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4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摘 要:目前,我国正在大力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因为我国的经济在不断进步,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大。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级职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其管理方式非常重要。如果管理方式不合理,那么就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目前看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且提出了应对措施,希望能对广大的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等职业 教育 管理 问题 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职业人才的重任。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学校加强管理,不断改进和更新,这样才能达到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组织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有所不同,其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上面,本科的培养目标是综合素质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很多高等职业教育都没有考虑自身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仅仅只是简单的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组织结构,同时也没有构建符合实践性和开放性需要的新组织结构。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等职业人才,因此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非常的重要。但是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建立相应的实训场所,所以也不能建立一个合理组织结构。

2.单一管理与综合服务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还存在单一管理和综合服务的问题。严格的来说,高等职业教育是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要来培养人才的,学校提供设施、设备、环境、方法等,向学生们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高职院校的学生既是接受职业教育服务的对象,同时也是高职教育服务过程的结果。因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大众化的特点,这需要学校的管理必须由单一管理转向综合服务型转变。

3.管理缺乏一定的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缺乏特色,这是大多数学校都存在的问题。管理的特色必须建立学校定位的基础上。因为高职培养的是职业人才,所以动手操作能力比理论知识更加重要。一些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来建立有特色的管理体系,甚至只是一味的模仿普通本科的管理方式。

4.管理方式陈旧

长期以来,高等职业学校的管理都是以管理者为重,管理者对学生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能无条件服从。管理者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惩罚学生。这种管理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学生的错误行为,但是长期下去会造成不好的后果,一部分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同时也会使学生失去独立性和自主性。

5.专业设置不合理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的比重在逐渐的增大,对第三产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而且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了53%,很多农村的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高职院校设置了很多有关于第三产业的专业,专业的规模也在扩大,但是专业结构非常不合理,因为第一产业比例过低,农业专业非常少。此外,个别专业规模过小,学校不考虑学生的职业需求,随意设置专业。

二、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对策

1.将专业技能作为核心需求

在编制教学计划的时候,需要对社会和企业进行调查,并且实施科学的论证,将学生的就业需求和专业课程的设置联系起来。根据企业和社会的需要来设置专业结构,确定课程。此外,在管理教学计划的时候必须要遵循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模式,建立合理的培养准则。在建立国家职业技能这方面,必须要适当的借鉴国外的经验。

2.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是高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学校要大力的建设教师队伍。首先要鼓励教师取得双师资格,比如文科教师可以考工艺师、审计师、律师等,理科教师可以考工程师、建筑师等。另外还要为学校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培训的内容除了有高职课程方面的知识,还有教师的专业素质。最后,要使教师们参加和高职类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全面的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重视实践和操作

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职业型人才,所以实践和操作非常重要。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给学生提供操作和实践的机会,可以和校外的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模式,让学生进入企业内进行实训。同时还可以和企业签订协议,根据企业的需要来对学生进行培训,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在学生进行操作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适应工作岗位。

4.对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教育和指导

在平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教育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意识,使他们了解就业政策。除了要将就业指导融入到学生日常教育活动当中,还要耐心的解答学生的疑问。而且学校还可以开设就业指导室,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职业需求,对学生提出不同的建议。最后还要鼓励学生创业,和企业或者相关机构合作,为学生的创业提供好的条件。

5.合理调整专业结构

高等教育学校在设置专业的时候,要突出特色,满足市场需要。首先要将社会需求作为导向,根据地方或者行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来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此外还要重视对专业的社会背景、行业背景的分析,不能够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悖。对于一些冷门专业,要通过提供就业优惠、降低学费等方法来使之升温。另外还要建立校内实训的场所,投入一部分硬件设备、设施,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以便使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

6.搭架人才供需平台

为了帮助学校和学生掌握市场信息,相关部门需要搭建人才供需平台。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当地人才的需求状况,对人才进行预测,建立网络、电视、广播、报纸、信息中介等的综合信息平台,保证信息的通畅。同时也需要建立学校、企业、学生三者之间的信息通道,使企业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也能够了解企业、用人单位的情况,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碰碰车
红毛丹
大公鸡
我的小闹钟
太阳雨
“毛毛虫”的日记
解放碑的yìe(夜)晚
第一声春雷
小妹妹
爸爸怕什么
我的小伙伴
游白花公园
游济宁公园
我给妈妈的生日礼物
试论地方高校教师激励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分析
关于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的几点思考
浅析高等教育质量分析与对策探讨
浅谈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论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心理契约视角下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分析
人力资源视角中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分析
浅谈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基于高校教师的需要的分析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初探
辽宁省高等院校体育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
完善雏国离枝教师激励栅制硇对策研究
浅谈高校教师激励透析
浅谈需求视角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
浅谈高职教师激励机制构建
《乡愁》的文化意义
余光中简介
朗读,让学生与诗情共舞──李清照之《武陵春》教学偶得
《词五首》教学花絮
创新挖掘诗词中的想象元素──记《词五首》之《望江南》的教学
借助想象 与词人同行──《武陵春》教学尝试
《词五首》教学心得体会
土地最忠诚的歌者──艾青《我爱这土地》艺术欣赏
艾青简介
艾青的诗歌创作
《武陵春》教学案例
《诗两首》有关资料
《我爱这土地》的意象艺术
“距离”产生美──析《乡愁》的艺术特色
给你一个舞台 还我一份精彩──次非同寻常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