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吴正宪 从小学课堂走向人民大会堂

吴正宪 从小学课堂走向人民大会堂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05

吴正宪 从小学课堂走向人民大会堂

“我就是一个多年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45年从事儿童教育到教师教育,其中25年做小学老师、班主任、教数学、语文。20年做教研员、培训教师,最大的‘官’就是做到了教研室组长。我做了一辈子小学老师,从一名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研究者,到成为一名人民的‘代言人’。”

面对记者,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委员、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吴正宪坦言,这一过程,其实她并没想到,“有兴奋,有激动,但更多的是压力,是‘一个人失语就意味着67万人缺席’的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人大代表,我会认真履职,为百姓说话,为国家教育发展建言献策,争取不负众望。”。

对于教育界人士而言,吴正宪可谓是基础教育领域特别是数学教学的资深名师,以快乐课堂为核心的“吴正宪教学法”更是风靡多地中小学课堂。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前,除了老师,她还常被称为“吴委员”。10多年北京区、市两级政协委员、常委生涯中,吴正宪富有感情的观察、不失理性的见解和敢想敢言的执着,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做小学教师 她是孩子们最喜爱和爱戴的老师

每天从早忙到晚的吴正宪终于在参加完调研之后,挤出时间接受了记者的专访。眼前的吴正宪笑容可掬、亲切和蔼,快人快语。她告诉记者,在学生时代,她就有“小老师”的绰号。

绰号来自吴正宪的成长经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刚读初中的吴正宪就曾经登上讲台,为全区讲过数学观摩课《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听课的一位专家断言“这孩子是做教师的料”。

1970年7月,未满16周岁的吴正宪从北京108中学初中毕业。在学校表现出色的吴正宪,因为班主任马惠玲老师的全力推荐,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这个脸上还挂着稚气、小学五年级时就萌发了当教师理想的小姑娘,既兴奋又惋惜地在日记中写道:“当我的一只脚刚刚踏进青春的门槛,另一只脚还流连于做学生的纯真时,就已经开始承担起成人的重任。我多么希望还能在求学的征途上继续学习深造,汲取营养。”尽管上大学深造的梦想未能实现,吴正宪却格外珍惜当老师的机会,暗暗在心中立下了“为千千万万的孩子们带去幸福和快乐”的大志愿。

为了弥补自己学历低的不足,尽早胜任教师这个职业,吴正宪为自己制定了约法三章:要敢于吃别人不愿吃的苦头,要乐于花别人不愿意花的时间,要敢于下别人不愿下的苦功。

通读《中国通史》、一字一句亲手抄写《唐诗三百首》……一个又一个夜晚,当同龄女孩子享受花季时,吴正宪却伴着孤灯苦读。“尽管搬了好多次家,可是那一尺多高的手抄本我一直舍不得丢。因为这些东西一直是激励我不断学习的动力。”回忆这段日子,吴正宪十分动情。

大量的阅读,勤奋的学习,为成就今天一代小学数学名师吴正宪打下了厚重的人文底色。

机会总是垂青时刻准备着的人。1978年,吴正宪被选送到北京第一师范学校深造,圆了系统学习的梦想。1980年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北京市崇文区锦绣街小学。校方找她谈话,现在学校数学老师很缺,下学期从教语文改教数学吧。她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我在台灯下认真演算着数学题,凡是要求学生发散思维、一题多解的题目,我首先从自己做起;遇到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中的高难度题目,我就一张张草稿纸地演算,草纸摞起来比写字台还要高。当时《人民教育》发表的329道小学教师自测题,我只用几个晚上便全部完成了。我还精心整理了《小题库》、《难题辨析》、《思维训练》、《趣味数学》、《教海拾贝》等二十余本学习笔记。就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我攻下了第一关――教材关,为提高数学素养奠定了基础。”回忆自己最初走上数学教学岗位的情景,吴正宪记忆犹新。

多年来,她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从“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到“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四步曲”,吴正宪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她的数学教学被称作“爱与美的旋律”。

2008年,吴正宪提出了符合儿童认知需要和心理特点的“既有营养又好吃”的数学教育理念。即强调数学教师应该坚持向儿童提供符合其心理特征和能力水平的数学教育,促进儿童终身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以及科学的探究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要提供符合儿童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实现“营养”又 “好吃”的双重价值追求,使儿童真心爱上数学,实现“乐学、爱学、学会、会学”的良性循环。最终吴正宪提出了“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的全面育人目标。《吴正宪创设儿童喜爱的数学课堂实践研究》分别荣获北京市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首届课程改革成果一等奖。

做教研员

她是教师们尊重信赖的教研员

她是北京“吴正宪数学教师工作站”的领军人,她以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学艺术影响引领基层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带出了一批批优秀的骨干教师队伍,在北京乃至全国产生良好影响。

她创新教师团队研修机制,提供了新课程下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建设方式的变革范例。作为老师的老师,她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几年来她团队的队员已经有20余位成为北京市特级教师。每当提起此事时,吴老师总是说主要是团员及基层学校的努力。

吴正宪曾在国际数学研讨会上代表中国教师宣读论文,被译成英文在国际上交流;她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录制了教学片,中国教育台在《名师讲坛》中播放了她的个人专辑;她作为北京市特级教师代表,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与院士同台为来自全国的一千多名师生代表进行现场交流;她曾作为教育部专家组成员参加了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及2I世纪实验数学教材的审定工作;她在海峡两岸研讨会上做了学术报告,代表中国教师在英国进行学术交流,受到专家及教师的一致好评。她已独立完成近百万字的四本数学专著,吴正宪的课堂教学及论文多次获全国、市、区优秀奖,在中国小学数学界产生较大影响。她主持的课题分别获教育部国家级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科研成果一等奖。她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政府“人民教师奖”、“北京教科院职业道德标兵”等称号。在全国,吴正宪拥有千千万万的教师粉丝。

作为人大代表,

她认真履职,为百姓说话

2013年,是吴正宪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一年。她是来自北京基础教育系统的基层教师代表。深知作为人大代表,肩上又多了一份重任。

这两年来,她更忙了,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要进行深入的调研,可以用马不停蹄来形容。每一项议案背后都要有扎实的调研为基础。她的工作需要经常到基层做教研、督导。这也成为了她深入基层,了解民生的重要途径。此外,她还随全国人大、教育部国家督学到部分省市进行调研及督导检查,参加了人大专项调研。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让她开阔了眼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教育、看民生、看社会、看发展……

在广泛调研中,吴正宪深切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她深刻认识到,要做一名合格的代表,在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之余,更要为大家服务,替人民说话,为人民办事,传递人民的声音,这样的建议才能更有力量。

作为新代表,让吴正宪颇为意外的是,自己被安排参加北京团的媒体见面会。 “我觉得很多市领导都在,应该问我的不多吧?面对记者的问题该如果回答?”刚接到任务时,她心里忍不住打鼓。

岂料很快就有记者抛出问题:给学生减负了减这么多年,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是为什么?“我一开始很紧张,但很快平静下来,这是我了解的问题,我做了大量的调研,了解学生、家长真实感受,对这个我有发言权啊。”

《吴正宪代表:如果孩子连做梦的时间都没有又怎能实现梦想》《吴正宪代表:换个角度看减负》……她朴实而生动的回答立即被媒体高度关注,并在社会上引发广泛讨论。

让吴正宪感动的是,当年的班主任立即发来短信:正宪,看到了你在人代会上的发言,很为你高兴。“还有学生、同事,许久不联系的老同学、老街坊,都打电话发信息,说这个提得好给你点赞,这个还可以怎么提,那个还应该再研究。”在吴正宪看来,这充分说明大家都在关注全国两会,对人大代表的履职抱有很高期待。

2015年的两会,吴正宪说自己还会关注残疾学生、特殊儿童的问题,她正在做调研。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减轻学生负担问题、老年社会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学,应该建立老年大学,让老年人过有品味的老年生活。这些问题她都会持续关注。

吴正宪认为,代表履职,是一个可以向他人学习并不断督促自己学习的过程。与其他平台相比,人大代表的一言一行要更加严谨,要经得起推敲,时刻接受社会的监督。

她对记者说,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是她的“大靠山”,两会前,她会就关注的问题咨询请教各中心专家,共同研究,使问题更有专业保证。同时,到北京区县及外地进行大量调查,掌握真实情况,“大家大都很配合支持我,而且遇到问题我也不回避,代表提建议不是为了让个别人满意,而是为了百姓的利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新来的老师
我的帅爸爸
我的懒虫爸爸
回忆童年钓龙虾
胆小的我作文
精灵的小表妹
我的妹妹
我的周老师
没有蛋糕的生日
未来的我
一件有趣的事
我的妹妹
爱哭鼻子的弟弟
我被同学欺负了
深山中的看林人
思想碎片拾零
人不是一瞬间变老的
“饿”一点你才知道你是谁
需要教的孩子没出息
麦田里的少年
父亲的样子
曾老语惊天上人――读《平生六记》
苦难被战胜了才是财富
爱因斯坦奇迹年
必先正名 2015年4期
一个日本孩子眼中的“经典”
在地图上飞行
讽刺微小说四则
心灵的拷问
蔷薇叶子 2015年2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五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三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背影》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之美》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二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