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微博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应对_微博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应对文档下载_免费文档下载-查字典文档网

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微博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应对

微博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应对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2

微博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应对

【摘 要】“微博问政”已成为当代中国青年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青年作为最富有活力的群体,通过微博这一网络媒介表现出高涨的参政议政热情和权利意识,然而微博政治参与亦存在着非制度化,非理性化及群体极化等消极影响。“微时代”引导青年有序政治参与,可以在完善政务微博功能、引导和培育微博意见领袖、提高青年的媒介素养、加快网络立法等方面做出有效的应对。

【关键词】微博;青年政治参与; 影响与应对

政治参与是政治学研究范畴的一个核心议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政治参与的场域由传统的物理性公共空间扩展到虚拟的网络空间。尤其是微博这一新兴网络媒介的异军突起,对青年的政治参与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青年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政治观可塑性极强。如何在这一汹涌的时代浪潮中,针对青年群体的认知、情感及心理特点,正确引导青年理性有序政治参与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微博对青年政治参与的积极影响

微博拓宽了青年政治参与的路径,极大地丰富了青年政治参与的实践,在积极的政治参与互动中,培育了青年政治参与的意识,提升了青年政治参与的技能,促进了青年的政治社会化。

(一)微博拓宽了青年政治参与的路径

政治参与的有效实现既需要参与的热情和理性的制度建构,更需要脚踏实地的政治参与实践。微博降低了青年政治参与的门槛,微博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激发了青年政治参与的热情,大大拓宽了青年政治参与的路径,给予了青年充分的政治参与实践机会。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路径主要是通过人大代表、各级政府组织以及传统媒介和听证会等,这些参与路径对公众的知识层面和参与技能要求比较高。微博的即时性和便捷性打破了传统政治参与的障碍,降低了青年政治参与的门槛。“微博的精髓是交流的去中心化,它使每个发言者在互联网上实现平等对话,这种交流方式的确在深刻改变中国社会的传统”。通过微博的表达途径,话语权不再仅仅被政治精英垄断,草根的政治诉求也能够得到关注。由于微博以手机为客户端,通过微博的政治参与更加便捷,青年随时随地就可以发微博,每一个“微博客”都可以将自己的政治诉求一对一,或一对多地发送到关注对象那里,青年还可以关注政府官员的微博,向官员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微博极强的互动特性,为执政党和青年、政府与青年建立起良性的政治互动关系提供了可能。正是微博的草根性、开放性和互动性激发了青年政治参与的热情。

(二)微博培育了青年政治参与的意识

青年只有在积极的政治参与中,并切实地发挥自身作用时,才能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更好地培养对当前形势发展的理性判断能力,增强对党和政府的认同和支持,这是社会共同体和谐稳定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自从微博迅速普及以来,青年通过这一新的媒介,网络参政日益频繁,微博为培育青年政治参与的意识明显带来了新的际遇。在微博空间中,青年可以充分自由地交换各自的讯息、经验,青年可以自主的发表观点、参与社会公共话题的讨论,信息发布的影响力随着粉丝的增加而不断扩大。这种突破时间、空间的阻碍,突破阶层的壁垒、突破自身知识局限的信息互动传播方式,极大地增强了青年政治参与的信心和成就感,从而培育了青年政治参与的自觉意识。

(三)微博提升了青年政治参与技能

政治参与技能可定义为“人们参与政治决策、宣传政治主张、从事政治活动并取得政治绩效的能力”。当前,微博成为青年政治参与最便捷、最直接的途径,通过微博,青年可以有更多机会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开辟了体制外政治诉求表达的渠道。青年还可以通过微博发表对当前形势的看法,与相同政治观的青年进行时事观的讨论,甚至可以与政治精英进行直接的观点交锋,这无疑有助于青年获得政治知识、熟悉政治运行的规则。且微博在青年维权方面有着充分的优势,微博裂变性的信息传播特点,能迅速的聚合相同的利益诉求,还可以通过微博沟通相关利益主体,进行线下的维权行动。日益勃兴的微博问政不断丰富了青年政治参与的实践,青年对政府行为的建议、评价和舆论监督,锻炼了青年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能力,提升了青年政治参与的技能,有益于青年政治自我的建构。

二、微博对青年政治参与的负面影响

(一)微博信息传播的“碎片化”方式导致对青年政治参与的误导

(二)微博人际传播的“圈效应”易导致青年粉丝群体盲从政治参与

“一定的政治参与有助于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但在没有有效政治制度的规范下,过度地和无序地政治参与和社会动员则会造成社会动荡。”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特点,网络空间缺失足够的监管,微博由于表达门槛低,信息发布直接便捷,使得微博空间的言论充满了主管臆断和情绪化。带有情绪化的言论,又会通过微博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汇聚成强大的情绪化的参与诉求。“网民也存在着集群行为,当一种错误的声音通过网络迅速放大汇成舆论时,往往会把真相所掩盖,甚至会导致网络暴力的出现。”而青年正处于心理状态不稳定的阶段,情绪情感容易出现两极化,易被积极的情绪激励,也容易被负面的情绪感染。一些别有用心的政治势力利用微博,引发青年极端情绪爆炸,加剧了政治参与的情绪化倾向,很难预见事件走向和议程设置。在微博极端情绪化引发的无序政治参与不能真正维护青年的利益,反而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微时代”引导青年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

(一)完善政务微博功能引导微博舆论导向

政务微博作为“微时代”的新秀,可不断完善其信息发布机制、沟通回应机制和微博舆情监控预警机制,更好地引领微博舆论导向。

政务微博要不断完善信息发布机制。青年有序政治参与的前提是能够得到客观和全面的信息,如果政府提供的信息是不真实的,就容易激发青年的逆反心理,寻求非制度化的无序政治参与。政府是信息的最大占有者,要客观、全面、及时地在网上发布权威的政务信息,屏蔽虚假信息,尤其是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政府可以通过微博将政务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出去,抢占舆论的制高点,掌控话语主动权,抑制虚假信息的影响和泛滥,防止爆发“线下”的群体性事件。

政务微博要不断完善沟通回应机制。将信息公开、公民知情权保障与公民微博问政统一起来,可逐渐尝试通过与网民私信沟通、发起微活动等方式直接进行沟通互动。各级政府要避免“微博秀”,将政务微博与民众的沟通制度化、常规化。同时政务微博要及时回馈,只有对民众的留言及时回复处理,才能更好地满足民众的诉求。可针对各级政府利用政务微博与民众的沟通和回应,作为行政考核的一部分。

政务微博要不断完善对微博舆情的监控预警机制。微博舆情已经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窗口。政务微博要对微博上反映的民意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微博关注、搜索的功能,了解舆情动态,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的民意依据。对微博舆情监控中发现的问题要早应对、早处置。将微博视为了解民意、化解民怨的平台,尽量消解“线下”的群体性事件。

(二)重视微博“意见领袖”的引导和培育

美国传播学者拉扎斯费尔德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意见领袖”的概念。并指出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中介和过滤作用。微博“意见领袖”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他们针对社会焦点、公共事件发表的评论,往往可以影响大批青年粉丝和舆论走向,甚至改变公共事件在现实中的走向。同时,也可能因为发布虚假信息、滥用话语权,从而引发舆论动荡甚至引发线下群体性事件。政府一方面应当主动引导既有的“意见领袖”,增强他们的政治敏感性,更好地传达党的理论、路线、方针。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主动培养各级政府官员、思想政治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成为“意见领袖”。使其更好地发挥传播主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引导青年对当前形势的正确理解,增强他们的政治判断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塑造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培育青年政治参与的公共精神,促使他们选择与公共利益相一致的政治参与行为。大众麦克风时代,各级政府官员、思想政治工作者、理论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话语权优势,主动在微博上发表观点,主动承担意见领袖的职责,占据网络话语主导地位。

(三)提高青年媒介素养

加拿大媒介教育协会前任主席巴里・邓肯曾指出“在全球教育的背景下,媒介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以批判的观点分析媒体如何运作、如何确立意图、被如何运用以及如何评价呈现在他们面前的信息。”青年的媒介素养对青年微博政治参与的水平和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当青年有了较高的媒介素养时,就具备了对不同价值信息的选择能力和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能够抵抗“坏消息综合症”,表达自己所需,提高自己的政治参与水平。

当青年有了较强的政治素养时,也可以对公共事务提出建设性、负责任的意见和建议,并应用微博的粉丝效应扩大热点事件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理性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管理,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求,积极有效地对政府的决策施加影响,发挥好微博这一舆论工具,更大程度上保障自己的各项权利得以实现。

(四)加快立法规范微博政治参与秩序

针对微博对青年政治参与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采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予以规范青年政治参与的秩序。在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一方面要确保青年网络信息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同时也要强化青年有序政治参与的责任,对青年在网上散布谣言,丑化、攻击政府的无序行为要进行严格的管制和惩处。并可以鼓励开展微博注册实名制,对微博运营商加强履行社会责任的培训和监管。另一方面,可以制定对政务微博具有约束力的指导原则和管理条例。对政务微博的信息发布和信息管理建立长期的制度化流程,启动政府网络不作为和非法作为的问责程序等。

四、结语

青年成为微博客的比重日趋增加,青年通过微博政治参与的趋势也日趋明显。青年通过微博的政治参与与其他途径的政治参与相辅相成,提升了青年的政治参与意识、权利意识,加速了青年社会化的进程。然而微博对青年政治参与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近年来,我们对引导青年有序政治参与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与迅速变化的现实状况而言,仍显得力度不够。在观念层面,政府方面存在着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对待青年微博政治参与,不仅没有起到好的效果,甚至激发矛盾。而在青年的观念方面也存在诸多误区,由于微博这一媒介的影响,很多青年从政治参与冷漠突然变成政治参与热情高涨,然而这一政治参与状态热情有余,理性不足,不仅没有真正起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功效,甚至带来更多的无序政治参与,破坏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在实践层面,政府对微博问政这一时代潮流,明显有些应对措施不足,对引导微博舆情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在突发事件面前,显得很被动,在微博一呼百应的政治参与狂热中,政府往往被假想为“做错事的人”,政府更是千方百计的去解释、甚至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漏洞,更引起微博政治参与的兴奋点,甚至将政府本身的一些正常行政行为也被误解,政府在汹涌的微博围观浪潮中,总是处于劣势,错的行为受到千夫指,正确的行为也被误解。采取有力的措施改变现状是非常必要的,然而这些措施必须以青年能接受的方式方能重新获得理解和支持。而对于青年的政治参与实践方面,由于微博大大降低了政治参与的门槛,青年政治参与在不断活跃的同时,也显得不负责任,随意性太强,由于青年心理特点的不成熟,很多政治参与有哗众取宠之嫌,甚至在传播信息时,根本没有考虑真实性,只是考虑到刺激性、关注度,甚至有时是个人怨气的间接发泄。

微博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对待这一新生事物,我们必须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行动来应对。政府应当理性面对微博问政的热潮,以更高的管理效率,更务实的宣传报道,坦然面对微博问政的压力,同时对微博问政的错误舆情导向坚决予以更正,邪不压正。青年在利用微博政治参与维护权利时,更应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在互联网这一匿名的空间中,在微博这一新兴的媒介上兴风作浪,混淆视听。理论工作者更应在新的媒介、新的信息传播空间中,不断总结政治参与的新案例,新经验,挖掘其中规律性的结论,更好的对政府的具体工作实践给予方向性的指导,对青年的政治参与行为给予更理性的引导。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Modernizing China(现代化的中国)
Family and Career(家庭与事业)
MySpringFestival(我的春节)
picnic(野餐)
my ambition(我的理想)
a happy day(快乐的一天)
money and health(金钱和健康)
About Trees(关于树)
英语模范短文
自我介绍
How to Protect Your Eyesight(怎样保护你的视力)
Hope Project(希望工程)
父母溺爱孩子
Respecting Parents Programme(尊重家长的方案)
When Will It Stop(会停止)
甜瓜白粉病的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
从陶瓷观音造像看观音信仰的中国化
适应新常态 抢抓新机遇 实现新跨越
中国东北地区先秦时期火葬墓研究
大棚种植的人参果
水稻旱地育秧十要点
“土豆王”的土豆种植经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新农机用前准备事项
李纪恒:把“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抓出成效
农民摇钱树 神奇油橄榄
农村纸灯笼“邂逅”网络销海外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国际意识”的培养
鸡蛋壳变薄易碎的应对措施
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控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札记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札记
《燕子妈妈笑了》片断赏析
《燕子妈妈笑了》课文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札记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札记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实录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练习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札记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