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小学语文中的自主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中的自主学习方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1

小学语文中的自主学习方法

摘 要: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自主学习 自学能力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想实现这一理念,我们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新观念。教师要转换自身的角色定位,给学生大量的空余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合自己的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更新观念,转换角色

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即在学习活动之前,学生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作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自主学习是与他人支配的学习截然对立的,它能够使学生为自己负责,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自主教学是师生建立一种和谐、平等、互动的教学平台,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品质。

在语文新课程的标准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直接的参与者,老师一定要做好角色的转换,不要“一言堂”,要放下“架子”走向学生,引导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合作性。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感受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听故事、听录音、演课本剧、看录像、做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引领者,教师要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自主学习在课堂实施的方法

1.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自主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知识的大门,读懂各类文章。如,对《飞夺泸定桥》一文的教学,让学生围绕“怎样飞”、“怎样夺”这两个重点去读课文,了解事情的经过,读懂课文。凭借这课的教学,让学生明确:读写事的文章时,应抓住事情的经过这一重点去品词品句,精读有关片段,弄懂课文。有的课文各段内容的写作方法相似,就精讲一段,启发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去自学其它各段,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外阅读得到的知识。可见,学生对某些事物相互联系的规律已初步掌握,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指导学生读书,他们的自学能力又有了提高。

2.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需要出发,充分利用已有的学习资源,创设情景,激起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并使之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纽带,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

3.列举自学提纲,激励主动探究

《语文课程标注》中指出“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教师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语文与现实社会之间联系一起,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语文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综合探究”是指在实践中进行学习,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借助多媒体、故事、课文、表演、图片的学习氛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给各类学生提供适合各自发展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

为此,需要我们教师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学习课文时,教师提出问题,并不急于解答,而是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于是同学们有的上网,有的去图书室查找资料,有的阅读原著中的有关章节,有的结成小组边读课文边讨论,还有的围在一起编演课本剧……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学习兴趣盎然,效果极佳。

三、自主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确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必要条件

自主教育思想认为,只有承认教师与学生分别是教学过程中不同方面活动的主体,才能既明确教学的责任,又把教师和学生放在真正平等的地位上,使双方的积极性都得到发挥。在双主体的协同活动中,教师负责整个教学活动情境、内容、方式、条件等的设计与安排,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不是通常所见的对教师提问的一种简单应答,而是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比如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进程,选择自我管理的方式等。教师不再一味地要求学生如何做,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活动的情境、内容、方式以及教学活动的进程,而不是完全按照教案的既定设计,一竿子到底。

2.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我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从日常抓起,坚持不懈,讲究方法,多角度训练,把知识转化成能力,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再加上正确的读书方法和主动质疑的探索精神,就能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境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才会举一反三,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就会水到渠成。

我承认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但绝不能否定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训练”不同于“练习”,跟通常在语文课上看到的刻板的字、词、句“操练”也不是一回事,“训练”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训练”是教学过程中作为“训”方的教师和作为“练方”的学生相互合作的一种必要的形式。真正以“训练”的要求教读一篇课文,教师需着眼于指点阅读的门径,学生则致力于自求理解,自致其知。正如叶圣陶先生所云:“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之。”最后达到“学生自能读书,不用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即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既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又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耐心地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在课外作业中严格地进行习惯上的训练,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数着明天
妈妈们,我想对你说
相信自己
时间流逝
真诚
我与孙悟空对话
入团申请书
家花和野花
校园伴着我成长
咖啡的味道
合作
不愿离开黄冈的天使
时间,构成生命的材料
微笑
考试的风波
加强企业法律责任建设,增强企业履行法律责任的能力
浅论我国女性财产继承权
我国民航航班延误中的合同关系及责任承担
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初探
论述纪检监察工作在国企政工开展的作用
连锁经营促进河南省第三产业转型路径研究
关于建设透明慈善的几点思考
浅谈管理会计的意义、现状及功能
理工类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英语口语课程满意度实证研究
论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缺陷与完善
论检察机关在群体性事件中的防治作用
新环保法中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分析
对奥斯丁法学思想的再认识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民事诉讼中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可行性问题研究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比尾巴》教学设计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三》教学游戏设计(一上)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北京》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
《比尾巴》教学游戏设计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影子》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三上)
《影子》教学游戏设计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