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举隅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举隅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6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举隅

摘 要:近年来,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创新。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课堂 教学

导入,就是在课堂伊始,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的一种教学行为。俗话说:响鼓还需重锤敲。如果说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就是一面响鼓的话,那么导入就是这重锤的第一锤,乃是重中之重,必须浑厚有力,起到“一锤定乾坤”的作用。

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创造科学有效的导入形式,就必须把握课文的特点,根据学生好奇心理,运用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导入新课。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积极的思维和高昂的情绪是课堂成功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在每堂课的开始都设计一个巧妙的导入,以激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新内容的急切要求,从而拉开课堂的精彩序幕!回顾自己的教学经历以及对其他老师的课堂导入形式的分析,我总结出语文课堂导入策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开门见山式

课堂最开始的五分钟是学生记忆力最好,也是学过最不容易忘记的一段时间,教师在课堂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目标,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整堂课的学习行为都围绕这个目标展开。有些老师喜欢在上课过程中慢慢让学习目标明晰起来,而有些老师在课堂的结尾才揭露本课的学习目标。这样,上半节课,学生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被动的学习。而开门见山式的导入,能使学生从始而终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使整堂课都能进行自主、独立的学习。

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时,上课开始,我就在黑板上规规矩矩地写好课题,然后告诉学生:这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十二岁时立下的伟大志向,那么,为什么一个几乎和我们同龄的孩子能够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短短几句话,就让学生迫切地想弄明白同样是十多岁,少年周恩来却有如此非凡的抱负,从而促使他们在后面的学习中不断探索。

二、温故知新式

这种导入方法一般用在第二课时,或是古诗词教学当中。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史安西》这两首古诗时,由于两诗都是描写朋友临别时送行的场面,于是我在上课开始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同学们,现在我们和朋友分别时都可以运用很多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和朋友见面,可是在古时候,朋友分开以后,就很难再见面,有些甚至永远都无法见面了,于是很多诗人在送别时都喜欢用诗歌来表达对朋友的情意,那我们曾经学过的送别诗有哪些呢?学生回忆了《赠汪伦》、《芙蓉楼送辛渐》、《别懂大》等等很多送别诗,不仅回顾了这些诗的风格,也交代了新课的内容,引起学生对旧知的巩固,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当中去。

三、引用激趣式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引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猜谜语、讲故事、说儿歌等来导入课文,一定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白鹅》的时候,我先给学生出了一个谜语: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学生兴致盎然地讨论起来。在学习《长城》的时候,我先给学生讲了“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在故事中体会建造长城的艰难。在学习《秦兵马俑》的时候,我又先带着学生看了《兵马俑》的录像,壮观的场面深深地吸引了学生。而在低段的教学当中,用歌曲和图片导入更能激发低段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来。

精妙的导语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快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因为兴趣才是学生的第一需求,只有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他们才能产生主动探求的欲望。另外,试验、绘画、歌曲,这些生动、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学生的兴趣更浓。

四、提问导入式

往平静的湖面投入一粒小小的石子,能让水面泛起层层涟漪,而巧妙的提问就好比一粒小小的石子,激起的却是层层波浪。

在教学老舍先生的《猫》时,我先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吗?在你们眼里,猫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有的学生说:“猫很可爱”。有的说:“猫很勤劳,喜欢捉老鼠。”还有的说:“猫喜欢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我说:“讲得真好!那么今天我们要来看看老舍先生家里的猫是一只怎样的猫。”我觉得这种方法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找出课文的关键处,找准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的创造思维处于兴奋点,通过质疑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激活他们的创造思维。

另外课堂导入还有创设情境式、悬疑设置式、讨论交谈式、理解课题式等等,这里就不具体阐述了。设计导入时,值得注意的问题是:

(1)导入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

(2)导入要有趣味性。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轻松愉快,学习效率自然会高。

(3)导入要有启发性,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

(4)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要使新课的开始能扣动学生的心弦,需要教师讲究语言的艺术。

(5)导入新课的时间不宜过长。导入只是课堂的一个开头,它的作用是为教学打开思路,不能喧宾夺主。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语就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闸门的金钥匙,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上得以充分宣泄。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因此,导入设计也不能刻板单一,应力求花样翻新,多彩多姿。成功的导入既要新奇,用新鲜的东西吸引学生,又要自然,要跟所学内容自然衔接,天衣无缝。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蓝天
我家的大钟
到天安书城看书
大美女
我的乐乐兔
家乡的冬天
姐姐的婚礼
快乐的冬天
美丽的小池塘
可爱的小白兔
我是一棵树
雪后的早晨
跳绳比赛
吹“蛋”比赛
“造假酒”
基于专利分析的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研究
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作为终极价值的证成路径探析
多学科交叉视野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人口较少民族自我发展能力现状与提升路径
图书馆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机制建设思路
人口老龄化视角下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可持续性分析
狂放不羁、万象奔涌的豪放之美
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中私人和解制度研究
儒学的性质及其社会教化功能溯源
基于产业生态位视角的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古诗十九首》与汉末文人的生命意识
邓小平的灾荒防治思想与当代启示
传媒对司法的冲击与应对
邓小平抗战时期的群众工作思想
普京的俄罗斯文化观
《鸟的天堂》其它杂项
《鸟的天堂》其它杂项
《鸟的天堂》其它杂项
《鸟的天堂》说课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札记
《鸟的天堂》教学札记
《鸟的天堂》问题探讨
《鸟的天堂》问题探讨
《鸟的天堂》教学札记
《鸟的天堂》作者简介
《鸟的天堂》问题探讨
《鸟的天堂》教学札记
《鸟的天堂》说课设计
《鸟的天堂》说课设计
《鸟的天堂》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