等端着架子),圪加(吃饭的样子),圪鬼(偷偷摸摸的样子)。

象声词:圪哇圪哇(呕吐的声音),圪完圪完(呕吐的声音),圪啦圪啦(比较清脆的声音),圪喃圪喃(小声说话的声音),圪啷圪啷(比较厚重的声音),圪喽圪喽(呕吐的声音),圪圪(打人的声音)。

量词:圪瘩(块)。

“忽―”:

动词:忽扇(扇),忽搅(搅动),忽眨(眨),忽摇(摇晃),忽骗(骗),忽闪(闪动)。

形容词:忽恁(说不出话的样子),忽十(身体向前倾的样子)。

象声词:忽嗒(拖拉机发动的声音),忽叽(从某个狭小空间挤出水的声音)

2.加后缀

宣化方言的后缀有“子、儿、头、乎”等。如:弹子(冰雹),其实是将冰雹比作小玻璃球(宣化方言称小玻璃球为“玻璃弹子”);讨吃子(乞丐),“讨吃”用来形容乞丐向别人乞讨食物,加上后缀“子”用来表示乞丐。村儿;刚刚儿;活儿(工作);味儿;色儿,应读上声。手指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晌乎(中午)。

(三)重叠式构词

宣化方言的重叠词大都是表示亲属的称谓词。如:爸爸,爷爷,奶奶,妹妹,伯伯[bai34],姥姥,舅舅,姑姑。也有的少数重叠词是表示其他的意思,如:自自(称重量),如“把这几个苹果自自”意思是“称一下这几个苹果的重量”;鼓囊囊(凸显状)。但总体而言,宣化方言的重叠词只占整个词汇系统的很小一部分。

总之,宣化方言在单纯词构词、复合式构词、附加式构词、重叠式构词等方面有和普通话相似之处,也有自己的特点。文章仅初步分析宣化方言的构词法,收集到的语料有限,日后可作进一步探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不了解
尊重眼泪
美丽
清晰
悲伤
另一种乡村生活
会考那几天
回忆
忽悠高三
博大的爱
笔尖的踪迹
烟消云散
寻找我的小打小闹
七月徘徊,八月离别
电话
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原因分析及对策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
基于纳米腔天线阵列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研究
降低制丝线碎丝率方法浅谈
氢气锅炉的仪表控制系统及主要故障分析
浅议电力企业装表接电工作中之反窃电技术与应用
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及防雷方法
港口供电系统中谐波的防治探讨
变频器和软启动器的区别及优劣比较
FANUC数控车保证托辊轴尺寸精度的方法探讨
特低渗透油田提高水井测试效率的工艺方法和工具研究
钢筋混凝土结构开裂原因简析及预防
热电厂机械设备检修及维护问题探究
提高柴油发电机一次启动成功率实践研究
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的调度运行管理
杰恩•帕里尼:诗歌为什么重要?
语文教学需唤醒语言的原初诗性
汉语遭“内冷外热”尴尬
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
一种发展个性提高素养的语文学习模式
谈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及力戒虚浮之风
专家出手(五):设计杜甫
中学教师的成长规律
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思路举隅
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关于大语文教学观与网络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谈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及力戒虚浮之风
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普通教师与特级教师之间边界多大
从一节课看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