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初中体育课篮球教学中运用

初中体育课篮球教学中运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0

初中体育课篮球教学中运用

摘 要:体育是一项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知识、技能和增强意志力的教育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本篇文章主要讲述初中体育课篮球教学中运用"导学--学导"教学法的研究。

关键词:体育课 教学法 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科教兴国”伟大战略计划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我国教育界一直不断的在进行着教育改革。而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是体育教学永恒的主题。寻找一条适应体育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据有关调查显示 ,在影响初中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的诸多因素中位居首位的因素是对体育课缺乏兴趣,其中男生的比率为29.7%、女生为27.61%。这样看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课的积极性是我们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目前,在初中体育课篮球教学中教师大多都采用的是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尽管教师教学很认真,学生学的也很卖力,但由于讲解内容的“千篇一律”,示范动作的“百年不变”的教学方法,既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教学的双边活动。为此,我选择了初中体育课篮球教学中的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单手肩上投篮为实验内容。采用“导学――学导”教学法进行实验研究。主张学生在教学中起主体和决定作用,教师起主导关键作用,最后达到“教与学”并重。

二、研究成果(实践证明“导学――学导”教学法的可行性与实效性)

1.“导学――学导”符合教法改革的发展趋势

“导学――学导”教学法是一种“学导”式为主,“导学”式为辅的综合性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在导学阶段设置了直观的教学环节,向学生展示了动作技能的直观形象,但又不系统的讲述动作的结构要领,而是留待学生自我探索。因此,他既解决了“学导”式教学在学生自学能力和教材难度上的矛盾,又将注入式的讲授变为直观启发引导教学。

2、“导学――学导”教学法符合篮球基本技术形成的特点

初中篮球课在教学中要求教与学并重,给学生营造思维创造的空间,并结合技术、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并能够在篮球的游戏和比赛中运用所学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篮球基本技术配合“导学――学导”实验教学从形式配合技术技能出发,采用启导,直观,自学,自练等多种教学方法,重点加强对学生配合知识的感知,理解,记忆,并且为学生提供了比较多的练习机会。使他们能够牢固的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各环节上的要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反复多次的练习,不断的提高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以及运用效果,从而加快了篮球技术技能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

3.符合课堂教学的发展全过程

科学的教学过程一般经历一个由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化最终达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规律。而“导学――学导”教学方法正是符合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的这一教学基本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开始阶段,学生总是相对的处于无知或知道较少的状态,这时候的教学活动就必须依赖于教师的引导和激发,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十分的明显。在教师的主导之后,学生开始由无知或知之不多向知之较多转化。这一教学的主动权也随着转到学生方面。这一教学关系的精神实质就是一个“导学――学导”的发展过程,是将教学重心从“教”转移到“教与学”并重上。一方面,实验教学也保证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实践课中,教师的启导,提问,讲解示范,练习中的指导,纠正,测验等,都使教师始终控制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另外一方面,“导学――学导”教学法十分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回忆,应答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验结束后绝大多数的学生表示“导学――学导”教学法可以使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同时也有很多同学表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另外,在教学实验中,学生自学时间的比重增大,这就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单一听讲练习转向独立学习的方向发展,长此以往,必然使学生养成自学习惯。因此,“导学――学导”教法既注重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强调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符合学生学习的认识规律

“导学――学导”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篮球初级基本技术和技能。在“学导――导学”教学实验中,篮球基本技术教学是按照设计的程序进行的,实验结果证明是符合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一般教学法原则的。在实验班教学中,学生是按照“导学――自练――学导――实践”的基本程序进行的。首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使学生可以感知基本技术动作并对动作形成表象;而在自练阶段,通过练习进一步领会理解动作规范获得本体感觉,还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观察与帮助来改进自己的练习;在第三阶段的质疑解疑,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动作、辨别错误、的能力;而通过讨论以及教师对基本篮球动作技术教学中的重点讲解、示范,使学生进一步肯定正确的,明辨错误并分析错误的原因。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步骤,可以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形成“认识――动作连接”进一步形成动力定型,见图2。

导学――学导教学过程图框(图2)

5.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反映了“教”与“学”的全面涵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导学――学导”是多种教学优化组合的综合运用和发展,从“自练――学导――实践运用”是以学生的学为主,“导”随“学”行。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教师不同形式上的教。也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在导学阶段中设置的直观教学环节,及针对教材的特点、学习的任务所设计的导语等,可以引导激励学生带着问题去仔细的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使学生记住所学篮球基本技术动作,增强大脑形象思维的贮存量,使学生的脑海里能重复演练教师所示范的动作。现代科学表明,当练习者在脑中反复演练动作的过程中,其相应的肌肉群会产生与之响应的变化,这对于加快学习和掌握篮球基本动作是非常有益的。学生在自学自练阶段里能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使整个课堂真正的变成了学生主动学,主动的去练,主动的探索。最终使体育教学不再是教师“满堂灌”,而是通过教师的导,依靠学生的自身努力(包括动口、动脑、动心、动手)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共同教与学,教与学相辅,从而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 6.提供了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

在“导学――学导”教学法的实验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运用知识获得成功和失败的喜与忧。例如在自练、互练中,教师除了运用语言评价以外还可以表情眼神来激励表扬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尤其是对身体素质较差、信心不足或协调性不好的学生,在导学阶段运用“认知归因理论”来共同分析学生成败的原因,使他们明确努力方向,增强学习的信心。

7.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示范能力。

在篮球基本技术的实验教学中,当学生已经初步掌握运动技能,但多余的错误动作还很会经常出现时,教师在学导阶段适时的有选择的运用不同速率示范、重点示范、正误对比示范,学生代表示范的手段,使学生明确规范的动作技术,并对这些动作的细节以及练习的方法提出要求,让学生在实践环节中通过练习而不断的改进,纠正错误动作。

三、结论及建议

1. 结论

1.1“导学――学导”教学法运用于初中体育篮球课的教学实验是成功的。有利于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导学――学导”教学法符合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了积极主动的教学原则,符合课堂教学的发展过程。

2.建议

2.1在课的开始部分要先尽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相对的减少“讲”的内容。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

2.3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做动作示范的时候应该快慢结合,尽可能的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动作表象。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桥》有感
《黄美廉故事》读后感
尊严和爱——读《简爱》有感作文
读《女孩与巨蟒》有感
读《当疲惫时你就看一眼》有感
读《匆匆》有感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读《鞋匠的孩子》有感
读《妈妈最后的礼物》有感
勤能补拙
《童年》读后感
读《世界最有影响的100位名人成才故事》有感
《老天爱笨小孩》读后感
多走弯路才能成功
《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观后感
关于大学生吸烟问题的调查
日本中老年离婚热现象的原因探究
信仰之美 2013年6期
作业跳跳豆
周会表扬 2014年2期
和你在一起
国外联保贷款经验对我国联保贷款发展的启示
线索追踪(2013年1月下)
游泳训练 2014年2期
意林榜中榜
哈里森一家的圣诞节
浅谈人生情感哲学
越过年少,看见春暖花开
猫救老鼠 2014年2期
悲情老驼 2014年2期
孔明智退司马懿
《诗经·采薇》创新教学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及反思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诗经•采薇》教学设计
温暖在课堂——《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案例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和《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