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从认识规律谈超前实验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法

从认识规律谈超前实验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0

从认识规律谈超前实验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法

摘 要:超前实验对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智慧潜力,培养顽强的科学作风都有很大作用。它是我们在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中应大胆尝试的一种形式。提出超前实验模式并不是否定其它实验模式的存在,恰恰相反,超前实验只有和其它的实验模式配合使用,采取灵活的变通态度,才能真正起到对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超前实验 思维能力 实际动手能力 设计 修正 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方式是先进行理论教学后,再进行实验,而所谓超前实验则是使实验环节有目的有计划地超前于理论教学。本文将从人类的认识规律对超前实验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法进行讨论。

一、实施超前实验的必要性

美国“结构”学派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曾提出: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的过程。这个观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因为真正的教育目的,不仅是把现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培养他们进行再创造所必需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所以,研讨现有的实验模式,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众所周知,人的认识过程遵循这样的规律,即实验、认识、再实验、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推动认识逐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我们的教学过程也就是认识的发展过程,因此,也应体现这种规律。这就是超前实验得已成立的理论基础。超前实验要求实验环节的安排要适当地超前于理论环节,即先由实验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在通过理论教学使其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具体来说,首先由任课老师设计安排一定的实验内容和条件,包含一个或几个下次理论课将要接触的理论命题,使学生充分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以及完成实验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学习和掌握了理论知识以后,被动的应付实验或凑成实验的成功。这样,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求知欲望,渴望完全彻底地了解和领悟它,从而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实验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都会产生极大的帮助,这也就是我们提倡有目的、有计划地实行超前实验的理由。

二、超前实验的实施方法

1. 设计 任课教师首先根据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创设一定的实验环境和条件,适当地提出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达到的要求,指导学生组织实验程序,以达到完成实验的目的。“设计”环节。一方面要照顾到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级别,另一方面则要达到使下一次或以后理论课上学生将要接触的命题在本次试验中反映出来。当然,不肯能通过一两次实验就成功反映出一个完整的理论命题,我们只要通过实验能够引出下一次的理论命题,给学生造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就可以了。目的在于诱发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创造性,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领悟到知识的延续性,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修正 由于实验超前,学生要接触到他们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所以实验将出现各种各样的结果。但这对于任课教师来说,恰恰是了解学生思维、自学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任课教师可以修正和确定讲课的内容和重点。这样安排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针对了学生的特点,可使学生在接触到该理论时不会觉得费解和吃力;而会感到自然和轻松,讲课的效果也将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个别具有独特能力和见解的优秀人才也会获得脱颖而出的机会,从而为培养专门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超前实验既可以保证大多数学生,也可以兼顾到不同素质、程度的学生。总之,“修正”环节的目的就在于配合和适应教学过程,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削弱超前实验应产生的效果。

3.分析 有了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下一步就是辅导学生对实验的过程和数据进行理论分析,并写出实验报告。这样做,一方面是为学生建立严密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则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教育的成败,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将起很大的作用,只有教育对象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教育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成效。“分析”环节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的掌握,而且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作风和细致的工作态度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分析环节在这个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设计、修正、分析三个环节相辅相成,组成了完整的超前实验模式,其中“设计”“修正”环节其主体是教师,“分析”环节则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这就充分体现了“教以学为目的,学以教为方法”的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

综上所述,超前实验对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智慧潜力,培养顽强的科学作风都有很大作用,因此,它是我们在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中应大胆尝试的一种形式。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出超前实验模式并不是否定其它实验模式的存在,恰恰相反,超前实验只有和其它的实验模式配合使用,采取灵活的变通态度,才能真正起到对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校园伴着我成长
入团申请书
微笑
时间,构成生命的材料
妈妈们,我想对你说
合作
数着明天
考试的风波
时间流逝
相信自己
我与孙悟空对话
咖啡的味道
真诚
不愿离开黄冈的天使
家花和野花
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初探
连锁经营促进河南省第三产业转型路径研究
浅谈管理会计的意义、现状及功能
浅论我国女性财产继承权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新环保法中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分析
论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缺陷与完善
理工类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英语口语课程满意度实证研究
关于建设透明慈善的几点思考
论检察机关在群体性事件中的防治作用
我国民航航班延误中的合同关系及责任承担
民事诉讼中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可行性问题研究
加强企业法律责任建设,增强企业履行法律责任的能力
论述纪检监察工作在国企政工开展的作用
对奥斯丁法学思想的再认识
《风筝》教学设计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三上)
《比尾巴》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
《影子》教学设计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三上)
《语文园地三》教学游戏设计(一上)
《比尾巴》教学游戏设计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北京》教学设计
《影子》教学游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