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运用影视资源的探索与实践

中学语文教学运用影视资源的探索与实践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7

中学语文教学运用影视资源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当今时代,影视图像日益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新课标提出了新时代课程资源开发应该关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的新要求。影视资源的运用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对抽象课文的理解、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但如果使用过度却会遏制学生想象力的开发;不良影视作品的滥用还会造成学生对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的误解。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扬长避短,适宜、适当和适时地使用影视作品,以期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 影视作品的利与弊 语文教学

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就预言世界进入图像时代。他说:“从本质上来看,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1]也就是说,人们对世界的了解已经不再依赖文字,而更多地倾向于阅读图像。当前时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人类文化已从文字阅读时代进入了图像阅读时代。中学语文教学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语言和媒介环境。

一、新课标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二、运用影视资源的利与弊

当前影视产业蓬勃发展,各种文学名著陆续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电影电视以声画并茂、生动具体、传播迅速等优势,再借助互联网络、无线网络等信息技术,在青少年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影视资源的利用具有以下四大优势:

首先,影视资源的利用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最重要的动力来源。每次笔者在讲授语文出版社《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空城计》、《美猴王》这两篇课文时都会发现,每一届学生学习到此都兴趣盎然。因为央视在寒暑假经常播放《三国演义》、《西游记》等青少年喜欢的电视剧。学生在观看多遍电视剧之后再来学习这两篇文言课文显得毫不费力。若非影视作品精彩纷呈画面激发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这两篇课文的理解并不容易,教师讲授这两篇课文将较为费力。

第二,影视资源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叶圣陶《苏州园林》一文以独到的视角、朴实而又不失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苏州园林美丽的画卷。这篇文章选入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笔者在讲授此篇课文的时候发现,由于初一学生见识不多、视野较窄、想象力有限,对于文中描述的“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等语句,学生普遍反映“感受不到苏州园林的美”、“什么是书带草?什么是蔷薇木香?”。因此,笔者找来刘郎编导的《苏园六纪》在多媒体教室播放给学生看,学生在看完《蕉窗听雨》这一集后,有的学生说“原来丛书带草是这样的”,有的学生感叹“真的太美了”。

第三,影视资源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在几次写作课上,少数不爱阅读的学生能够引用一些课本上没有的历史典故,而且描述得绘声绘色。这让笔者多少有些惊讶。笔者与这些学生访谈后发现,当前初中生普遍不喜欢阅读文学名著,尤其是古典文学名著。但是对于古典文学名著改编或据史书记载编写的历史剧,多数学生具有浓厚的兴趣。例如《汉武大帝》、《铁嘴铜牙纪晓岚》、《施琅大将军》等等历史电视剧引起了众多学生的兴趣,电视剧里讲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以及故事中承载的道理都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记忆。这些记忆对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技能是大有裨益的。因此,我们在写作教学中,除了给学生布置名著名篇的阅读之外,优秀的影视剧也是有益的补充。

第四,影视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4]对白是电视剧展开故事情节的最重要方式,每一场对白都是一个生动具体的交际情境,多数话题与现实生活高度贴近。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影视作品来开展,首先让学生观看剧中人物的对白过程,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和观察人物的语言内容、语气语调和肢体语言;然后就可以让学生分组模仿,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模仿剧中人物的对白过程。从而掌握日常交际中的倾听、表达、应对能力以及语气语调和肢体语言表达能力[5]。

影视资源在教学运用中具有上述四大优势,但是也有两个缺点,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以克服:

首先是,过度依赖影视作品将抑制学生想象力的开发。文字语言具有多义性和无穷的想象空间,但图像语言确是具体的、直观的,影视作品是影视工作者将文字语言凭借自己的理解,转换成影视画面。影视画面是具体的、直观的、单一的,不管是哪一位观众来看,看到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场面都是一样的。因此,语文教学在借用影视作品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让学生超越影视画面单

一、具体的形象,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去建构自己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场面。

其次是,过度戏说的影视作品将误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影视媒体属于大众媒体,大众媒体的宗旨在于为最大范围的受众服务。影视受众的文化水平、审美品位参差不齐,再加上影视行业竞争激烈,因此当前的影视作品尤其是电视作品大多是“快速消费品”,传播的是“快餐文化”,较少有精心制作的文化精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观看比较忠实于历史和原著的影视作品。对于错误的史实以及对原著的篡改,我们都应该尽量给学生一个准确的解释。

三、案例分析

笔者在借助影视资源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最有心得的是叶圣陶《苏州园林》一文的教学。该文是叶老一篇关于苏州园林的经典说明文。由于笔者所在学校是地处南安市东北部的农村中学,几乎所有学生都从未到过苏州,超过一半的学生还未出过福建省,甚至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去过公园。他们的脑海中对江浙园林毫无印象,因此对此篇说明文的学习既难理解也无兴趣,他们感受不到作者描绘出的苏州园林的美。为此笔者找来刘郎编导的电视系列片《苏园六纪》,将电视画面语言融合到课文文字语言的讲解当中,帮助学生依据课文来建构自己对苏州园林美景的理解,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在课前导入时,笔者播放第一集《吴门烟水》的前15分钟。该集是苏州园林和苏州文化的序曲,对苏州园林产生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详尽阐述,揭示了苏州园林的美根源于灿烂多姿、多样繁华、社会历史内容极其丰富的吴文化。借助电影升降机拍摄的从车水马龙的街景摇到园林围墙内雕梁画栋、山水映衬的园林美景,这些精彩镜头深深吸引着见识不多的初一学生,该集的播放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本周的写作课上,为了深化学生对说明文写作方法的掌握,笔者布置了一个以“校园美景”为主题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先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校园,将校园里的美景用手机拍下照片,然后自拟题目,结合照片写一篇以“校园美景”为主题的说明文。要求学生使用简洁、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来写作。在讲评习作的时候,让写得较为优秀的学生结合自己拍摄的照片来朗诵自己的作文,然后引导全班同学展开讨论,让全班学生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小结

综上所述,影视作品已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画面语言已是当今文化的重要载体,影视环境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语文的最重要的语言环境之一。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借助影视资源来开展语文教学,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对抽象课文的理解、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与此同时,在使用影视资源的过程中,教师们应该注意甄别影视作品的质量,务必摒弃那些过度戏说和过度改编的影视作品;还应该避免过度依赖影视画面,对于理解不太困难的课文语言就少用或不用影视画面,给学生留足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我们应该扬长避短,适宜、适当和适时地使用影视作品,以期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真诚
不愿离开黄冈的天使
合作
家花和野花
入团申请书
校园伴着我成长
妈妈们,我想对你说
微笑
数着明天
考试的风波
相信自己
我与孙悟空对话
咖啡的味道
时间,构成生命的材料
时间流逝
浅论我国女性财产继承权
连锁经营促进河南省第三产业转型路径研究
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初探
论述纪检监察工作在国企政工开展的作用
新环保法中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分析
民事诉讼中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可行性问题研究
我国民航航班延误中的合同关系及责任承担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理工类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英语口语课程满意度实证研究
关于建设透明慈善的几点思考
对奥斯丁法学思想的再认识
浅谈管理会计的意义、现状及功能
论检察机关在群体性事件中的防治作用
论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缺陷与完善
加强企业法律责任建设,增强企业履行法律责任的能力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三上)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影子》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比尾巴》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
《北京》教学设计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三》教学游戏设计(一上)
《比尾巴》教学游戏设计
《影子》教学游戏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