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从汉俄量词的比较谈汉语量词教学

从汉俄量词的比较谈汉语量词教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2

从汉俄量词的比较谈汉语量词教学

摘 要:量词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词类,而俄语中没有明确地划分出量词这一词类,因此量词成为以俄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掌握汉语的难点之一。本文通过对汉俄语量词的初步比较,梳理了两种语言中量词使用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母语为俄语的学习者汉语量词教学建议。

关键词:汉俄比较 量词 汉语教学

一、引言

具有丰富的量词是汉语的特点之一,也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由于现代汉语中量词特别丰富,使用频率较高,分类也比较细,而汉语与俄语的量词存在很多差异,给母语为俄语的学生学习掌握汉语量词造成了一定困难。

鉴于上述研究,针对母语为俄语的学生而进行的汉语量词教学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本文从汉俄量词的具体比较出发,结合笔者学习汉语的经历,尝试梳理汉俄量词的异同,希望为改进汉语量词教学及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提供参考。

二、汉俄量词的比较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拿一种语言跟另一种语言比较,就会发现有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彼此不同,第二种情况是此少彼多或者此多彼少,还有一种情况是此有彼无或者此无彼有。”[3]

(一)汉俄量词分类的比较

汉俄语量词分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它们的语法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汉语量词分为两大类:名量词和动量词。名量词中,有的表示个体,如:个、只、件、张、本、把、支、条等;有的表示集合,如:双、副、对、套等(定量)和点、些、群、批等(不定量);有的表示部分,如:片、层等;有的表示度量,如:度、米、斤、克等;还有借用,如:瓶、杯、盒、碗等,借用动词为名量词,如:捆、束等;抽象如:一脸稚气、一嘴脏话等;动量词包括:专用(如:次、回、趟、顿、阵、下、遍等)、借用(如:眼、口、脚、针等,我们会说看一眼、吃一口、踢一脚、打一针等)。

现代汉语中有些量词带感情色彩,对此如果不加注意,就会造成误用。比如“个体”量词:个、位、名。“个”在修辞上属中性词,使用最广,一般不带感情色彩,后边接的人可以是任何人;“位”用在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身上,因为它含有敬意(一位老师、几位客人),是带有尊敬的感情色彩的量词。“名”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用于有名分、名称的人(一名学生、一名运动员),多见于书面语。

与汉语不同,俄语“量词”不具有独立的身份,俄语有自己的表示数量意义的词语,其中包括由名词表示的所谓“量词”(为了与汉语量词比较,我们用带引号的“量词”这个术语表示俄语“量词”)。

俄语“量词”中表示个体:俄语“量词”штука在意义上就分别与汉语量词“个、块”等相对应;表示集合:俄语“量词”пара在意义上也分别与汉语量词“对、双、副、条”等构成对应关系,толпа,стая等词与汉语量词“群”相对应;表示部分,如:俄语“量词”ломтик在意义上与汉语量词“片”构成对应关系;表示度量,如:метр[米]、грамм[克];借用,如:бутылка[瓶],стакан[杯]、коробка[盒]、чашка[碗],借用动词为名量词,如:связка[捆];汉语动量词“次、回、趟、遍”在俄语中都对应为“раз”?“раз”属于汉语量词和俄语“量词”“多对一”的情况。

(二)汉俄量词使用的比较

1.量词使用的必要性

汉语量词包括物量词(也称名量词)和动量词,物量词和动量词一般都不能省略。而俄语中,量词与数词、名词的组合规则比较复杂:

第一种情况,必须用量词,即数词不能直接与名词组合,只有用量词做中介,才可以限定名词。俄语中抽象名词和物质名词通常不能与定量数词直接搭配,必须经过量词的中介。例如:два пучка зелени(两捆蔬菜),два стакана молока(两杯牛奶),пять листов бумаги(五张纸),три пары носков(三双袜子),две пары обуви(两双鞋)。

第二种情况,不用量词,即数词与名词直接组合,无需量词作中介;主要依靠词形本身的变化表达俄语语法意义。俄语词有性、数、格等变化。俄语中的词要分阴性、中性、阳性。汉语的数词和名词结合,中间要加量词。比如汉语说“一支笔”,俄语就说 “одна ручка”(阴性、主格),三张桌子“три стола”(阳性、属格)。由此可见,俄语中具体名词表示可数的事物,在表示“个体”数量时,可以直接与数词搭配,而没有量词做中介。另外,俄语中有些物质名词带后缀инк а,ина等可以表示该物质的某一个体,如:рисинка(一粒米),картофелина(一颗土豆)等。这类名词可以直接与数词组合,无需量词做中介。如:пять рисинок(五粒米),три картофелины(三颗土豆)。

第三种情况是,量词的使用不是必须的,用不用都可以。如:пятнадцать кирпичей-пятнадцать штук кирпича(十五块砖),три яйца--три штуки яиц (三个鸡蛋)。在这种情况下штука成了“可有可无”的词。 2.量词重叠

汉语中,单音节量词一般都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每一”或者“很多”。如“件件,一片片,一群群”。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而在现代俄语中,无论是单个量词,还是数量词组,都是不可以重叠的。俄语通常用量词的复数形式,相当于汉语量词的叠用。据中国学者统计,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使用的量词大致有五六百种。由于现代汉语中量词十分丰富,因而导致母语为俄语的学生学汉语感觉困难。

(三)汉俄量词的对应情况

1.汉语量词与俄语“量词”的“一对多”现象

一般来说,汉语量词所表示的意义比较宽,而俄语“量词”所表示的意义比较窄、比较具体,因而能表达同一意义范畴的细微的意义差别。比如,汉语量词“群”,凡是表示聚集在一起的人或者物,都可以与之搭配,而不论对象及其所呈现的状态,俄语则不同。例如:

(1)一群观众 толпа зрителей

(2)一群燕子 стая ласточек

(3)一群蜜蜂 рой пчёл

(4)一群骆驼 караван верблюдов

(5)一群马 табун лошадей

(6)一群羊 стадо овец

(7)一群狗 свора собак

除了汉语量词“群”之外,还有汉语量词“捆”。俄语中也有几个“量词”在意义上与“捆”构成对应关系。例如:

(8)一捆蔬菜/菠菜 пучок зелени/шпината

(9)一捆柴火 связка дров

此外,汉语量词“片”,俄语中有几个词在意义上与之相对应。例如:

(10)一片面包 кусок хлеба

(11)一片柠檬 ломтик лимона

2.汉语量词与俄语“量词”的“多对一”现象

俄语“量词”пара在意义上分别与汉语量词“条、双、副、对、把”构成对应关系。

(12)一条裤子 пара брюк

(13)一双袜子 пара носков

(14)一副眼镜 пара очков

(15)一对耳环 пара серёг

(16)一把剪刀 пара ножниц

部分中国学者认为,俄语“量词”пара相当于汉语量词“份”。李德祥在《汉俄量词比较探微》中写道:“一份茶 пара чая”。根据资料显示,在19世纪可以这么说,但现代俄语中使用“пара чая”有点别扭。

俄语“量词”штука在意义上也分别与汉语量词“个、块” 等相对应。

(17)пять штук яиц(五个鸡蛋)

(18)пятнадцать штук кирпича(十五块砖)

这种一个俄语“量词”和数个汉语量词相对应的现象,要比一个汉语量词和数个俄语“量词”相对应的现象少得多,但也应引起注意。

三、汉语量词教学的建议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得出结论,汉语量词和俄语“量词”属于不同的语法体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俄语属于印欧语系,它们之间有很多区别。由于两种语言有明显的不同,汉语量词又十分丰富,量词分类比较细,所以有些留学生搞不懂为什么纸是“一张”(一张纸),而书是“一本”(一本书);为什么上衣可以说“一件”,而裤子要说“一条”。汉语量词让不少留学生眼花缭乱、感到头疼,所以很多留学生喜欢背量词。但机械地背量词究竟有没有效果,是否能提高学习效率?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应当在分析汉俄量词异同的基础上寻求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吕叔湘先生说:“英语的语法跟汉语的语法比较,有很多地方不一样。当然相同的地方也不少,不过那些地方不用特别注意,因为不会出问题,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地方。”[4]

首先,鉴于汉俄量词在使用的必要性上的差异,要使学习者明确汉语量词的不可省略。除了“天”“年”等特殊情况外,不能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

其次,可以将汉俄量词“一对多”“多对一”的对应情况列出表格,帮助学习者理清脉络,集中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对常用的名量词和动量词进行辨析,帮助学习者掌握近义量词之间的差别。

由于汉语量词与俄语“量词”存在“多对一”的现象,还有在俄语中某些表示可数的事物的具体名词不用量词做中介,所以有些学生分不清什么时候用“双、对、副,条、支、根”。有一个记量词的好方法:汉语中具体事物有自己特定的量词,要辨析常用的名量词和动量词,还要进行“双、对、副”的对比,进行“条、支、根”的对比,进行“张、本”的对比等。例如:“条”常与细长可弯曲物组合,如“一条毛巾”“一条路”“一条河”等;“支”常与直硬细长物组合,如“一支笔”“一支蜡烛”“一支笛子”等;“根”常与细长物组合,如“一根头发”“一根草”等。“张”常与平面或展开物组合,如“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张纸”“一张照片”等;“本”常与装订成册物组合,如“一本词典”“一本书”“一本杂志”等。“双”:①用于成对的人或物(多为穿戴在肢体上的),如“一双鞋”“两双袜子”等;②用于左右对称的某些肢体、器官,如“一双眼睛”“一双耳朵”等;“对”用于成双的人或事物,如“一对夫妻”“一对舞伴”“一对耳环”等;“副”是成对或成套物的计量单位,简单地说,两种事物构成一个整体,如“一副眼镜” “一幅象棋”等。

参考文献:

[1]李德祥.汉俄量词比较探微[J].外语学刊,1993,(5).

[2]罗颖.母语为俄语的留学生习得汉语常用量词偏误分析[D].广州:

暨南大学,2011.

(2).

[5]齐沪扬.对外汉语教学语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刘子平.汉语量词词典[Z].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1996.

(Parsamyan Evelina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200030)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雪后的早晨
我家的大钟
跳绳比赛
吹“蛋”比赛
我的乐乐兔
美丽的小池塘
“造假酒”
可爱的小白兔
美丽的蓝天
家乡的冬天
到天安书城看书
大美女
姐姐的婚礼
我是一棵树
快乐的冬天
《古诗十九首》与汉末文人的生命意识
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中私人和解制度研究
人口较少民族自我发展能力现状与提升路径
邓小平的灾荒防治思想与当代启示
多学科交叉视野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邓小平抗战时期的群众工作思想
普京的俄罗斯文化观
人口老龄化视角下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可持续性分析
传媒对司法的冲击与应对
图书馆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机制建设思路
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作为终极价值的证成路径探析
狂放不羁、万象奔涌的豪放之美
基于专利分析的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生态位视角的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儒学的性质及其社会教化功能溯源
《长江之歌》片断赏析
《歌词两首》教材理解
《长江之歌》课文
《鸟的天堂》课文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长江之歌》练习设计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长江之歌》片断赏析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长江之歌》教学实录
《长江之歌》教学札记
《长江之歌》相关知识
《长江之歌》片断赏析
《长江之歌》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