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黔东南方言“本、多、很”的特殊用法及其来源

黔东南方言“本、多、很”的特殊用法及其来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黔东南方言“本、多、很”的特殊用法及其来源

摘 要:黔东南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副词“本、多、很”的用法不同于普通话,也不同于其他西南官话。这些特殊用法是语言接触过程中产生的语法演变现象,演变机制为语法借用和语法复制。

关键词:西南官话 黔东南方言 副词 语言接触

按照《中国语言地图集》(2012年),黔东南方言属西南官话。由于黔东南各县市都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汉语方言与苗、侗等民族语言长期密切接触,使得黔东南方言一定程度上受到不同民族语言的影响,与普通话和其他西南官话有一定的差异。本文所讨论的副词“本、多、很”的特殊用法便是其中之一。文中未标明出处的例句均来自笔者的田野调查,引用他人的例句则注明出处。不易理解的方言均用括号标出普通话的读者。

一、副词“本”的用法

普通话的副词“本”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原先、先前”和“按道理就该这样”[2](P61),比如“我本想帮他写作业的,后来还是没写|学生本应以学业为重”,不过“本”的书面色彩较重,口语常用“本来”。从江和榕江二县,“本”也有这样的意义,且使用频率较高,例如:我血压本没得弄(这么)高的嘛|我本没(不)敢讲的啊,后来才敢|我本想在这边修房子的|田本分把(给)哥种的,两个老弟又来争|我们本是熟悉的,有点亲戚关系。

下面介绍黔东南方言副词“本”的另外四种特殊用法。

(一)相当于普通话语气副词“真、实在、的确”,用来加强肯定。锦屏、天柱、剑河三县使用频率较高,常用在形容词或者心理动词前面,也有表程度的意味。例如:

(1)他家本穷啊!

(2)今天街上本闹热(热闹)!

(3)我本没好意思啊。

(4)她本爱虚荣,哪个讨她要倒八辈子霉。

(5)我本想(吃)西瓜啊。

(6)我本恨他啊。

(7)你本得啊。(你真能吃啊。)

从江和榕江二县“本”的用法是:不能用在形容词前面,而用在动词前,有强调肯定的意味。例如:

(8)我本怕完嘎。(我实在很害怕。)

(9)我家庭成分没好,别个本是有点看没起我。

(10)人在没得钱的时候,别个本看没起嘞。

(11)她这个人对老的好,本管她奶好得很的(的确把奶奶照顾得很好)。

(二)相当于普通话时间频率副词“一直、总是、老是、净是”,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持续不断,或者某种情形持续不变。是从江、榕江二县的典型用法,使用频率相当高。例如:

(12)他家姐本在我们单位上班嘛。

(13)他老子本在这里做木材生意嘛。

(14)他们本喊本喊,我都没去。

(15)本喊你莫去的嘛,别个本留你嘛,你硬是要去嘞。

(16)那时候下乡本动脚走路,没得车坐。

(17)热天本穿拖板鞋。

(三)相当于普通话的时间频率副词“经常、时常”,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在间隔不久的时间内动作行为或者事情不止一次发生。从江、榕江二县此用法相当活跃。例如:

(18)小时候我本去婆家。

(19)我公本放排去柳州。

(20)我本跟他们去砍柴。

(21)我那些乡下亲戚住院,本来找我借钱。

(22)我本讲我家嘎佬(丈夫),七十岁嘎,该的要。

二、副词“多”的用法

普通话副词“多”多用于感叹句中,表示程度很高,语法格式为“多+形容词(动词)”[2](P163),例如:这花多好看!黔东南副词“多”的特殊用法如下:

(一)表示事物的性质程度高,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很”

1.语法格式为“形容词+多”,常用的形容词有“大、丑、好看、老、嫩、累、辣、酸、甜、哭、辣、聪明、傻、饿、饱、好笑、冷、热、高、矮”等。从江、榕江二县使用非常频繁,丹寨、雷山也使用,但没有从江和榕江使用频率高。例如:

(23)这里凉快多,我们那里热多。

(24)我听(觉得)累多。

(25)七八十岁的人苦多。

(26)我脚崽(小脚趾)痛多。

(27)睡木楼板舒服多。

有时候“多”后面还可以有语气词,则“多”表程度更高,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太”。例如:

(28)我丑多嘛,我又驼背,我又秧脸(满脸皱纹)。

(29)我嫌他们买来这个衣服少色(颜色鲜艳)多嘎。

(30)我气多嘎,我愿死去。

2.语法格式为“心理动词(+宾语)+多”,常用的心理动词有“喜欢、爱、恨、担心、后悔、想、愿意”等。这种用法主要出现在从江和榕江二县。例如:

(31)我担心他多。

(32)我恨多。

(33)我弟想当兵多。

(34)我这个人爱管闲事多。

(二)表示动作次数多、时间长、程度深

语法格式为“行为动词(+宾语或补语)+多”。根据不同的语境,“多”的意义可对应于普通话的“经常、总是、厉害”等词语。这种用法经常出现在榕江和从江二县,雷山、丹寨、麻江有时也使用。例如: 1.表经常义的“多”

(35)那时候下乡多。

(36)以前我们唱多,我们本唱,还录得有碟子。

(37)她们赌钱多嘎,打麻将多嘎,没唱嘎。

2.表持续义的“多”

(38)你莫催多。(你别老催我。)

(39)骨头脱臼嘎,腰杆拱多也痛(弯腰时间长了也痛)。

(40)你莫讲我爸爸多,我没高兴的。(你别老说我爸爸,我会不高兴的。)

3.表程度深的“多”

(41)一发病来扯气多。(一发病就喘得厉害。)

(42)今天走远多。(今天走得太远。)

(43)现在比过去好多。(现在比过去好得多。)

(44)我病老火多才去医院(我病重得很了才去医院)。

(45)我长大啊,你莫管我多(我长大了,你别太管我多)。

三、副词“很”的用法

普通话的副词“很”表示程度高,有两种用法:一是状语,通常修饰形容词,修饰动词时限于心理动词、助动词、动宾短语,而不能修饰单个动词,尤其是不能修饰单个动作动词;二是作补语,须放在补语标记“得”的后面。[2](P235~236)凯里、雷山、麻江、黄平、剑河等地区,“很”的用法不同于普通话,而是直接放在动词前后表示程度高。[3](P85)具体有以下三种句法结构:

(一)很+动词(+宾语)

“很”直接修饰单个动作动词或者动宾短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水平高、程度高。例如:

(46)她这个人最很吵架。

(47)他很做活路。

(48)他蛮很吃。

(二)形容词(或动词)+很

“很”直接依附在形容词或者动词后面,表示性质深或者动作程度高。例如:

(49)个个讲他教书好很啊。

(50)这个地方吵很。

(51)旅游要钱多很。

(52)我饭饿很。

(53)我今天吃饱很啊。

(三)很+形容词(或动词)+很

“很”可以同时放在形容词或者动词的前后,表示程度更高。例如:

(54)他很吃很(他太能吃)。

(55)衣服很大很(衣服太大)。

四、“本、多、很”特殊用法的来源

以上黔东南“本、多、很”的用法,在一般的西南官话中未曾见到(如“本”)或偶有见到(如“多、很”),这些特殊用法是如何形成的呢?结合黔东南的民族接触历史,我们可从语言接触的视角上去寻找其成因。吴福祥认为,语言接触引发的语法演变机制分为“语法借用”和“语法复制”两种情况:语法借用是指一个语言的语法语素迁移到另一个语言之中,即借用现象;而语法复制是指一种语言仿照另一种语言的某种语法模式,产生出一种新的语法结构或语法概念。[4](P15)这为我们探究黔东南以上副词的特殊用法来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本”来源于语法借用

就我们目前所能检索到的汉语方言文献,如《汉语方言大词典》(许宝华)、《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李荣)、《汉语方言语法类编》(黄伯荣)、《汉语方言地图集・语法卷》等,还没有见到与黔东南方言“本”相同用法的报道。在对侗语进行田野调查和文献查阅中,我们发现侗语[p?n33]在语音、语义、语法上类似汉语方言“本”。其中北侗[p?n33]表“真是、确实”,南侗[p?n33] 表“总是、只是”。据此推断,黔东南方言“本”的特殊用法与侗语副词[p?n33]语音和意义相近,故极有可能来源于侗语,其形成机制属于语法接触中的语法借用。以下为侗语材料:

北侗:223355.

你 确实 好 (你真好)

44333533

他 真 吃 得(他真能吃)

南侗:nu31?i55 p?n33 man55 man55 pai55 sa:?31 tu11(引自邢公畹[5](P44))

努记总天去养牛(努记总是天天去放牛)

ja11 mu?31 tu55 p?n33 to?11 tok31 le11(引自邢公畹[5](P136))

两个都只同读书(两个人都总在一块读书)

(二)“多、很”来源于语法复制

侗语和苗语中表“多、很”义的程度副词句法位置与黔东南汉语方言一致。例如:

侗语:ni53 ?i53(引自龙耀宏[8](P130))

小 极(很小)

禾苗这真好多(这禾苗真好)

苗语:ken55 po?44va44(引自王辅世[9](P64))

哭很(哭得厉害)

?o55?33 ?33n?44z?11po?44va44(引自王辅世[9](P91))

条河那多鱼很(那条河很多鱼)

对比以上民族语言材料,黔东南方言的“多、很”在语音和语义上为汉语形式,但在句法位置上却仿照了壮侗语、苗瑶语的结构,我们认为其形成机制为语法接触中的语法复制。这也是柳州方言和贵阳方言“多”和“很”的形成原因。

参考文献:

[1]《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编写组.黔东南苗

族侗族自治州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7.

[3]关玲.黔东南方言中“很”跟动词的直接组合式[J].贵州教育学

院学报,1997,(3).

[4]吴福祥.南方语言正反问句的来源[M].民族语文,2008,(1).

[5]邢公畹.三江侗语[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

[6]刘村汉.柳州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7]涂光禄.贵州汉语方言特色词语汇编[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

社,2011.

[8]龙耀宏.侗语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9]王辅世.苗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肖亚丽 贵州凯里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 55601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男女平等)
运动有助与身体健康
议论一下南宁这个城市的交通情况
关于宠物的
Controlling Cancer(控制癌症)
apologies(道歉)
Burning Rubbish Is Harmful to People(焚烧垃圾是对人有害)
Panda—the National Treasure(熊猫国宝)
Population Control(人口控制)
校园里养宠物的看法
如果让你创建一个节日,你会创建怎样一个节日
Ice sculpture(冰雕)
China’s First Spaceman---Yang Liwei(中国第一个宇航员—杨利伟)
Studying Abroad(留学)
On the Internet(上网)
梨黑星病症状识别与防治
盐水蘑菇的加工工艺
浅析抗战时期太行革命根据地的铁矿业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该承担何种责任
简述明朝中后期的皇庄
从老爱清嗓子找病因
高职学院图书馆期刊管理的探讨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养蜂巧搬家 避免蜂损失
红十字无偿献血的历史与发展
中东铁路修建选址的历史
努力让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浅谈洛川县农田基本建设历史
梧桐河下游右岸几处遗址探析
试论鸿沟流域的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影响
《毽子变乖了》教学札记
《夜色》教学设计
《夜色》教学设计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
《月亮和云彩》教学设计
《夜色》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实录
《月亮和云彩》教学札记
《月亮和云彩》教学设计
《月亮和云彩》教学札记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实录
《毽子变乖了》教学札记
《毽子变乖了》教学札记
《月亮和云彩》教学设计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