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历史上真实的张飞

历史上真实的张飞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3

历史上真实的张飞

河北涿州三义宫桃园三结义碑。三义宫始建于隋代,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三义宫是为纪念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而建。

FOTOE

蜀汉名将张飞与刘备、关羽情同手足,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是,后世对张飞的了解,多半是从演义小说和戏剧中得来,对历史上真实的张飞,缺乏了解,而且误解多多,比如对他真实形象、秉性等的误读。

被误导的名字

张飞的名字,《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有准确的记载:“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这段史文告诉我们,张飞准确的名字是:名飞,字益德。

古人有名,还有字,两者的用途并不相同。名是用来彼此相区别,张三李四,避免混淆。而字,后世叫做表字,主要用途是在社交场合中显示礼貌。大体的规矩是:称呼别人,一般要称他的表字,以示尊重。称呼自己,则要称名,以示谦虚。

名和字,总有意义上的某种联系。张飞的益德,意思就是不断增加品德。不断增加品德,将来就能腾飞,这正是当时儒家思想盛行的体现。当时的人,用“德”字来取名字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庞德、庞德公、刘玄德、曹孟德等等。

但是张飞的名字,上千年之后却被人擅自改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回就说:“姓张,名飞,字翼德。”你会说了,这会不会是偶然的笔误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书中多次提到张飞的表字,都是羽翼的“翼”,可见绝非偶然。这样一改,不仅破坏了张飞原来名字的文化含金量,而且从此谬种流传,不知道忽悠了多少三国迷。现今有些游客,到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看到张飞塑像前面的说明牌上,按照史书写的是“字益德”,还说是没文化,写错了。

不过,损害张飞姓名权的始作俑者,还不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此之前问世的元代《三国志平话》,就已经把张飞的表字“益德”,改成了“翼德”。在长坂坡前的那一声怒吼,也写成了“吾乃燕人张翼德,谁敢共吾决死?”可见整个过程,是《三国志平话》实施侵权和损害在先,《三国演义》跟着侵权和损害随在后。今天我们要想来认识张飞的真实形象,就不能不把来龙去脉搞清楚。

义释严颜,深谋远虑

张飞因误导被损害,而且扭曲最严重的东西,就是他真实的形象。后世流传的张飞是一个作风鲁莽、性格暴躁的粗线条人物,与程咬金、李逵有一拼。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张飞却完全不是如此。

证据不用多举,只消来看张飞第一次取得的辉煌胜利,也就是义释严颜的江州之战,就会完全明白。

建安十八年(213年),刘备喧宾夺主,动手攻占益州。益州的军政长官刘璋在成都顽强抵抗。为了加强攻势,刘备便在第二年,从荆州紧急召唤张飞等人,跟随诸葛亮率军赶往益州增援。江州之战,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打响了。

古往今来,从江汉平原进入天府之国,最近便的交通大动脉就是长江。张飞等人沿江西上,很快就到达益州东部最重要的军事要塞江州城下。江州,在现今的重庆市区,当时是巴郡的首府。不过,江州虽然地位重要,这时的防守兵力却相当薄弱,因为刘璋的主力兵团,已经集中在江州的西北方向,正在全力保卫益州的中心城市成都。因此,张飞很快就将江州的城池拿下,生擒了对方的主将严颜。于是便出现了《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中记载的生动一幕。张飞责骂被捆绑的严颜说:“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我们大军来到,为何不举手投降还敢出兵顽抗? 四川省广元昭化古城战胜坝遗迹。当年张飞夜战马超的地方。战胜坝这个名字来源于《三国演义》中描述的“猛张飞挑灯夜战锦马超”那场惊心动魄且家喻户晓的故事。图/ 孙同超/FOTOE

翠云廊, 又称“ 皇柏”、“张飞柏”,是近万株苍翠的古柏组成的绿色长廊,位于四川剑阁县境内,被誉为“蜀道灵魂”。图/ 胡武功/FOTOE

严颜毫无畏惧,也高声叫道:“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你们不讲道义,侵占我们益州。我们益州只有不怕死的断头将军,找不到怕死的投降将军!

张飞听了勃然大怒,高声传令:把严颜拖出去斩首示众。严颜视死如归,神色不变,又顶了张飞两句:“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砍脑袋就砍脑袋,你发怒干什么!结果张飞对严颜的骨气很是欣赏,当场把他释放不说,还作为上宾热情对待。

史书中对这场战役的具体作战经过一笔带过,却把张飞和严颜的对话忠实记录在案,可见对此非常重视。而这一历史场景,确实也很精彩。在严颜这一方,前面四句回答可谓义正辞严,很有骨气;后面两句不仅视死如归,更是暗含讽刺:砍脑袋就砍,发怒干什么?言外之意,你恼羞成怒了吧,我的话戳到你的痛处了吧,把严颜的硬骨头精神展现无余。其实写严颜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衬托张飞。张飞越是被对方斥责、顶撞甚至讥讽,他反而越是欣赏对方,这才能够显示出他那罕见的度量。总之,张飞在这里的形象,已经不是一个粗鲁残暴的武夫,而是一位心胸宽广、赏识人才的君子。

但是,如果这杯茶只品到这里,真正的味道其实还没有品出来。真正的味道在哪里?就是张飞处置严颜的背后,他在政治上的深谋远虑和细密考量。

严颜的籍贯和家族,陈寿《三国志》完全没有记载。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地方志,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书中卷十二记载严颜是“临江人”。这临江县,是巴郡的属县,即今重庆市的忠县。古代巴蜀的巴,是以现今重庆市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包括了所谓的“三巴”,即巴郡和相邻的巴东、巴西两郡。当时这个地区的民风,据《华阳国志》卷一记载,有两大相互关联的特点:一是“其民质直”,即朴实耿直;二是尚武精神,将领出现多,所以俗语总结为“巴有将,蜀有相”。而严颜的严氏家族,又是临江县的土著大族,“临江县,严、甘、文、杨、杜,为大姓。”孙吴的名将甘宁,就出自临江县的甘氏家族。而严颜家族,排名高居五大家族的第一名,地位还在甘氏家族之上。严颜之所以会有非凡的骨气,一是深受本地耿直民风的熏陶,生性就当不来软骨头;二是他的家族是当地第一名门,他不能给本家族丢脸;三是他就在巴郡家乡本地保卫第一军事要塞,更不能给本地的将领群体丢脸。 知道了严颜的背景和性格,再来看张飞对待严颜的一系列举动,就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君子风度,而是极具政治眼光的深谋远虑了。深谋远虑至少有三点:第一,严颜既是巴郡将领群体的代表,又是巴郡地方大族的代表,优待他对于争取益州本土上层社会的支持,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第二,严颜的性格朴实耿直,一旦成为座上宾,他会尽心尽力帮助你,而不会搞阴谋,耍诡计;第三,要想获得严颜的真心支持,必须先给足严颜的面子,让他充分表现出视死如归的硬骨头精神,然后再来释放他,这样才能保护他的形象不受损害,避免他以后被人耻笑,这就是争取严颜时在方法上的周密细致考虑。

明白了以上这三点,再来回味张飞的言行和举动,味道就真的是好得很了。这充分说明,真实的张飞,哪里是戏剧当中只知道叫喳喳的粗鲁莽撞人,而是具有深谋远虑的细心周到人。《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说他宽大严颜之后,“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从此张飞一路顺顺利利就打到成都同刘备会师了。可见义释严颜收到的政治效果确实非同一般地好。 河北涿州张飞庙碣座雕刻。涿州,古称范阳,是刘备、张飞的故乡。刘备、关羽、张飞曾结义于此。

大战张A,威震宕渠

作为名将,张飞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战功,要数他的宕渠之战。建安十九年(214年)夏秋之际,刘备攻占益州,马上把张飞安排到一个战略要地,也就是巴西郡,去兼任太守。张飞到巴西郡就任后不久,就出演了威震宕渠的大好戏码,杀得曹军的虎将张A落荒而逃。

建安二十年(215年)秋天,曹操翻越秦岭,一举拿下汉中,然后留下夏侯渊、张A、徐晃三员大将在此镇守,自己高奏凯歌回了北方。接下来镇守汉中的曹军,借助胜利形势不断向南侵入巴西郡。

这年十一月,曹军一位同样姓张的大将,率领大军气势汹汹杀进巴西郡,要给张飞好看。

来者张A,字俊V,冀州河间郡|县(在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氏,久经沙场,名列曹操异姓五虎上将之一。此番他领兵杀来是奉曹操的特殊指令。什么指令?就是不要地盘,只要人口,抢到的人口一律押回汉中。

曹操抢人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的人口资源非常之紧缺。东汉末年,战争不断,疾病流行,灾害频发,造成了人口急剧减少。二是张A所进攻的巴西郡,民风非常有特色,性格耿直、崇尚勇武,是当兵打仗的好材料。

十一月,张飞在巴西郡的首府阆中(今四川省阆中市)得到军情急报,说是对方张A从汉中郡的首府南郑县(今陕西省汉中市)向正南方向杀来,已经占领阆中东南面的宕渠县(今四川省渠县东北),正在这一带大量抢夺人口。张飞一面命令继续搜集对方的动向情报,一面动员人马准备迎战。

张A之所以将抢人的目标锁定在宕渠县,原因有二:第一,从汉中打进巴西郡,就有一条叫做宕渠水的河流,向南流向宕渠县。上游现今叫南江;下游现今叫渠江。沿着河流行军,不会缺乏水源。第二,这条河流直通的宕渠县,是张A抢人最理想的地方。宕渠县是一个古代部族的国都。这个部族擅长使用木板制作的盾牌冲锋陷阵,所以叫做板J蛮,英勇善战,闻名天下。汉高祖刘邦最初起兵攻占关中,打前锋的就是板J蛮。到了东汉,板J蛮依然屡建战功,被称为“神兵”。

张飞奉命来到巴西郡,打造保卫大后方的可靠屏障;而张A却奉命杀进此地,要来抢人。两位姓张的名将,即将施展本事较量一番。

后世的戏剧舞台上,张飞完全是粗线条的莽撞人模样,就像唱词中唱的,“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如果你以为张飞真的就是这副叫喳喳的模样,那就大错特错了。此刻的他,正在平心静气做临战之前的功课,因为他又得到进一步的军情密报:张A的大本营,就建立在宕渠县城西南方的蒙头、荡石一带。巴西郡的地理状况,张飞是早就摸透了的。一年前,张飞同诸葛亮、赵云一起从荆州进入益州增援刘备,但拿下江州义释严颜之后,他们就分头行动了。张飞独自向北,进攻的目标正是这巴西郡。紧接着他又出任巴西郡太守,一年来在辖区各地巡察,对此处的山川河流,包括张A建立大本营的蒙头、荡石,他又细细走了一遭。凭借对地理的熟悉,再加上沙场作战的丰富经验,张飞终于找准对方的软肋,从而有了一招制敌的胜算。

张A大本营的所在地,史书上叫做蒙头、荡石,后来叫做八魃剑位于现今四川省渠县的东北约三公里。此处地形极为奇特:渠江在这里,沿着顺时针方向,先是从北向南,然后又从南向北,绕了几乎是整整三百六十度的大圆环,最后形成一个开口小而腹部大的口袋形地区。这块口袋形的地区,现今叫做元渡坝,腹部是一片相对平坦的原野,东西最宽处大约3公里,南北最长处约3.3公里。狭窄的开口处,最宽只有500米左右,而陡峭的八魃剑就扼守在最窄的开口处。相传因连绵起伏的八座山峰,经常云雾蒙蒙,故而得名八鳌Mㄍ腹部的山间小路,崎岖而狭窄,悬崖峭壁,惊心动魄。

史书所说的蒙头、荡石,顾名思义,就是八魃阶钔怀龅耐凡浚以及山上有飞石动荡滚下来的地方。张A把大本营设在这里,意图何在呢?抢到的人成百上千,集中在哪里最好呢?这里四周是滔滔江河水,形成天然的隔离带。只需要把分批抢来的人,往口袋中一放,然后派重兵把开口处的对外通道卡死,不就行了吗?一言以蔽之,这是张A精心挑选的一处天然集中营。

但是在张飞眼里,这个集中营却有一个致命的软肋,就是粮食供应有严重问题。对方上万人马,深入我方地盘,至少有六百里之遥。军粮供应不上,只有就地去抢。如今又将大本营建立在蒙头、荡石所在的山上,到外面抢粮的通路,就只有北面一个方向,而东侧、西侧和南面,都被口袋形的滔滔江河水所阻断。如果张飞出动大军,把北面对外的通道牢牢堵死,不出一个月,张A就会缺粮断炊。而张飞的人马位于西北方二百里的阆中,能充分保障粮食供应。 张飞找准对方的软肋,立即付诸行动。他率领养精蓄锐多时的人马,来到张A的蒙头大营前面,占据有利地形建立起坚固的营垒,将对方向外的通道严密堵死;然后凭借深沟高垒,与对方打起军粮消耗战来。张A其实对这种情况是有所预料的,而且也有避险的方案:快进快退,抢够人以后尽快撤离。但是他却没料到,张飞行动更快,赶在前头挡住了自己。为今之计,只有向对方挑战,争取杀出一条退路了。可是,山下面的张飞很冷静,很淡定,任凭你叫喳喳怒吼大骂就是不主动应战。这一对峙,就对峙了五十多天。

五十多天之后,张飞估计,对方断粮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军心散了,体力垮了,火候也到了。于是他亲自指挥一支精锐军队,穿越茂密丛林,摸到对方建立在荡石的营寨,突然发起猛攻。将对方拦腰切成两段之后,张飞对张A所在的蒙头大营,进行前后夹击。面对张飞这一狠招,张A彻底受不住了。眼看对方的精兵猛将如同潮水一般从前后两边涌来,而自己的前后两段却无法相互支援,张A被迫抛弃胯下的宝马。在身边十几名侍卫的保护下,张A连滚带爬穿越丛林,溜出包围圈,狼狈逃回汉中。这一场大战,张飞大获全胜。

张飞之死与不朽

可惜的是,六年之后,张飞奉命动员一万精兵讨伐孙吴。出发前,被部将张达、范强刺杀。一代名将就以这样令人惋惜的方式结束了一生。

张飞的死因,史书说是他对身边违反军令的部将,进行了严厉的鞭打,惩罚之后却依然将他们留在身边。刘备曾经告诫他,这样做很危险。张飞却没在意,结果招来杀身之祸。前面已经说了,真实的张飞本来是一个深谋远虑的细心人,那么他为何又会有这样的粗疏和失误呢?

原来粗疏和失误,都源于他人性上的一个缺陷,即《张飞传》所说的“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此处的“君子”,是指社会的上层人物;而“小人”则是指社会的下层人物。由于对下层人物重视和关怀不够,才会对他们动用严厉的惩罚,而且还不认为这是多大的事儿,所以才会把受处罚的人员留在身边。张飞在事关国家的大事情上,处处都细心,所以取得了辉煌的成功;然而在他认为的小事情上却疏忽了,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由张飞开始打造的一道美丽风景线,至今还在。而且不仅存在,还被誉为有资格申请世界遗产的天下奇观。这就是现今四川省北部剑门关一带古蜀道上的精华路段――翠云廊。

一到这里,千年古蜀道的两旁全是高大挺拔的巨大柏树,树干巨大者,要几个人才能合抱。一片浓荫匝地,翠叶参天,绵延起伏,就像“绿色长城”蜿蜒伸向远方。哪怕是在烈日炎炎的酷暑,也会带来清新的空气和透身的凉爽。

这条古道最早修建于先秦时期,堪称西部中国第一条干线国道。它将巴蜀乃至西南地区,与中原王朝紧密连接起来,对古代中国的统一和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修建道路总会对自然生态造成一定的破坏,但这里却完全不然,反而通过长距离的绿化手段,很好地保护了沿途的生态环境。由官方出面组织,在这里大规模种植行道树,相传就始于张飞在附近的巴西郡担任太守之时。从此以后,历朝历代的地方官员和当地民众,都遵循张飞当初立下的规矩,不断种植柏树,严格保护柏树,官员换届时要把柏树的数量作为工作交接的重要内容之一。官民还亲切地称之为“张飞柏”,借此向这位注重环保、造福一方的父母官表达敬意。全盛时期,这条古道一度达到“三百里程十万树”的惊人规模。整个剑门蜀道,至今还有古柏将近8000株,总长近20公里。

多处纪念张飞的名胜古迹也流传至今,其中有两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处是安葬张飞遗体的墓园和祠庙,在四川阆中市古城之中,苍松翠柏,一片肃穆。第二处是重庆市云阳县张飞庙,相传是他头颅的安葬地。朱楼碧瓦,倒映在长江之上,最适合在此地把酒临风,抒发一番思古之幽情。

笔者曾多次带领海内外的学者和贵宾,到古蜀道上考察参观翠云廊的张飞柏。他们放眼眺望蜿蜒起伏的“绿色长城”之后都惊叹:这真是自然与人文有机结合,充分彰显“天人合一”中国哲学理念的天下奇观。笔者曾多次在树荫之下,抚摸巨大的树干深深感叹:单单就以这一流传后世、造福子孙的“绿色长城”而论,张飞就足以千古不朽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love in the world(爱的世界)
A Lifelong Career(一生的事业)
Timetime(时间,时间)
A Dream(梦想)
Success in Life(成功的人生)
Water(水)
A Shining Star(一颗闪亮的星)
Heavy Schoolwork(沉重的功课)
Time(时间)
Work and Play(工作和娱乐)
Do We Need Space Exploration(我们是否需要太空探索)
Shenzhou V(神舟五号)
Net Bar(网吧)
Chinas Pride(中国的骄傲)
Energy(能量)
青年亚文化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党校文化建设的四个支柱
窑变及其瓷业文化意义
浅谈独立学院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
论导生制在入党积极分子主动性培养教育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现状及建议
论东汉隐士的母子关系
新时期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评贝文·亚历山大的《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企业档案就要服务于当前经营和未来发展
试述科学的历史认识的形成
堆塑长颈瓶上“天门”探论
民国时期重庆市私立孤儿院研究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的传播机制
浅析医疗卫生单位文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鸭子和白兔请客》教学设计
《只听半句》教学设计
《鸭子和白兔请客》教学札记
《小猪画画》教学札记
《只听半句》教学设计
《小猪画画》教学设计
《鸭子和白兔请客》教学设计
《鸭子和白兔请客》教学设计
《小熊和小鹿》教学设计
《只听半句》教学设计
《小熊和小鹿》教学札记
《小猪画画》说课设计
《小猪画画》教学设计
《小猪画画》教学设计
《小熊和小鹿》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