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清前期满城修建研究

清前期满城修建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8

清前期满城修建研究

[摘 要]清朝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在全国采取八旗驻防政策进行统治,满城便是在构建八旗驻防的过程逐渐建立的,本文从满城的含义、满城构建的形式、满城构建的特点三个方面论述了只有在清朝才出现的建筑。满城对清朝的统治产生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满城;八旗驻防

一、满城含义的界定

清初统治的重要策略就是在全国各地建立八旗驻防,满城是在建立八旗驻防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清军入关后,为控制国内复杂政治军事局面,在各地派遣八旗军队驻防。驻防的八旗成员以满洲、蒙古、汉军八旗为主,兼有少数其他民族。为保持满族的血统与原有习俗,驻防地筑有城墙或界堆与当地居民相分离,形成隔离性城池――“满城”。由于东北地区为满洲起源地,旗民、满汉没有明显的区分,驻防城不再称满城。

另一种以驻防官员的官级为标准判断满城。满城的最高驻防官员一般在正三品以上,涉及将军、副都统、城守尉、参赞、办事、领队大臣等,而防守尉以下官员驻防的城池一般不具有满城的特征,这样的驻防城池清政府也没有将其视为满城。另一方面,只有八旗满洲官兵单独驻守或与八旗蒙古军、八旗汉军共同防卫的驻防城才被称为满城。

二、满城构建情况

(一)城中满城

1.依助旧址兴建满城

清前期修建的满城大多借助旧址或者是另建,如同京师、成都满城等都是建于大城之中。以京师和西安满城为例简要介绍以旧址修建满城的情况。

清军入关后,将京师内城划为旗人居住区,将原有汉人迁徙到南城(即外城)。“顺治五年,限令原住内城的汉族官民一律于年底以前,全部迁至外城,不得拖延。其在内城原有住房或卖与旗人”。(1)

西安满城,是清军入关后最早集结重兵的地方。它于“顺治六年改建,周二千六百三十丈,为十四里六分零,东西距七百四十丈,为四里二分零,南北距五百七十五丈,为三里一分零。门五,东仍长乐,西南因钟楼,西北曰新城,南曰端礼,西曰西华。东门借用大城东门,西南门借用钟楼东门洞,另外三门为新建之门。”(2)

2.城中另建的满城

清初修建的满城大多数还是在城内选择一个地址加以修建满城。如太原、杭州、荆州等满城。以山西、荆州满城为例,“顺治六年,于山西太原设正蓝、镶蓝二旗满、蒙驻防兵”。(3)但是随着朝廷对太原派遣的士兵不断增加,于是搬城西南。

康熙二十二年,开始在荆州驻防。其范围:“自南纪门东,迤远安门,西缭以长垣。”其规模:“周二千四百七十丈。计十七里三分。东西径七里三分。南北系纵三里七分。”城墙“高二丈六尺余,有两座门:一曰新门,一曰北新门。”(4)

(二)城外新建的满城

雍正以后所建的满城,多在大城之外另选址修建。比如宁夏满城、青州满城、凉州等满城。

乾隆时期,考虑到军事政治稳定,在中国西北部地区修建了一批满城,它们位于大城之外,拥有御赐独立城名,在全国众多满城中独辟蹊径,被称之为新兴之城。

三、满城构建特点

(一)出于政治军事、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等综合因素考虑

首先,满城是清代军事驻防发展的产物。1644年入关,随着全国的统一,清朝统治者连续派八旗兵驻防于全国各地要塞。具有突出、鲜明的军事性质。

其次,满城驻守是八旗官兵,担负着重要的军事防卫使命。据史书载:“山西太原驻防,分府城西南隅为满城……甲兵五百名内。”太原满城八旗甲兵驻扎防守数量之多,同时看出满城构建确实是清代军事驻防发展的产物。

(二)满城设施齐全

满城建有宽厚的城墙,但各地城墙的材质以及厚度又略有不同。据史料记载,同治三年对杭州满城修建时,“缩版筑土为垣,以补毁缺,上覆瓦,避风雨。其旧存之砖筑者,屹立巍峨,或数丈或数十丈,犹巩固如昔。”由此看出,同治以前,杭州满城为砖墙,同治以后为土砖混合。(6)

从城墙高厚来看,各地满城间差异较大。城墙最高高者约二丈多,如江宁满城“高二丈五尺五寸”,绥远城“高二丈又四尺”,成都“高一丈三尺八寸”。(7)

满城同样建有城门,城楼。各地满城城门数量不一,如太原“满洲城”仅于北面修了一座城门;青州、宁夏、绥远、巩宁、惠远满城为四座城。城外新建满城多有护城河,少数位于府城之内的满城沿用明代遗留的护城河。

(三)满城的精心规划与周密安排

一般情况下,如果想修建满城,先由官员向上申报,经朝廷批准后方能筑造。批准之后,地方官员又需详细勘查地形,选择适合城址进行督建。如青州满城的修建,雍正帝派河东总督田文镜赴山东登莱胶州一带勘查,议设满洲水师。田文镜提出在青州府城外的东阳古城旧址建立驻防城,但为避免八旗兵丁与当地民人互相干扰,最终定于府城北五华里。(8)

综上我们可以从满城的城名,满城修建布局看出满城在清朝主要用于军事防驻,是清对各地统治的工具,满城同时也是旗人生活居住区,这样可以保证旗人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对于保留满族优秀文化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2]赵尔巽.清史稿第十四册[M].上海中华书局1976:76

[3]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33).

[4]吴宏岐史红帅.关于清代西安城内满城和南城的若干问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3).

[5]黄平.清代满城的修建与特点[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2012观后感
读《愧对感恩》有感
读《回忆鲁迅先生》有感
惬意在哪里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读《荷塘月色》有感
读《匆匆》有感
读《生命不打草稿》有感
读《哈利波特》有感
真爱的体现
《海伦凯勒》读后感
读《灯光》有感
读《一百分的谎言》后感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后有感
爱的零距离
咦,看那朵雪花
当我写下CDZ
被刻下的名字
森林之夜 2014年7期
读你以前的信
丁香花哟,你给我一个梦
花朵在燃烧
夜色中的列车
心灵的忏悔
不知为什么
爱,随着一群夜鸟飞起(外一首)
丁香花开 2014年7期
雅安,我们和你在一起
于天地之外
好汉查理(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掌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我不能失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妈妈的帐单(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给予树(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亡羊补牢》(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燕子(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