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19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

摘要:道德激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制,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营造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营造当代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激励全过程,树立新原则,采取新方法,建设新机制,形成新氛围,从而提高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实效性。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道德激励 新常态

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稳定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道德激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制,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营造当代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增强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实效性。

1 核心价植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基本内涵

要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的道德激励常态,首先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指针,也是开展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根本导向。它决定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性质、方向、标准,也决定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效果和成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提炼和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道德评价的最高价值标准。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为道德评价和道德激励确定了根本的价值导向和标准。

大学生道德激励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大学生道德激励,是指高校教育工作者在一定价值观引导下,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去引领、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需要和动机,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发生的活动。大学生道德激励的主体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都是大学生道德激励的主体,其中,高校教师是最主要的激励主体;大学生是道德激励的客体或对象;激发大学生道德需要和道德动机,引领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发生,塑造大学生理想的道德人格,是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根本任务。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根本价值标准,也是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学生道德激励包括正向激励(鼓励)和逆向激励(约束)两大类,道德奖励和道德惩罚是大学生道德激励的两种基本形式;[2]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方法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目标激励法、过程激励法、结果激励和榜样激励法等四大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是相对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而言的。我国高校在长期发展中,通过评定“三好学生”、发放奖学金、处罚违规违纪学生等方式,形成了一整套传统的道德激励模式,曾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文化转型,价值多元和文化多样使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受到极大的冲击,出现了许多反道德激励现象,导致部分大学生道德滑坡、道德迷茫、道德失范、道德冷漠。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营造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增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实效性。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激励新常态,是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全过程,并把它作为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根本价值标准、根本价值取向、根本价值动力。在多元文化和价值的道德生态环境中,进一步明确道德激励目标,把握道德激励标准,遵循道德激励规律,创新道德激励的方法,完善道德激励机制,使核心价值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现代化、经常化、制度化、长效化。

2 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的主要特点

2.1 道德价值导向一元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转型,呈现文化多样和价值多元的格局。文化多样和价值多元必然引起社会文化冲突和价值冲突,这种文化和价值冲突又不可避免地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起部分大学生道德目标迷茫、道德标准模糊、价值取向错乱、道德行为失范,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效果。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元导向,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和传统封建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在大学生道德激励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标准和动力,把握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正确方向。

2.2 道德评价标准先进性。道德评价是道德激励的题中之义,也是道德激励的中心环节。在道德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确立先进的道德评价标准至关重要。《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对我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各方面都规定了具体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这些具体的道德标准可以看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这些具体的道德标准的高度凝炼,是最先进最根本的道德评价标准,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最高价值标准,才能营造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新常态。

2.3 道德激励模式的现代性。大学生道德激励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制和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服从和服务于高校校园治理的大局。高校校园治理现代化是一股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在高校校园治理现代化的潮流中,大学生道德激励也必须实现现代化。所谓大学生道德激励现代化,是指大学生道德激励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化过程,包括大学生道德激励理念、内容、形式、方法的现代化,概言之,是指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的现代化。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是由激励理念、激励内容、激励形式、激励方法等要素有机结合而构成。实现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现代化,首先,要实现道德激励理念的现代化,树立“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激励新理念;其次,要实现道德激励内容的现代化,实现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的综合激励;再次,要实现道德激励形式现代化,形成自上而下激励、自下而上激励、平行激励相结合的立体激励形式;最后,要实现道德激励方法的现代化。通过目标激励、过程激励、结果激励、榜样激励等多种现代道德激励方法,提高道德激励的实效性。 2.4 道德激励机制的长效性。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具有不稳定性、短效性、不确定性等弊端,要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必须构建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有效机制。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大学生道德激励制度,以科学的法规和制度来规范大学生道德激励活动,使之具有规范性、科学性、稳定性;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道德激励全过程,把目标激励、过程激励、结果激励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道德激励的长效性;最后,要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道德激励,避免不确定性,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

3 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的重要意义

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只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大学的正确方向,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才能确保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并外化为道德行为。

3.2 有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学教育,德育为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冲突的背景下,西方各种资产阶级腐朽思想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我国大学中来,严重地毒害我国大学生的心灵。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把道德激励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激发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在大学生灵魂深处筑起抵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影响的钢铁长城。

3.3 有助于提高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我国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生力军和接班人的基地,高校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生应当成为社会的精英,具有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光靠理论说教是不够的,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采取科学的道德激励手段,鼓励大学生自觉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止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错误行为发生。只有把正向激励与逆向激励、道德奖励与道德惩罚结合起来,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构成稳定的道德心理机制,并外化为道德实践,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的基本原则

4.1 正确导向原则。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正确导向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作导向,大学生道德激励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就难以取得成效。在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必须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并把它作为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根本标准,才能引导大学生分辨是非曲直,正确进行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实施正确的道德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被实践证明是唯一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营造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道德激励的根本导向,才能保证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正确方向,为大学生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提供正确标准,才能为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提供正能量,激励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4.2 以生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以人为本”运用于大学生道德激励中去,就形成了“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所谓“以生为本”,就是大学生为本,大学生既是道德激励的客体,又是道德激励的主体。道德激励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把大学生作为道德激励的出发点、归宿点和立足点。坚持以生为本,必须克服以教师为本的传统理念,明确教师只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是大学生道德成长的外因,而大学生道德成长的根本动力在于大学生自身。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因此,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道德激励作为激发大学生自觉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手段,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必须把外在道德激励与大学生自我道德激励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道德激励使大学生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4.3 公平正义原则。大学生道德激励必须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公平正义是道德伦理的核心范畴。何为公平正义?不同阶级有不同的解释,但从一般意义讲,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制度、规则和行为才是公平正义的。公平正义首先是制度的公平正义,就大学生道德激励而言,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制度必须公平正义的。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必须从激励制度上确保人人平等,在激励制度的执行上,做到对事不对人,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在实践中,必须克服轮流坐庄、平均分配名额的做法,坚持既定标准,做到宁缺勿滥,真正发挥扬善惩恶的作用。“公正”是公平正义的简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在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公正原则,使大学生道德激励本身符合伦理性。

4.4 注重实效原则。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必须讲究实效。大学生道德激励的目的,就是要扬善抑恶,鼓励大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只有扎扎实实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活动,克服应付态度,避免形式主义,才能收到实效。要不断改善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及其运行机制,把目标激励、过程激励、结果激励结合起来,防止只重视结果激励,而忽视目标激励和过程激励的倾向,把道德激励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要严格道德模范的评选,把真正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模范评选出来,并给予表彰和奖励,从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公平正义,坚持注重实效,才能真正营造出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2]龚群.论道德赏罚[J].云南社会科学,2009(5):5.

[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1:30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My family(我的家庭)
我拥有我快乐
倒霉的日子
过年
我在童话中成长
感悟生命
一顿饺子
迷失
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
快乐是一种美德
军训
童话
浅析社会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牛专项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独立学院学生国际交流现状与对策研究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成功行业特色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改革经验分析
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大学体育教育研究
教育游戏在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以人为本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创新思考
论新形势下健全促进大学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的思考
名言警句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强化机关效能建设提升学籍服务水平
论西部地区高校教师办社工机构的困境与出路
从协商民主视角管窥高校院系党与非党行政负责人合作共事
文化多样性背景下民族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猜灯谜》教案
《一面》教学设计一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有趣的汉字
《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教学设计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二
《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一
《一面》教学设计三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有的人》教学设计一
《一面》教学设计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三
《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教学设计一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