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2
周有光 一个人的110年
周有光的110年,正是中国朝着现代化发展最关键的110年,历经了晚清、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和新中国至今,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书写者和见证者。
刚过去的1月,老人周有光度过了他的生日,今年,他110岁(虚岁)了。
出生于1906年1月13日的他,可以说是一部活的中国现当代史。
他还是一名中学生时,就参加了五四运动;上了大学,他又经历了“五卅惨案”;抗日战争时期,他颠沛流离,抗日救国;新中国成立,他从美国归来,以经济专家的身份为国家服务;上世纪50年代的汉语拼音改革,他成为了拼音方案的主要设计者;如今,网络时代来临,他仍站在时代的前列,他上网冲浪、看帖发言。
周有光晚年回忆人和事,常有轻松有趣的评论。比如他谈到自己的连襟沈从文,只用一句话“沈从文脸皮厚,哈哈”,这句话足以描绘出当年轰动一时的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情。谈到胡适,他会说“他和我岳父是安徽老乡”。谈到蔡元培,则是“他和我岳父很熟”,虽然周有光结婚时,岳父赞助他的钱,只够到日本留学,而不能到他更喜欢的欧美,但寥寥数语,仍让合肥张家的“分量”凸显出来。
周有光的太太张允和,是有名的“合肥四姊妹”中最管家事的二姐。她的大姐张元和嫁给了昆曲当红小生顾传;三姐张兆和与著名作家沈从文的爱情,成为现代史上的浪漫经典;四妹张充和则远嫁美国,她的丈夫傅汉思是著名汉学家,当今如日中天的史景迁,就是傅汉思夫妇的学生。如果我们把视角拓宽到合肥四姊妹,拓宽到合肥张家的流变,那又会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百岁以后的周有光,思维仍清晰尖锐。《百岁忆往》是他的自述,根据录音整理,原稿有十几万字,拿给他过目,他一点点删改,最后只剩下几万字,他说,这样才够精炼准确。浓缩的才是精华,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那样有足够多可供浓缩的内容。110岁的周有光看待自己的过往,视角不无挑剔,而他的过往对我们来说,已成为历史,我们需要采纳另外的视角。
尤其幸运的是,这还是一部活历史。爱因斯坦那么伟大,我们却只能从遗留下的文字和影像材料中去还原,而周有光1946年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应约与爱因斯坦聊过两次天。聊过什么,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曾和爱因斯坦聊过天如今仍然健在的,恐怕没几个人了。在这个意义上,周有光就是一段记录着历史的材料,鲜活地为我们保存着过去的110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走进古诗中的雨
- 梦
- 梦之翼
- 爱,令我感动
- 风花雪月
- 人生需要勇气
- 夏日
- 水蜜桃
- 幸福是什么
- 青春的渴望
- 你是我的彩虹
- 盼望你能回来
- 爱的画面
- 中国教育的近态
- 合作
- 非词语化在英语学习词典中的表现研究
- 《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的编纂特色
- 读苏新春的《现代汉语分类词典》
- 民国时期汉字检字法史论
- 试论我国当代的辞书研究
- 《四字文笺注》考辨
- 《现代汉语词典》附录的与时俱进
- 《汉语大词典》中“美女冯子都”实为“男子”考
- 英语辞书编纂中的全球化视角
- 数字化和国际化时代亟需汉语标点符号规范研究
- 《汉语大词典》“封望”条释义辨正
- 复合词的结构义与语文辞书释义
- 英语高阶学习词典学术话语标记语信息表征研究
- “猱头”补说
- 电子词典研究现状与展望
- 《轻轻地》同步练习
- 《轻轻地》教学实录
- 《自己去吧》课文内容
- 《轻轻地》教学设计之一
- 《边看电视边识字》同步练习
- 《轻轻地》说课设计
- 《绿色的金鱼》教学反思之一
- 《自己去吧》教案之一
- 《轻轻地》教学反思之一
- 《自己去吧》说课设计
- 《自己去吧》课堂实录之一
- 《轻轻地》课文内容
- 《自己去吧》教案之二
- 《绿色的金鱼》课堂设计之一
- 《轻轻地》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