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宪法学者张君劢_宪法学者张君劢文档下载_免费文档下载-查字典文档网

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宪法学者张君劢

宪法学者张君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宪法学者张君劢

一、清朝末年的“洋翰林”

张君劢名张嘉森,字君劢,1887年出生于江苏宝山(今属上海)一个“不为名相,即为名医”的大家庭。

张君劢自少年时代即对社会政治制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并且学会撰写“策论”。此外,他还阅读了《资治通鉴》《日知录》《曾文正公全集》和大量西方名著,这对他了解中外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关心政治的传统,有很大帮助。

时隔不久,张君劢因学费问题而辍学,遂转入南京高等学堂继续求学。后来,他又因为参加拒俄运动被迫退学。退学之后,经友人介绍他曾经去湖南长沙当了一名中学教员。

1906年,张君劢与四弟张嘉一同考取官费留学资格,然后东渡日本考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和政治专业。第二年,梁启超在日本成立“政闻社”,提出了“实行国会制度,建立责任政府”等四大纲领,张君劢也参与其事。除此之外,他还在《新民丛报》上翻译发表了穆勒名著《代议制政府》的部分内容,有人认为穆勒的影响在张君劢思想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1910年,张君劢在早稻田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随后他起程回国,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留学生考试,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当时人们把留学生称为“洋学生”,因此张君劢就成了投身于清末立宪运动的“洋翰林”。

二、民国初年的立宪派

但是,突然爆发的辛亥革命中断了张君劢的“翰林梦”,于是他回到上海开始从事政治活动。起初他出任宝山县议会议长,与著名立宪派人士汤化龙组织了“共和建设讨论会”。后来该会与共和统一党、共和促进会等党派合并,成立了以梁启超为首的中国民主党。该党以“普及政治教育,拥护法赋自由,建设强国政府,综核行政改革,调和社会利益”为宗旨,与共和党、国民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1913年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后,中国民主党与共和党合并成立进步党,继续与国民党相抗衡。

民国初年出现的这种政党林立、分分合合的局面看似复杂,但仔细分析则可以分为改良和革命两大派:前者继承了清末立宪派的传统,主张用和平、民主、渐进的改良方式来推动社会进步;后者脱胎于清末革命派,企图用暗杀、暴动、战争等革命手段,创造一个全新的理想社会。对于革命派的做法,梁启超深感忧虑。因此当国民党因宋教仁遇刺而发动二次革命时,他便指出:这种暴民政治之祸,更甚于洪水猛兽。如果一个革命接着一个革命,那就只能是“国事日非”“生灵涂炭”。

1913年,为了躲避袁世凯的迫害,张君劢在梁启超的安排下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15年,他获得柏林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后,他曾经担任过浙江省交涉署署长、《时事新报》总编辑、段祺瑞内阁的国际政务评议会书记长、冯国璋总统府的秘书长等职务。1917年,他辞去所有职务,致力于唯心论哲学和教育问题研究。

三、国共两党的批评者

该书的第二讲是“吾国宪政何以至今没有确立?”张君劢在这一讲中首先回顾说:民国自成立以来,已经颁布过好几部宪法,但从来没有认真实行过。于是有人产生怀疑,认为中国没有能力实行真正的宪政。为此,张君劢从心态和心习两方面做了分析,从而找出阻碍中国实行宪政的七大病根。这七大病根是:帝王思想、割据一方、越轨为能、舞文弄法、治乱循环、人民愚昧、举棋不定。从表面上看,除了人民愚昧之外,其他病根都是统治者的问题。但如果分析一下,所谓“人民愚昧”也完全是统治者造成的。因此他认为中国的宪政始终未能确立,完全是统治者的罪过。

张君劢还指出:民主政治的要害是重在参与。参与的好处,不仅是可以行使公民的权利,而且还可以改变人们对政治所采取的袖手旁观的习惯。因此他认为对于人民来说,仅仅是摆脱愚昧远远不够,还要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参与政治的机会,其中包括参与竞选、批评政府、组织反对党、提出不同政见等内容。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养成大家的政治责任心,否则就会引来不负责任的批评或捣乱。

除此之外,该书还有“人权为宪政之基本”“国民大会问题”“行政权(总统与行政院)”“立法权(立法院等)”“司法独立”“民主国政党”“立宪国家财政”“朝野上下之大责任”“新宪法施行及培植之关键”等内容。因篇幅关系,这里只能介绍一下第十讲对战争与和平的议论。

张君劢说:制定这部宪法,是希望达到三个目的:一是造成国家统一,二是奠定国家和平,三是促成国家法治。由于没有统一就没有和平,没有和平就没有法治,因此他指出,假定一个国家中的某些地区或党派可以掌握武力,与政府的军队相对峙,那么要想实现统一、和平、法制,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假如有人认为国内的政治只能以武力来解决,那么中国的政治就永远离不开陈胜吴广或刘邦项羽争夺天下的模式。因此他强调:一定要在政治上提倡容忍的精神,而各党派同时并存就是这种容忍精神的具体表现。也就是说,任何人任何组织都应该享有自由,但是不允许有煽动武装叛乱、依靠武力推倒政府的企图。

六、“不食周粟”的新儒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播种爱
逆光如伤—风
60年是的光辉岁月
记祖国60年华诞
临窗观雨
绝唱
我们家的故事
母爱
我的收藏
我心中的那扇窗
在困难面前我努力盛开
伊人红妆
如果,我能再做一会小学生
你们,在我心里
雪思
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探究
高校图书馆特藏按需数字化探索
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科学管理探析
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阅读推广
浅论艺术院校图书馆的移动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开展文献计量服务的探索与思考
混搭模式下学科馆员队伍的建设研究
“分众服务”在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应用与研究
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路径分析
研究独立学院图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管理策略
网络环境中图书馆如何提高图书采访工作质量
基于5S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大流通服务模式探索
图书馆因发现服务更迷人
高校图书馆嵌入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三网融合环境下图书馆全民阅读策略研究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三
《浪花》课堂设计之三
《浪花》课堂设计之一
《乌鸦喝水》评课
改写《乌鸦喝水》的指导和学生习作
《司马光》说课设计
《乌鸦喝水》课文内容
《司马光》课堂实录之一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五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二
《浪花》课堂设计之二
《司马光》教后反思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一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四
《司马光》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