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惊心动魄:中国空军百年史_惊心动魄:中国空军百年史文档下载_免费文档下载-查字典文档网

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惊心动魄:中国空军百年史

惊心动魄:中国空军百年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惊心动魄:中国空军百年史

2014 年11 月16 日,广东珠海,晨光中的中国空军运-9 运输机。

从国际政治的角度看,这一年还是两大阵营从冷战到热战的分界线。

这一年,在地球的西方,美国刚刚从柏林危机中缓过气来;在地球的东方,中国的内战还没有结束,新中国正准备一鼓作气解放台湾。

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突然爆发的战争把双方推向直接对抗的拳台。

在1950年,美国的概念意味着什么,谁都很清楚;新中国是什么概念,人们也一样清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生产了204400架各型作战飞机,这时正在对着堆积如山的战斗机、轰炸机发愁。

1950年10月,美国仅投入朝鲜战场的就有14个联队,1100架各型作战飞机。

而1949年11月中国空军成立时,作战飞机只有30架。1950年6月,中国空军的全部实力只有一个旅,1950年底投入战场的只有一个大队的十几架飞机。

美国大部分飞行员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手,平均有着2000小时以上的飞行时间,不少人还是王牌飞行员。

战争爆发时,当美国飞行员嚼着口香糖,追逐着地面行人开枪嬉戏的时候,衣衫褴褛的新中国飞行员,腿上绑着马蹄表,正在教官的指导下,在破烂不堪的教练机中练习最基本的飞行动作。中国飞行员普遍不到100小时的飞行纪录,在喷气式飞机上的飞行时间更短,只有十几个小时,很多人没有进行过空战训练。

中国飞行员不仅可以一再击落美国的双料王牌,还可以进行200架以上的大机群空战。而且,在学习苏军的基础上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如“积蓄力量,选择时机,集中使用”的方针,“一层多域四四制”的战术等。

美军惊呼“在和一个厉害而熟练的对手作战”,中国几乎“一夜之间,成为一个世界空军强国”!

刀光剑影的战场成了历练雄鹰的摇篮。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从零开始一步登天,这是20世纪战争史上的奇迹。

中国空军在战胜强大对手的同时,也战胜了自身的缺陷和难以想象的困难。光荣因此有了不同寻常的含义。

这个一鸣惊人的奇迹,像耀眼的礼花一样闪亮在历史的天空中。不仅因为双方实力悬殊绝无仅有,还因为奇迹的创造者,是在一张近乎空白的基础上创造的。

历史的轰鸣

中国于1913年开始将飞机用于军事。当时蒙古发生动乱,北洋政府派出一架飞机到多伦侦察,同时也是示威。从未见过飞机的蒙古叛军,将飞机视为“神鸟”,惊恐万状落荒而逃。中国军队首次将飞机用于军事的时间只比意大利晚了两年,但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

第一次空袭行动发生在1914年4月,北洋政府对白朗起义军的镇压。白朗军威盛时,曾席卷河南、湖北、安徽,使袁世凯大为恐慌。于是,刚成立不久的南苑航空学校派上用场。校长秦国镛亲率4架飞机轰炸白朗军。由于飞机悬挂的“花瓶”、“竹筒”炸弹只有5 千克,且命中率极低,轰炸只取得了无法评估的可疑效果。

1917年6月,张勋率5000“辫子兵”进京,导演出一幕拥戴废帝复辟的闹剧。段祺瑞立即成立“讨逆军”,命令轰炸辫子兵。3人驾驶3机,各在丰台辫子兵营、南河沿张勋住宅和紫禁城乾清殿投下一枚小炸弹。第一枚落在隆宗门外,炸伤一名轿夫;第二枚落在御花园,炸毁了水池的一角;第三枚没有响,落在西长安街隆福门的瓦檐上,把聚在那里赌钱的太监吓个半死。

在一战打到高潮,空军雏形初现的1917年,描述这段历史无疑是贻笑大方,但这就是中国当时的现状。

与四分五裂的政治现实相对应,中国所谓的空军也四分五裂地分散在各地军阀手中。飞机型号不一,人员良莠不齐,部署分散随意,理论无从谈起,质差、量少。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最大的一支空军――东北军空军的100多架飞机完完整整地被日军俘虏。

2月26日,中国空军又与日军连战两场,均以失败告终。尤其北上助战的广东航空队,飞机性能明显逊敌,南京政府见势头不好,遂电令全部机队撤至安徽蚌埠。7天以后,19 路军被迫撤退。

中国空军的第一次战役就此画上悲痛的一笔。

将帅不才,累死三军。领导者的决策失误从来都是要他的人民以生命作为代价来弥补的。大战在即,中国用以面对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只有305架陈旧的飞机。

1937年8月13日,上海地面战斗全面展开。14时,中国航空委员会在南京下达了《空军作战命令第一号》。

8月14日凌晨,近50架飞机奉命出击。这是自卢沟桥事变以来,中国空军首次出动。 这一天是台风天气。狂风暴雨中,飞行员驾驶着没有座舱盖的轰炸机,扑向日军的军舰和地面目标。在东海游弋的日军航母,由于台风不能起飞舰载机,眼看着中国飞机全胜而归。

这第一天的突击,是中国空军在整个抗战中单独出动规模最大、所获战果最大的一次,击沉、击伤敌舰各一艘。但这唯一的一次好运立即便结束了。

11月11日,上海陷落。

3个月中,日机损失200余架,但中国空军却消耗殆尽。

12月4日拂晓,一架中国飞机飞临南京上空。

这是整个战场中国空军最后一架作战飞机。它成了南京全部中国军队的眼睛,起飞不久就发现宣城方向有一条蠕动的“黄蛇”。

中国空军的最后一架飞机――也是全部的飞机,向着那条“黄蛇”扑去!

当这架飞机飞离南京时,它看到秦淮河原本绿色的河水已经染成了鲜红……

据日本战史记载,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一架日本的“九六”式重轰炸机,像一架悠闲的客机,从容地落在南昌青云浦机场。

日本飞行员跨过枯草,拔起随风摇曳的跑道旗放进衣兜。然后对着空空荡荡的停机坪撒了一泡尿,不慌不忙地飞走了。他以这种恶作剧的方式宣布:中国没有飞机了。

抗战爆发不到半年,中国空军就已经成了真正的“空”军。

危难时刻,苏联伸出了援手。

一支被称为“飞虎队”的美国志愿航空队也接着来到。

就军事意义而言,苏、美两国飞行员的战绩是象征性的。

在美国杜立特中校轰炸东京之前,中国也曾派一架飞机到过那里,但只是撒下了一地传单。

这个数字还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他大国几个王牌飞行员的战绩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有参战的大国中,中国空军于战争的军事贡献最小。8年中,中国空军既没有实施过一次像样的战略轰炸,更没有进行过对地面部队的进攻支援,只有悲壮而英勇的故事让后人仰天长叹。

奇迹的创造者

中国空军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乏善可陈,也使中国军队与现代战争擦肩而过。新中国空军从旧中国空军那里继承下来的“遗产”,只是几架缺油少弹的破烂飞机。

1955 年2 月8 日,美军海军陆战队协助浙江大陈岛居民撤退登艇。1955 年1 月18 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一江山岛、大陈岛,国民党军仓皇撤退,并寻求美国的“保护”。

中国迅速崛起的庞大空军,就是根据这些经验教训建立起来的。

中国空军进行了近千次空中格斗,但只进行了一次空中进攻。当中国飞行员的格斗技术足以把美军双料王牌击落的时候,中国空军空中进攻还显得十分幼稚。

中国空军继第一次突袭大小和岛得手之后,第二次居然还使用同一方案,而且还没有第一次协同处理得好,导致损失惨重。

朝鲜战争结束以后,中国军队参照那唯一的一次空中进攻的经验,在东南一个小岛上打了一次极其漂亮的陆海空三军协同的小战役。

战役虽小,气魄却大。

位于浙江海门台州湾东南的一江山岛,小如弹丸。但这粒“弹丸”却非同小可。全岛不足两平方公里,却布有国民党千余重兵,各种攻防器具齐全。

浙东前指(中央军委浙东前线指挥部的简称――编者注)决定首先打掉大陈岛的蒋军大型战舰,夺取战区制海权。

1954年11月1日11时30分,华东空军出动41架各型战机突袭大陈。地面雷达、高炮悉数被毁,蒋军战舰却在轰炸机的失误中侥幸逃走。

11月14日夜,解放军海军雷达发现蒋军“太平”号护卫舰。3艘鱼雷艇迅速赶到。轰鸣的马达声惊醒了“太平”号官兵,被空袭吓破胆的舰长忙命大小舰炮一齐对空开火。解放军海军6 枚鱼雷齐放,将“太平”号彻底送入“液体的太平间”。这也许是世界海战史上唯一一艘丧身于极度对空恐惧的舰艇。

1955年1月10日,浙东沿海狂风骤起,惊涛怒卷。在海上“漂泊”多日的“中权”和“太和”悄悄锚进大陈,想过几天安全的日子。谁都知道,这样的天气是不适合飞行的。

但是,解放军的飞机却迎着狂风起飞了。

28 架图-2轰炸机,在8架歼击机的护航下,飞抵大陈岛。

排水量4000吨的“中权”号坦克登陆舰和“太和”护卫驱逐舰来不及收回铁锚就沉入了海底。

由于台湾方面始终不敢派飞机支援,大陆空军轻松夺得制海权。

现在轮到一江山了。

1955年1月18日凌晨4时11分,第一批歼击机出动,掩护登陆部队登舰起航。米格-15 像高傲的雄鹰一样警惕地注视着台湾方向。

台湾方向毫无动静。

7时40分,27架图-2轰炸机起飞,8架拉-11护航,直取一江山。

8时整,随着带队副师长张伟良一声令下,一枚枚炸弹落向地堡、掩蔽部、炮兵阵地和战壕。蒋军士兵终于体会到当年解放军士兵面对天空的滋味。

接着是远程重炮。再接着是100艘登陆舰队,劈波斩浪而来。 14时30分,登陆部队冲上滩头。残存火力点和零星炮火疯狂扫射。这是以往登陆战最关键的时期,也是伤亡最重的时刻。但那是空军参战以前的事了。解放军强击机赶来了――伊尔-10巨大的俯冲啸鸣声撕心裂肺,惊得蒋军四散奔逃。大威力的航空机枪射杀残兵让人想起“秋风扫落叶”般的酣畅。

国民党防卫一江山的突击大队长王辅弼被俘后仍心有余悸:“部队完全失去指挥……我们躲在防空洞里,外边死了多少人,发生了什么情况都不知道……”

解放军历史上首次陆、海、空联合渡海登陆作战,不到3小时即告结束,全歼敌守备司令以下1086人,其中击毙519人,无一漏网。

毛泽东看到来自浙东前线的电报后,连说:“好,打得好!三军都打得好,看来要打现代战争,就不能没有空军、海军这两个东西,这是好东西,是我们的宝贝哟!”他沉吟片刻,又笑着对周恩来说:“嗯,以前我有句话叫零敲牛皮糖,我看哪,今天该把‘零敲牛皮糖’改为‘火烧牛皮糖’了。”

3天后,张爱萍将军乘登陆艇踏上一江山岛,面对浩茫海天,诗兴大发,赋《沁园春》一阕:

东海风光,寥廓蓝天,涛涛碧浪。看骑鲸蹈海,风驰虎跃;雄鹰猎猎,雷击龙翔;雄师易统,戎机难觅,陆海空直捣金汤,锐难当。望大陈列岛,火海汪洋。料得帅骇军慌,凭一纸空文岂能防。忆昔诺曼底,西西里岛,冲绳大战,何须鼓簧。‘固若磐石’,陡崖峭壁,首战奏凯震八荒。英雄赞,似西湖竞渡,初试锋芒。

小小一江山,俨然诺曼底。

美国合众社说:“中共第一次陆海空军联合作战,是经过周密策划的,而且执行得很好。今后中共的军队将是一支可怕的力量。”

中国空军一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也使整个中国军队的形象在世界面前焕然一新。

发展滞缓期

其二是空空导弹、空地导弹、激光等精确制导武器的广泛使用,显著提高了空中力量进行空中作战和对地作战的能力;格斗在空中作战中的比重急剧下降。

其三是空中预警指挥机、空中加油机、电子战飞机等专用机种的装备和使用,提高了空中力量进行合同作战的能力。空中进攻集群化。空中力量的这次质变得到了越南战争最后阶段作战和第三次中东战争的验证。

歼击机被认为是华而不实的奢侈品。20世纪60年代美国战术空军拥有的5000架战斗机中,歼击轰炸机占了88%;70年代末,苏联前线航空兵4500架战斗机中,歼击轰炸机占了60%以上。由于现代歼击轰炸机的有些能力已超过原来的战略轰炸机,能在无歼击机掩护的情况下独自作战,又具有和歼击机相近的机动性和全天候作战能力,攻防兼具,此后,各国基本上不再研制专门的歼击机。

到1971年,中国空军发展到50个航空兵师,歼击机师达到35个。无论是主战装备,还是作战理论,中国空军都已经落在世界后面。

其实,说中国空军没有自己独立的作战理论更贴切。

朝鲜战争之后,中国又进行了四次边境自卫反击战,三次陆上,一次海上。陆上的, 中国全部是由陆军进行的;海上的,是由海军进行的。

真正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空军坚守着不打第一枪的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彼不来,此不往。自始至终,作壁上观。

整个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新中国历史上战略环境最恶劣的时代。国家四面受敌,军队枕戈待旦,是空军防御原则绝对化的一个外因。

但同样是四面受敌,同样是枕戈待旦,同样是坚守防御战略,1967年的以色列以先发制人的空中打击,6天之中把一场巨大的战争威胁粉碎在地面。

关键在观念。

观念的守旧,窒息一切创新的可能。

新时代的腾飞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争规模仅次于朝鲜战争,中国空军也派出了大批作战飞机,但只是进行边境巡逻,自始至终没有参战,据说是因为对方没有起飞飞机挑衅。

1979年的这场战争,因此打成一场经典的拿破仑时代的运动战和阵地战。

中国军队的思维还停留在单维空间。地面就是地面,天空就是天空。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战场就已经是立体化、一体化,但是中国军队从未有过这样的经验。小小的一江山,由于它的小,而被军事理论家们遗忘成一缕光荣的云烟。

20世纪80年代,当中国打开国门对外开放,中国空军也同时放眼全球的时候,它发现,它是全球大国中唯一的一支国土防空型的空军,除了飞机性能的变化,一切都和朝鲜战争时代类似。 从观念到体制,从理论到训练,一切都停滞着。

当世界空军已在依据飞机特点,编组预警机、战斗机、轰炸机、加油机、电子战飞机、运输机、攻击机、歼击轰炸机、侦察机等空中进攻集群时,中国空军还被分成相同的方块,挂在陆军军区的编制下。

它还在想着防御防御再防御的时候,空中力量在世界各地的战场上展现出来的威力和效果都是攻击攻击再攻击。

它还在想着空战,夺取局部制空权的时候,空袭已经成为世界空中进攻的主导样式。

它还在想着以支援为主,辅助陆军进攻的时候,空地一体联合作战的理论已经在世界最强大的军队中发展成熟。

它还在想着火力战的时候,电子战和信息战已经开始成为空中战争的主宰。

当它意识到空地是一个立体化的战场的时候,战场已经扩展到太空和电子空间,并向着无限大和无限小的方向继续延伸。

喊了多少年“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突然觉得应该反过来说。

正像刻舟求剑的故事所表达的,谁都不能永远停在历史里。

当中国空军睁开眼睛发现它错过一次世界空军质变的时期时,世界空军的第二次质变正在来到。

1981年6月的一天黄昏,美国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的托诺帕试验场的灯光一齐熄灭。接着,一座神秘的机库慢慢打开,一架黑幽幽蝙蝠状的飞行器悄无声息地滑出,又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黑暗之中。这次仲夏夜里神秘的飞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91年,F-117一马当先, 第一个把炸弹投到萨达姆的总统府……

据悉美国空军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F-22已经列装。2001年10月,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军火合同――4000亿美元的隐身联合攻击机生产计划已签订。

美国空军在2010年实现主战飞机隐身化已是确定无疑的事。这当然不应该看作是美国自己的事。隐身飞机的问世和使用,标志着航空史上隐身阶段的来临。这是又一座崭新的里程碑。未来战争的深刻巨变在悄悄地孕育之中。

如果说空军的第一次质变,揭示出来的趋势是,近距格斗已渐渐被超视距格斗取代的话,第二次质变则明显昭示着空战正在被空袭所取代。1991年以后的战争,空战几乎销声匿迹。

如果把空中格斗看成是肉搏的话,现代空军不仅有了用长枪杀死对方的手段,还有了一枪击中对方头颅的技术。

实际上,现代空中进攻的实质就是不再进行肉搏,而求一枪击中对方头颅。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所有较大规模的战争,全部是一边倒的进攻者胜,防御者败。原因之一就是防御者首先被击中了头颅,而失去了肉搏的资格和机会。

历史把中国空军又一次推到50年前一样的紧急关头。

历史会让中国空军再一次一鸣惊人、惊天动地吗?

中国空军的又一个历史机遇来临了。

党中央站在国家大战略的高度,提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攻防兼备的人民空军。这一指示既赋予空军以新的使命,也指明了空军发展的方向;既顺应了世界军事革命的潮流,也与现实的国情、国力相适应。相对于一直在“防”字上停留了半个世纪的空军而言,这一变革无疑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落实党中央新世纪空军建军思想,中国空军就必须在思想观念、主战方式、体制编制、指挥体系、武器装备、人员训练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变革和创新。

50年前大敌压境,中国空军在陆军基础上闪电般地组建航空兵,一步跨越螺旋桨时代,直接进入喷气式时代,在毫无经验可循的情况下,不畏强敌,敢打敢胜;今天,当新时代的挑战摆在面前,中国空军依然能够战胜困难,再创辉煌!

百年中国空军的历程,是一个苦难民族的长梦。

新中国空军50年的发展,是中华民族首次展开它腾飞的翅膀。

新的世纪,这双巨大而腾飞的翅膀,一定能负载起民族的希望,一飞冲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There Should Be No Little Emperors(不应该做“
Where Did the Bird Fly?(哪儿来的鸟飞翔?)
Advertisements(广告)
How to Get Along Well with Others(怎样与人相处
My View on Job-Hopping(我对“跳槽”现象的看法)
Looking for Mum(找妈妈)
Job Investigating(就业调查)
Science of Farming(农业科学)
Health Is More Important(健康更重要)
No Breakfast, No Good(不吃早餐不好)
The Way to Stay Healthy(保持健康的方法)
The Cause of fire(火灾原因)
Our Taiwan(我们台湾)
Getting up Early ts a Good Habit(早起是个好习惯
One instructive day(有启发的一天)
“命定”与“变命”:明代士人命运观
大学生校外租房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的人文关怀与图书馆管理理念分析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中国梦与群众路线的有效融合
浅析功利主义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丁谓与《天香传》
研究民办高校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新途径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推动煤矿企业共青团工作全面发展
网络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模式分析
拨开迷雾初见曙光
以“五项修炼”构建煤炭企业学习型党组织
《枫桥夜泊》三种英译本对比研究
读物小札:吕师孟夫妇墓出土金银器细读
“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七省联展”形式设计综述
《快乐的小青蛙》教学札记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咕咚》教学札记
《只听半句》教学札记
《登鹳雀楼》教材理解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快乐的小青蛙》教学设计
《蝴蝶花》教学设计
《登鹳雀楼》片断赏析
《咕咚》教学设计
《咕咚》教学设计
《咕咚》课文
《咕咚》教学设计
《登鹳雀楼》问题探讨
《咕咚》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