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30
日夜怨望,居常鞅鞅
北京有位朋友,一回闲聊提起近来与妻子关系有些紧张。我对他言道,上次有记者问起我的乡间生活,我答曰,回到乡下,我就只是和妻小过着最家常的生活,无非骑着单车买菜,诸如此类。在乡民眼里,我大概只比无业游民稍好一些,他们压根不知道我在外头干啥。我对记者说,这种别人眼里啥都不是的状态,挺好。倘使外头有人真把我当回事,回到家,我依然这样子看待自己,那么,家里的日子,恐怕就不好过了。
我朋友一听,恍然大悟,说道,“哎呀,这可真是个大问题。我在北京城里,至少在我那个领域里,许多事都是我说了算。可一回到家里,心里就马上失衡,充满了挫折感。老婆不拿我当回事也就算了,现在连闺女也不太理会我。”听我言罢,他才发现真正的症结,是在于太将自己当一回事。我笑着说,这当然会出问题。回到家里,凭什么家人要像外人那样仰着头看你?
我这朋友悟性高,当下心态一转,后来,就渐入佳境了。也幸好如此,如若他继续不平衡,最后难保不会变成司马迁所说的,“日夜怨望,居常鞅鞅”。
“日夜怨望,居常鞅鞅”,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侯韩信与汉高祖,相较于他们夫妻,当然是两码子事。不过,中的某些心态,倒可稍稍一比。话说,淮阴侯韩信与汉高祖刘邦的关系,后世聚讼不已,历来论者,多将矛头指向刘邦,认为是刘邦滥杀功臣。但平心而论,刘邦并不觉得非杀韩信不可。当初他把韩信从齐王改封楚王,仍不放心,遂用陈平之计,把他抓了,送回洛阳,不久又赦免其“罪”,改封淮阴侯。至此,等于老虎拔了牙,只要韩信“安分守己”,刘邦自然也就不再难为他。毕竟,杀一个这么重要的功臣,负面影响太大了。当刘邦大致罢手之后,这时,问题的关键,就转到了韩信身上。
韩信沙场上指挥若定,尤其擅长盱衡全局。可惜,他看得清外头,却看不见自己。当天下形势已变,他却没办法心态也随之一转,到了洛阳,只见他“日夜怨望,居常鞅鞅”,只有怨恨,只有不平。他怨恨“汉王恶畏其能”,他不平“与绛(绛侯周勃)、灌(颖阴侯灌婴)等列”。他对于每回上朝都得和周勃、灌婴等人同列,不仅羞愧,简直觉得无地自容。
是的,人一旦昧于形势,一旦能起而不能落,就会把自己逼到进退维谷。韩信打从出关击魏,继而平赵、定燕、灭齐,最后再由楚王贬成淮阴侯,前前后后,不过四年。换言之,在犹未出关的四年之前,顶多,他就是和周勃、灌婴平起平坐;甚至在萧何竭力举荐之前,面对绛、灌二人,恐怕还得矮上一截。当初起,后来落,现在峰回路转,也不过又变回与周勃、灌婴平起平坐,他竟然就羞愧难当、完全受不了了。
后来,韩信一回散步去了樊哙家,樊哙一听韩信来,“跪拜送迎,言称臣”,慎重得不得了。樊哙是个仗义之人,此时韩信,早已落难,真论地位,最多也就与他一般(樊哙是舞阳侯);再说,樊哙与刘邦既是同乡,又是连襟,关系可好着呢。但尽管如此,樊哙还是那么热切而谦逊地迎来送去,因为,他打从心里佩服韩信是个英雄。结果,韩信一出来,但见冷冷哼了一句:没想到,我竟然有一天会与樊哙为伍!
生命在不同的时空里,本来就有起有落。说是无常也好,说是自然规律也罢,总之,事实就是如此。现在好,将来未必就好;这里是焦点,换了个地方,不见得别人也得把你当回事。可叹那韩信,一成了齐王、楚王,不过两年,就觉得自己永远都该是个齐王、楚王,于是,当他从王位落下,便开始无穷无尽地愤懑与怨恨。人一旦整天活在愤懑与怨恨中,最终结局会是怎样,大概,也能猜得出来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真诚
- 数着明天
- 家花和野花
- 相信自己
- 妈妈们,我想对你说
- 时间,构成生命的材料
- 不愿离开黄冈的天使
- 入团申请书
- 时间流逝
- 微笑
- 合作
- 我与孙悟空对话
- 考试的风波
- 校园伴着我成长
- 咖啡的味道
- 关于建设透明慈善的几点思考
- 民事诉讼中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可行性问题研究
- 浅论我国女性财产继承权
- 论述纪检监察工作在国企政工开展的作用
- 论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缺陷与完善
- 理工类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英语口语课程满意度实证研究
-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 论检察机关在群体性事件中的防治作用
- 对奥斯丁法学思想的再认识
- 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初探
- 我国民航航班延误中的合同关系及责任承担
- 连锁经营促进河南省第三产业转型路径研究
- 加强企业法律责任建设,增强企业履行法律责任的能力
- 新环保法中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分析
- 浅谈管理会计的意义、现状及功能
-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三上)
- 《语文园地三》教学游戏设计(一上)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 《风筝》教学设计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 《北京》教学设计
- 《影子》教学设计
- 《比尾巴》教学游戏设计
- 《影子》教学游戏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三上)
-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 《风筝》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