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参战 忽必烈两次栽在日本海
翻新时间:2023-02-10
飓风参战 忽必烈两次栽在日本海
公元1274年10月,九百多只舰船、33000将士组成的蒙古舰队在朝鲜合浦(今韩国东南庆尚道)整装待发,奉忽必烈的命令去征讨不肯向蒙古人纳贡称臣的“蕞尔小邦”――日本。那时,不善理财的蒙古贵族对奢侈品的需求极其旺盛,帝国财政时常捉襟见肘。在过去数百年中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银产地兼出口国的日本,在蒙古人眼里自然是一块肥肉。
中日两国的史料,都记载了当年这场飓风。后人打捞起来的七百多块蒙古战舰残骸也表明,战舰设计上的缺陷,拙劣的做工及材料,加上突如而来的飓风,蒙古舰队的失败是不难想像的。
公元1279年,忽必烈再度派出使者来到日本,规劝日本臣服,日本尽斩来使,这成为蒙古再次征日的借口。
然而元军的最终灾难还在后面。8月1日,太平洋上突然刮起了猛烈的飓风,其强度远超上次。风暴持续4天,元军南方舰队基本被毁,北方舰队也损失大半。待5日风停,元军统帅范文虎等诸将“自择坚好船乘之,弃士卒十余万于山下”。日军乘机进攻,“尽死,余二三万,为其虏去”。此次大战,南方舰队全军覆没,“十万之众,得还者三人耳”。蒙古军队的第二次远征也失败了。
后世考古发现,此次战败,除了飓风与元军指挥不当,和上次一样,问题还出在元军的战船上。
元朝水军主力是前南宋水师,南宋水师熟悉河战却不了解海战,他们的装备的大都是平底船,内河由于水平浪缓,这种船尚能胜任,但在茫茫大海上,这样的战船吃水浅,抗风暴能力弱,当日本海的飓风袭来时,这种不具备破浪能力的战船似乎也只有倾覆这一种结局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只是,忽然觉得很累
- 我爱我的祖国
- 让孩子为自己做主
- 找寻雏菊的微笑
- 回到最初的时光
- 偶有所得
- 用微笑面对生活
- 与城市有关的记忆
- 那一刻,我怦然心动
- 风
- 那些叶子,那样傲
- 感悟青春
- 最开心的日子
- 花龄、凋离
- 十六岁,给自己一次“放肆”的机会
- 去掉了“主义”的资本
- 晋察冀画报社创建始末
- 嘉庆遇刺之谜
- 玉田净觉寺建筑结构详述
- 历史“填空”与记忆“补缀”
- 为中华武术扬名的一生
- 二战中的“天气门”
- 建立名医档案 树立医院形象
- 与寒冷相比,战争简直是儿戏
- 用新理念开创档案事业新局面
- 飓风参战 忽必烈两次栽在日本海
- 突出患者意见医德档案管理须引入患者评价机制
- 杨六郎与地道战
- 1845―1945上海租界百年
- 南极240年 从探险、科考到旅游乐园
- 《静夜思》课堂设计之五
- 《我在街上识汉字》教案设计
- 《静夜思》教学实录之一
- 《边看电视边识字》教案之二
- 《边看电视边识字》教案之一
- 《静夜思》案例及自我评析
- 《我在街上识汉字》课文
- 《边看电视边识字》课堂实录
- 《边看电视边识字》课文
- 《我读对联识汉字》教案之一
- 《静夜思》教后反思之一
- 《静夜思》说课设计
- 《我在街上识汉字》同步练习
- 《我读对联识汉字》课文
- 《我在街上识汉字》教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