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两岸统一的共同社会心理建构

论两岸统一的共同社会心理建构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9-20

论两岸统一的共同社会心理建构

摘要:当前两岸的社会心理存在着一定差异,与此同时,具体方面又存在着诸多相似,它们为建构共同社会心理提供了基础。这种“共同社会心理”的具体内涵不仅应包含双方社会心理的共同点,还应包括有助于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目标和政治策略。其建构方式不仅包括文化沟通,同时还必须唤醒“共同的历史记忆”、塑造“共同利益”和建构“制度认同”,只有这样才能超越两岸分歧,抓住有利国际时机实现国家的统一。

关键词:社会心理;相似;共同社会心理;建构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即国民认同。其实质是一个民族确认自己的国族身份,将自己的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①近年来,“国家认同”成为学者们台湾研究的重要范式,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国家认同”只是普遍社会心理的一种,社会心理是国民政治认同的社会文化基础,国家认同必然立于其基础之上。故此,本文将回归到社会心理的原点,探讨两岸民众社会心理的异同,并以之为基础构建两岸同胞共同的社会心理,促进两岸的统一。

一、两岸社会心理的异同

社会心理是社会成员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感受,其形成深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就台湾而言,毫无疑问,其文化主体是中华文明。但是在长期的发展中,台湾又深受外来势力和文化的影响,甚至其社会发展数次被中断,如荷兰和日本人曾将之纳入世界殖民体系中,特别是后者对台湾的“皇民化政策”可谓影响深远。但是在中华儿女的共同抗争下,台湾又重新回到中华文化圈的运行轨道。光复后,台湾社会又长期处于国民党威权高压政治之下,两岸隔绝,敌对宣传。在长期、复杂的因素作用下,台湾形成某些与大陆相异的社会心理,如珍视民主,并将其视为国家认同的标准和原因;对大陆充满疑虑;对乡土的认同高于国家认同,等等。

但是,与这些差异相比,两岸的社会心理存在着更为深刻的相似性。

首先,大多数两岸同胞都认同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和血缘,希望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两岸共同利益的情感基础。海峡两岸历史文化一脉相承,政治、经济、文学、艺术、语言、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等多方面表现出了形式的相似性乃至价值的一致性。“共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不仅是维系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牢固精神纽带,在凝聚台湾同胞的民族意志和民族自豪感、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过程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②

除此以外,两岸同胞都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综上所述,两岸社会心理的相似性因素,是两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更具有时空的穿透性,为我们渐次建构有益于两岸关系发展的社会心理提供了条件。

二、两岸共同社会心理的塑造

历史证明,民意在两岸关系的处理中至关重要。双方共同的社会心理有助于团结广大爱国同胞,遏制“台独”,抓住有利时机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并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因此,构建共同的社会心理尤为必要。

这种共同的社会心理要求不仅能够反映中国历史的基本事实,同时也必须超越两岸的政治分歧,其具体内涵除了应包含两岸社会心理共同点以外,还应包括有助于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目标和政治策略。但是,两岸共同社会心理的建构缺乏相应的政治权力的支持和推动,它更多的是本着“求同存异”精神,“透过经贸、文化各方面的深度合作与交流,让双方能够深度互动交流,增进了解,淡化成见,并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为两岸争议寻求一条务实可行的出路。”台北《中国时报》,2010年9月1日。 首先,加强文化方面的沟通。两岸共享一条文脉,这是我们建立共同社会心理的基础和有利条件,因此“加强文化交流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应有之义,我们应不断丰富两岸文化交流的实践,不断推进两岸文教交流的机制化进程,不断积累签署两岸文教交流的共识,共同为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做出贡献。”

近代以来,传统文化日益衰落,加之“文革”和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的冲击,大陆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出现了某种危机。相对而言,台湾却较好地保存了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台湾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经验,复兴民族文化,共同传承中华文明。同时,台湾地处海洋环境易得外来风气之先,再加上移民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开拓性和包容性,使得台湾的本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能达至相对较好的融合,这对于大陆现代文明建设过程中协调东西文化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在唤起两岸共同的集体历史记忆时,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是两岸最为珍贵的资源。孙中山先生及其所领导的辛亥革命获得了两岸的认同,抗日战争又涉及台湾众多的“外省籍”居民,因此合理利用这两项历史资源对我们构建两岸的认同有重大意义。两岸的学术研讨会、各种纪念仪式以及影视作品乃至《义勇军进行曲》,都能唤起两岸集体历史记忆。除此以外,更值得肯定的是,2010年9月3日,民政部向在乡抗日老战士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这项举措得到了两岸三地的一致认可,极大地拉近了两岸人民之间的感情,推动了两岸共同社会心理的构建。

最后,制度认同的建构。制度认同是共同社会心理的重要方面。两岸制度认同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次。首先,认同“一国两制”的价值最优、方式最优和结果最优,即“一国两制”的原则有助于解决两岸的统一问题,同时该制度设计有助于保证统一后台湾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民主权利,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方式。其次,两岸互相理解彼此的政治制度。大陆也尊重台湾的政治制度、台湾民众的生活方式,但台湾方面亦应充分理解大陆民众的生活方式、政治选择,充分尊重大陆在安全方面的考虑,不能做伤害大陆同胞的事情。再次,在相互理解和共同目标的基础上,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制定两岸均可接受的 “国家统一方案”。 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这项工作落后于现实,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加快推进该项建设。首先,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对“一国两制”的宣传,却忽视了对其对内涵的发掘,尤其在具体问题上研究不够,弱化了该构想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因此加强对“一国两制”的研究和宣传刻不容缓。其次,则有赖于“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具体实践结果,能不能保障香港和澳门的稳定、发展以及港澳同胞的民主权利,将直接影响到台湾同胞对“一国两制”的信心。同时,“一国两制”在港澳的实施也能丰富其内涵,为其在台湾实施提供示范。再次,还要充分尊重和鼓励地方政府对台工作的创新,特别是福建省,在“非政治性共同利益”方面,与台湾开展跨海峡的公共治理制度建设,为中央最终解决台湾问题进行制度探索和实践。

三、结语

任何历史阶段,社会心理都是诸多因素复杂地组合在一起。在岛内“台独”势力猖獗、岛内民众“国家认同”迷思的情况下,团结岛内爱国民众,建构共同社会心理有助于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政治差异,遏制“台独”,为两岸的最终统一奠定民意基础。但是,在建构共同社会心理的过程中,两岸能否以及如何密切配合突破两岸的现有国际秩序和格局的束缚,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太阳
珍贵的礼物??醒悟
放弃“学习”
醉花阴
珍珠泪
最后一个上午
学做人--欣赏别人
春天的心情
命运啊!飞翔!
饭堂里那胖女人
把握第一次
没有不可能
大自然的哭诉
辉煌的文明
我是最棒的!
回溯美国古巴116年关系史
星星点灯 2015年2期
用餐巾盖住脸 法国人违禁吃小鸟
哪些品牌将占领2018年市场?
美国人家的“年夜饭”吃什么(中)
被低估的职业棒球手
七巧板大象
漫画与幽默
欧洲十二宝花落谁家(上)
双胞胎猫咪风靡网络
世界最高科技游轮
2015年最值得推荐的餐厅
为了感情的健康 让电子产品走开
美古复交幕后的秘密谈判
德国高尔夫美女球星桑德拉·盖尔
七年级下册《竹影》教学设计02
七年级下册《社戏》教学设计01
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社戏》教学设计02
七年级语文下册《登上地球之颠》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2
七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教学设计02
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4(第三课时)
七年级语文下册《登上地球之颠》教学设计02
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4(第二课时)
七年级语文下册《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02
七年级下册《竹影》教学设计01
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02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