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7
黑海海战催生现代天气预报
1853年11月,俄国海军在锡诺普海域击溃土耳其舰队。这由此引起英、法对俄宣战,导致了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爆发。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土耳其、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 图/FOTOE
相比陆战,世界军事史上的水战和海战,受到风暴、飓风、大雾的影响,甚至改变历史格局的案例比比皆是。最终,也是经由一场海战,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天气预报。
赤壁之战中,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欲加害之。于是令诸葛亮限期监造十万支羽箭。诸葛亮欣然接受,并主动把限期由十天提前到三天,且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
诸葛亮回到营中,前两天并无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分,他调用事先准备好的二十只装有布幔束草等物的船只,用长索相连,静悄悄向曹军水寨进发。是夜大雾,长江之中,对面不相见。当夜五更时候,船已近曹寨,诸葛亮叫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一时间船上擂鼓呐喊。曹操得到报告,传下命令:“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设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不一会,曹营将士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
诸葛亮就这样“借”到了10万支箭。草船借箭的故事来自三国演义,用来形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当然未尝不可,但是就中国古代的天气预报水平来说,孔明应当并无精准预测三日内有大雾的能力。因为即便在当今的科技水平下,预测三日内的雾都有很大难度。
在农业社会,对天气的关注,主要在降雨,因为雨水和庄稼的收成直接相关,生存事大。而从中国古代流传着各种求雨的传说来看,古人对降雨的“预测”并不精准。事实上,尽管古代各国都在努力地观测降雨,但都没能掌握其规律。
当然,拿破仑败走并非独一个。之前,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之后是二战中的希特勒,在攻打俄罗斯(苏联)时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而现代意义上的天气预报的诞生,也和俄罗斯的战争有关。
于是,1855年3月19日,勒佛里埃在法国科学院作报告说,假如组织气象站网,用电报迅速把观测资料集中到一个地方,分析绘制成天气图,就有可能推断出未来风暴的运行路径。勒佛里埃的独特设想,在法国乃至世界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深刻认识到,准确预测天气,不仅有利于行军作战,而且对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有极大的好处。由于社会上各方面的需要,在勒佛里埃的积极推动下,1856年,法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规的天气预报服务系统。
天气预报的诞生历史说明,气象条件可以影响局部战争或战役的胜败,而由于战争的需要,又推动和发展了气象事业。事实上,从史前开始人类就试图预测一天或者一个节气之后天气会是怎样:公元前650年左右,巴比伦人凭借观察云的样子来预测天气;公元前340年左右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天象论》中描写了不同的天气状态;中国人至少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就有了进行天气预报的纪录。
古代天气预报主要是依靠一定的天气现象,比如人们观察到晚霞之后往往有好天气。这种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观察积累多了,就形成了很多天气谚语。不过这些谚语后来有不少被证明是不正确的。
17世纪开始,科学家开始使用科学仪器(比如气压表)来测量天气状态,并使用这些数据来进行天气预报。但很长时间里人们只能使用当地的气象数据,因为当时人们无法快速地将数据传递到远处,以便进行综合全面的天气分析。1837年电报被发明后人们才能够使用大面积的气象数据来进行天气预报。
20世纪,气象学发展迅速。人类对天气及其形成过程的了解也越来越清楚。数字天气预测随电脑硬件发展出现并且发展迅速,现在成为天气预报最主要的方式。如今,很多国家都发射了气象卫星,用来观测云层,传回数据,天气预报的准确程度大大提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清明寄语
- 生命的感想
- 分手后的选择
- 老师,我心里的一泓清泉
- 我依然选择真实
- 我依然懂您
- 爱?没有谁对不起谁.只有谁不懂得珍惜谁
- 友情
- 追美丽的光
- 也许爱情是一部忧伤的童话
- 于书籍间感爱感恨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 我依然爱您
- 枫叶如丹
- 理性、反理性与公共理性:理性范式变迁与公共行政学科成长
- 板栗花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研究
- 塑料注射成型新技术的应用
- 虚幻的影像
- 从政府职能转变的视角反思社区基本公共服务
- 论社会救助权国家义务之逻辑证成与体系建构
- 人一组织价值观匹配、工作满意和离职倾向
- 国外主导产业评价理论研究综述
- 感受与祝愿
- 哲学还是道学?
- 和谐德育价值观的衍化和实践指导
- GPS RTK的发展及其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
- 集箱系统气液两相流分配特性的实验研究
- 银行网点布设环境调研
- 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机群协同作业
- 《蛇与庄稼》教案之六
- 《华山的险》教学反思
- 《松坊溪雪景》教学建议
- 《蛇与庄稼》教案之五
- 《华山的险》探究感悟
- 《蛇与庄稼》教案之四
- 《华山的险》教案之二
- 《飞檐走壁的虎将》教学建议
- 《松坊溪雪景》探究感悟
- 《华山的险》教案之一
- 《蛇与庄稼》教案之三
- 《松坊溪雪景》教案之一
- 《飞檐走壁的虎将》教案之一
- 《飞檐走壁的虎将》探究感悟
- 《飞檐走壁的虎将》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