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蟹流二摄在方言中的合流

蟹流二摄在方言中的合流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06

蟹流二摄在方言中的合流

摘 要:中古蟹摄和流摄在方言中的关系极少被关注,此二摄的合流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特殊音变。今以河源“本地话”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其他相关方言土语,考察蟹流合流的具体表现,从语音结构特点和演变规律等方面探讨二摄合流的原因,并指出各地类似的语音现象并非毫无瓜葛的平行演变,这可从地缘关系、移民历史得到解释。

关键词:方言 蟹摄 流摄 合流 原因

在讨论方言中古韵摄的分合时,流摄与效摄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考察点,今汉语方言中,中古流摄与效摄合流十分常见,而流摄与蟹摄发生关联的方言要少得多。因此蟹流二摄在方言中的关系极少被论及。但在对河源“本地话”的调查研究中,此二摄的表现却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总体上,河源境内的“本地话”①,大部分跟其他客方言一致,都是蟹流二摄判然有别,互不相混,但在有些地方,蟹摄与流摄的部分字合流,或表现出合流的趋势。

一、河源“本地话”蟹流二摄的分与合

蟹流二摄在河源“本地话”不同地点中有分有合,分多合少。从分布地域看,河源“本地话”中,蟹、流二摄合流的现象见于河源市源城区、东源县骆湖、船塘等乡镇及与东源相邻的连平县忠信、大湖、绣缎等南部乡镇。源城从分从合的都有,以从合为主流,从分者少见,主要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估计是新老派之别,但目前尚未有足够充分的调查数据支持,故下文以新派(从合)、老派(从分)名之主要是为称说方便。

音韵地位

例 字

方言点 蟹开一/泰 蟹合一灰/泰 流开一侯

来 菜 盖 赔 碓 外 豆 走 狗

龙川(佗城)

连平(隆街)

和平(林寨) l?i? ?h?i? k?i? ph?i? t?i? ??i? th?u? ??u? k?u?

东源(仙塘) l?i? ?h?i? k?i? ph?i? t?i? ??i? th?i? ??i? k?i?

紫金(古竹) thiau? ?iau? kiau?

源城(老派) lu?i? ?hu?i? ku?i? phu?i? tu?i? ?u?i? th?i? ??i? k?i?

二摄相混的,一般同读为[?i]或[u?i],如源城及东源骆湖、连平忠信等镇,这些地方“来=楼”“袋=豆”“海=口”。河源“本地话”大多数地点是没有[u]介音的,有[u]介音的点主要见于源城和东源。据考察,有[u]介音的,其介音[u]“只见于以[?]为主元音、以[i]、[n]、[t]为韵尾的韵母中,完全不以古开、合或声母为条件,而仅以韵母今读为条件,可见是后起音变。从音理上看,[?]的[+圆唇]特性使其跟声母结合时容易产生过渡音[u],过渡音强化则定型为介音。不过单韵母[?]与带舌根韵尾的[??]、[?k]并未发生这种增生[u]介音的音变。”[4](P67)即此处[?i]、[u?i]本质相同。

源城的情况比较复杂,二摄合流的韵母读音,除了[u?i],还有[uai]、[(i)?i]。据目前的了解,以读[u?i]、[uai]为多,读[(i)?i]少见。[u?i]、[uai]差别不大,有的发音人甚至两读皆可,为自由变体性质。

从音韵地位看,二摄有交集的河源方言点,与流摄相混的蟹摄字,主要是一等开、合口字,以及个别三等合口字(如“岁、吠”),这些字的韵母均属白读层;与蟹摄合流的流摄字主要是一等字(仅个别帮组非常用字未参与合流,如“母、茂、贸”),此外还有少数三等字,如庄组(“愁、瘦”等)及“阄、牛”等。流摄三等字的韵母今读在“本地话”中的常例是[iu],三等庄组读同一等,这是声、韵竞争的结果,此为常见;“阄、牛”读入一等,应是存古的表现[4](P68)。此外,这些方言蟹流合流的层次都还牵涉到止摄合口三等白读个别字,如“睡、衰”等,这些字应是在与蟹摄一等合口混读之后再一起与流摄合并的。止摄与蟹摄的合流大概从五代就开始了(麦耘,2002),客方言此二摄的文白层次也普遍存在合流现象,但其止摄合口白读层与蟹摄混读的仅个别字,故本文论述的主题只关乎蟹流二摄。

上述河源“本地话”中蟹流二摄合流的主要情况如下表所示:

音韵地位

例 字

方言点 蟹开一/泰 蟹合一灰/泰 流开一侯

来 菜 盖 赔 碓 外 豆 走 狗

源城(新派) lu?i? ?hu?i? ku?i? phu?i? tu?i? ?u?i? thu?i? ?u?i? ku?i? 东源(骆湖、船塘)连平(忠信) l?i? ?h?i? k?i? ph?i? t?i? ??i? th?i? ??i? k?i?

二、其他方言蟹流二摄合流的情况

客方言以外的其他方言,大多也是蟹流不混,二摄发生合流的仅见于湘语、赣语等少数方言土语(以下方言地点之后所标为该点蟹流相混的读音):

湘语:辰溆片普遍有此特点,合流读[ei]或[?i](瞿建慧,2008);又如:城步[ei]、湘乡[ai]、双峰[e](彭建国,2006);绥宁(长铺)[ei]。(龙薇娜,2004)

粤北土话:雄州[e]、桂头[ei]、长来[i]、北乡[?i]、皈塘[?]、黄圃[?i]。(庄初升,2004)

如上,蟹流发生混读的多为湖南境内或靠近湖南的方言土语,如所涉及的赣语点除贵溪外,都靠近湖南(修水、萍乡、莲花)或就在湖南境内(醴陵),粤北土话点亦靠近湖南。由此可见,这一语音特征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地域性。

从具体音值看,各点二摄混读虽不尽相同,但有个鲜明的共同点,即大多以高元音[i]为韵尾,这点与河源“本地话”的情况一致;少数发生复元音单化,其音值与双元音中的韵腹相近。所不同的是,此二摄混读的方言,今读韵母的主元音绝大多数为前元音,而河源“本地话”则多是主元音为后元音[?]的类型。

此外,各点二摄合流所涉及的具体字并不完全一致,但多有交叉,举例如下(能区分文白的则以“文”“白”分别表示文读、白读):

音韵地位

方言 蟹 摄 流 摄

开一 开二 开三 开四 合一 合三 开一 开三庄组

语 辰溆片④ +文 +白 +白

城步(儒林) + + + +

绥宁(长铺) +白 +白 +白 +白

话 桂阳敖泉 +白 +(帮组) + +

宜章长策 +文 +白 + +

粤北土话 雄州、长来

北乡、皈塘 + + +

桂头 + + + +

黄圃 + +白 + +

语 修水 +白 + +

醴陵 + + +

莲花 +白 +白 + +(知系)

贵溪 + +(见系除外)

言 平江 +白 +白 + +

醴陵 +文 +

仪陇 +文 +文 +(见组除外 +

信丰 +白 +白 +

大余 +文 + + +

河源“本地话” +白 +白 +白 + +

相比之下,河源“本地话”蟹流二摄混读所涉及的范围与上述多数方言点大同小异,主体部分都是蟹摄一等和流摄一等,其中蟹摄一等的层次往往较复杂,流摄一等较单纯,即与流摄一等相混的蟹摄字只是一部分。具体字分派的差异与各点自身语音结构、演变情况等的不同有关,是语言发展不平衡的体现。需要说明的是,蟹流发生混读的,也常牵涉到部分止摄字,如上所述,这是汉语语音史上止蟹合流的反映,此处不再赘述。

三、蟹流二摄合流的原因

(一)语音结构特点和演变规律上的解释

汉语语音发展史上,蟹摄和流摄并非关系密切的韵摄,何以在河源“本地话”等方言中发生合流?究其原因,可从内部语音结构特点和演变规律去寻找答案。

客方言(包括河源“本地话”在内)流摄一等侯韵今韵母多为[?u](eu)类,韵尾为[u],这与大多数方言的情况一致。而发生蟹流混读的方言,其侯韵多为[i]尾。试以中古音为起点(侯韵各家拟音多作[*?u]),“本地话”中侯韵读[?i]的(如东源仙塘)音变路径大概为:[*?u][??][?i],大部分客方言为[?u],韵尾受主元音影响而向前,变为[??](如宁都田头客家话侯韵读[e?])(黄小平,2010),进一步前化即为[?i],[?]可能是流摄韵尾[u]与蟹摄韵尾[i]的过渡。侯韵读[?]尾在湖南等地并不罕见。二摄合流今读[?i]的,大体为[*?u][?i]:先是韵腹受韵尾影响发生后化,之后相反,韵尾受韵腹影响发生前移;今读[u?i]的,则是在[?i]的基础上增生[u]介音而来。无论何种,侯韵[i]尾化是其与蟹摄合流的前提。

综上,河源“本地话”某些点蟹流二摄在语音演变的过程中由于音值趋近而致合流,这可以从音理上得到合理的解释。把以上涉及的音变链进一步拉伸细化,则上述其他方言点也多可在其中找到对应(各方言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如侯韵演变大体可梳理如下:

(2)[?u]→[?i](东源)→[u?i](源城)

[e](双峰) [?](永兴) [?](大余)

[*?u]→[eu/?u](1)[ei](城步)/[?i](北乡)→[?i](黄圃)→[ai](湘乡)

(3)[?u]→[?y](平江)→[?](萍乡)

(二)地理、历史上的解释

由上文可知,二摄合流的方言在地理分布上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即多见于湖南、江西、粤北一带,这不禁引人思考:地缘关系在这一语音特征的形成过程中起了怎样的作用?我们认为,湖南、粤北一带的湘语、土话及赣语存在蟹流合流现象,应该并非纯属偶然的巧合。如果说上述语音特点、演变规律是内因,那么地理条件可能就是促成这些空间上相邻的方言土语发生相同或相近变化的外因。而四川仪陇和河源“本地话”的情况有所不同。仪陇地理上不近湖南,但其客家人多半迁自粤北[2](P520)。河源“本地话”蟹流合流的点,亦跟湖南、粤北无直接的地缘关系,二者不存在地理上的相邻、接触关系。然而从来源看,河源“本地话”与江西、粤北关系密切,“本地话”使用者的先民不少是由赣南经粤北迁入的。[4](P193~196)再加上“江西填湖广”的移民事实,则河源“本地话”、粤北、江西、湖南一带的方言土语在这一语音特点上的共性,应该也不是毫无瓜葛的平行演变。另外,“本地话”内部具备此类特点的方言点,都是地理上相邻,也应不排除相互之间的影响。地理因素造成的接触感染是促使同一地区的若干语言(方言)在某些特征上趋同的重要外因,而音值近似、音系结构上的共性和音变的规律性,是不同方言点朝着相同演变路径前进的更为重要的因素。

四、结语

河源“本地话”中蟹流二摄或分或合,“分”是相对保守的继承,“合”则体现了语音演变的创新。湖南、粤北一带也有少数方言土语存在类似蟹流合流的现象,各地二摄混读涉及的范围大同小异,主体部分都是蟹摄一等和流摄一等,混读后的音值不尽相同,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二摄混读的方言,今读主元音绝大多数为前元音,而河源“本地话”几乎都是主元音为后元音[?]的类型。河源“本地话”蟹流二摄在语音演变的过程中由于音值趋近而致合流,侯韵[i]尾化是二摄合流的前提。各地类似的语音现象可能并非毫无瓜葛的平行演变,这可从地缘关系、移民历史得到解释。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内外客家方言的语料库建设和综合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4ZDB10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粤、闽、客诸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研究”[项目编号:13AYY001]和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东江流域‘本地话’与客粤方言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1JDXM74001]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②有时或读[uai]。[u?i]与[uai]为自由变体,本文主要发音人以

读[u?i]为常。

③湘东区、芦溪、上栗三点原文未提供读音;三者及上述“莲花”

均属萍乡市范围。

④瞿建慧(2008:53)曾指出:辰溆片一般是“流摄开口一等、开

口三等庄组字韵母的白读与蟹摄开口一等文读字合流”。

参考文献:

[1]陈立中.湖南客家方言语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

位论文,2002.

[2]崔荣昌.四川境内的客方言[M].成都:巴蜀书社,2011.

[3]范俊军.郴州土话语音及词汇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博士学位

论文,1999.

[4]侯小英.东江中上游本地话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

文,2008.

[5]黄磊.邵东湘语语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9.

[6]黄小平.江西宁都田头客家话两字组连读变调[J].方言,2010,

(3).

[7]李如龙,张双庆.客赣方言调查报告[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

[8]练春招,侯小英,刘立恒.客家古邑方言[M].广州:华南理工大

学出版社,2010.

[9]刘纶鑫.客赣方言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10]刘祥友.湖南土话语音的历史层次[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博

士学位论文,2008.

[11]龙薇娜.绥宁湘语语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04.

[12]麦耘.汉语语音史上“中古时期”内部阶段的划分――兼论早

期韵图的性质[A].潘悟云主编.东方语言与文化[C].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2.

[13]彭建国.湘语音韵历史层次[M].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

论文,2006.

[14]瞿建慧.湘语辰溆片语音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

位论文,2008.

[15]谢留文.客家方言语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17]严修鸿.河源惠州“本地话”语音特点概略(一)[A].甘于

恩.南方语言学(第一辑)[C].北京: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18]严修鸿.河惠本地话的词汇概略[A].甘于恩.南方语言学(第五

辑)[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19]张倩.赣南客家方言语音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

文,2014.

[20]庄初升.粤北土话音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侯小英 广东梅州 嘉应学院文学院 51401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陈老师,我想对您说
众生百态
爸爸的肩膀
胆小的我
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宽容是友谊的桥梁
春天
忽略的,有时是最重要的
我飞啦
思念
空中楼阁
冷血少女
夜空
春天美景
天津市养老服务机构问题及对策研究
北京朝阳区再生资源科学管理体系研究
国内外自由贸易园区理论框架研究综述
供应链双渠道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
提高沈阳市社区管理水平对策探析
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亚太国家创新型小企业经验对俄罗斯的借鉴
社区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策略探析
供应链金融概念、模式及发展状况分析
广西贸易增长结构分析及对策建议
基于钻石模型的天津市建筑业竞争力分析
武汉建设离岸金融中心评价与实证研究
河南省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评价实证研究
“新常态”下低碳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
加快建设区域集疏运体系探讨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课前谈话
小学五年级第十册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跳水》创造性思维训练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挑山工》教学设计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设计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