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摘 要】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这一代人从小就被娇宠着,是在父母的羽翼下长大的,大多都是温室里的花朵,现在步入大学,又承载了社会与家庭的双重期望。知识学习,能力提升,就业方向,这些压力扑面而来,让他们不知所措。强烈的自尊,个性上的叛逆,或多或少的自私,这些因素融合在一起,对大学生的心理都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在大学生中,厌学、抑郁的现象也频频出现,心理障碍乃至精神分裂也时有发生。文章针对目前这种状况,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策研究

21 世纪是一个梦想与磨砺并存、挑战与机遇并存、希望与绝望并存、成功与挫折并存、快乐与痛苦并存的时代,人类普遍面临新时代的严峻挑战。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这种“持续而深刻的痛苦”正像瘟疫一样蔓延到大学生群体,新世纪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容乐观。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比率不断上升,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学习工作压力、情感受挫、就业前景不乐观等当代大学生成长中常见的心理困惑对他们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因此当代大学生就必须具有较强的心理应变能力和调控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当代的社会发展和科教兴国还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很理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没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突显出来。

一、造成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自身因素

1. 学习的环境变化。大一新生面临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会产生诸多的不适。首先是生活环境的不适应,特别是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的学生会产生不适应感; 其次对于远离家乡的学生会产生一种远离家乡的距离感; 再次是面对陌生的老师和同学,交流上的障碍会造成一定的孤独感,日积月累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2. 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独身子女,在家几乎不干活,且性格较为自我,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而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3. 学习负担重。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虽然大学生在学业方面是同龄人中的优秀者,但由于大学期间的学习与中学时的学习存在很大不同,课业专业化、难度大、要求高,学习压力和竞争也相应增大,从而引起紧张焦虑。

(二)家庭和社会因素

1. 家庭因素。家庭是个体生活的中心,是个体身心发展受到最早影响的生态因素。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这些因素有:家庭成员不全,父或母死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关系紧张,如父母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不和谐,家庭气氛淡漠,矛盾冲突频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溺爱娇惯、放任自流,以及家庭变迁,出现重大生活事件等。

2.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社会的变化、生活节奏、社会风气、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社会竞争意识增强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也逐渐加大。据统计,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发达国家比第三世界高,先进地区比落后地区高,城市比农村高。这对青年大学生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因为他们不仅要适应时代的变迁,还要适应自身的发展。

二、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社会多方位多渠道开展优质服务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 转变以往陈旧的观念。转变以往陈旧的观念和意识,大力宣传现代教育的模式,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身心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一个人健康的主要元素,心理疾病和身体不适一样,必须向心理医生进行咨询,经过他们的疏导,解决心理问题。另外,对待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社会要给予更多的关爱、理解、尊重,坚决不可歧视和嘲弄他们。

2. 净化目前腐朽的社会环境。净化社会环境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举的原则。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以科学、先进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大学生,以先进的事迹鼓舞大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市场运行机制。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一个纯净的社会环境。

3. 有效地利用大众媒体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加大对大众传播中不良因素的限制。对大众传媒的限制包括媒体自律和政府限制。媒体自律主要指严格执行新闻政策和宣传纪律的真实性,充分发挥舆论“把关人”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要对传播内容和方式进行多层面的审核播出一些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节目,保证传播健康、文明、合理、合法的,深受大学生欢迎的优秀作品。在媒体自律的前提下,政府应积极运用政策、法律手段加大对大众传媒的控制力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强对媒体的有效控制,防止不良问题的发生。

(二)家庭良好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高校高质量的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结合实际调整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贯彻素质教育的原则,逐步将教育方式逐步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给高校较大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自主权,使高校能够根据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相关专业减少招生计划,很差者停止招生。在教学计划上,基础和综合教育相结合,重视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二)改进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

改进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必须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减少必修课学分,增加选修课学分;实行主、辅修制,引导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学习好主修专业的同时,选学一个辅修专业,以形成复合型知识结构;鼓励学生按个人志趣跨院、系乃至跨院校选修课程,领略不同的学术风格,扩大知识视野;允许学生放弃确实不适合自己学习的专业,转到符合自己意愿,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当中去。

(三)丰富校园文化构建良好氛围,创建和谐校园

和谐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使压力事件的强度相对降低,有利于师生发挥潜能,形成健全的人格,积极体验自我价值感。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能给师生营造规范有序而又宽松和谐的发展空间和心理氛围,为高校师生提供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消除有害压力源,减少对师生造成不必要的刺激事件和心理压力。有学者研究,有密切的社会联系的人,寿命较长。缺乏密切社会联系的人,比起有密切社会联系的人,更容易死亡。因此,创建和谐校园,促进老师、学生建立亲密、和谐、可信任的关系,形成有效的压力缓冲体系是培养师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体现出现心理健康维护工作要求。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妹妹
回忆童年钓龙虾
爱哭鼻子的弟弟
未来的我
我的帅爸爸
没有蛋糕的生日
一件有趣的事
精灵的小表妹
我的妹妹
我被同学欺负了
胆小的我作文
新来的老师
我的周老师
深山中的看林人
我的懒虫爸爸
需要教的孩子没出息
爱因斯坦奇迹年
蔷薇叶子 2015年2期
必先正名 2015年4期
讽刺微小说四则
人不是一瞬间变老的
一个日本孩子眼中的“经典”
曾老语惊天上人――读《平生六记》
苦难被战胜了才是财富
“饿”一点你才知道你是谁
麦田里的少年
心灵的拷问
思想碎片拾零
父亲的样子
在地图上飞行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背影》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五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之美》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二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三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