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满洲八著姓与清初政权

浅论满洲八著姓与清初政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9

浅论满洲八著姓与清初政权

[摘 要]“著姓”之说源于《满洲八旗氏族通谱》,其中将瓜尔佳氏、钮祜禄氏、他塔喇氏、觉罗氏、舒穆禄氏、纳喇氏、都英额地方赫舍里氏、马察地方佟佳氏这八个姓氏划分为满洲八著姓。本文对这八个著姓进行整体研究,主要对这些满洲著姓的历史渊源及其与清初政治、军事和与清朝皇室的密切关系进行探讨,从而体现出满洲八著姓对清初政权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满洲八著姓;政治;军事;联姻

满洲八著姓可以说是八旗满洲氏族中的杰出代表,是清初政权的重要依靠。在后金和清朝时期,这些著姓氏族功勋卓著,地位显赫。其对清初政权的建设和巩固以及在政治上的改革都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军事方面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满洲八著姓是推动清初政权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政治力量。

一、满洲八著姓的由来

满洲八著姓指的是对八旗满洲做出卓越贡献,地位显赫的八个氏族集团。1735年,雍正皇帝下旨命弘昼、福敏、鄂尔泰等人负责编撰《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在这本通谱中,将八旗满洲的姓氏划分为著姓、希姓以及其他姓氏,且对各著姓做出了细致表述。

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瓜尔佳为满洲著姓,而居苏完者尤著”。瓜尔佳,本系地名,因以为姓。主要分布在苏完、叶赫、哈达、瓦尔喀、嘉木湖、辉发、长白山等地。主要代表人物有费英东、索海、鳌拜等人。“钮祜禄为满洲著姓,而居长白山者尤著”。钮祜禄也是因地名以为姓,主要分布在长白山、英额等地方,代表人物有额亦都、图尔格等人。“舒穆禄为满洲著姓,而居库尔喀者尤著”。其氏族分布在库尔喀、珲春、朱舍里等地方。主要代表人物有扬古利、冷格里等人。“赫舍里,原系河名,因以为姓”。都英额地方赫舍里氏是满洲八著姓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有额尔德尼、希福等人。“他塔喇为满洲著姓,其氏族散处于扎库木,安褚喇库,及各地方”。主要代表人物有阿济格尼堪等。“觉罗为满洲著姓,内有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西林觉罗,阿颜觉罗,通颜觉罗,阿哈觉罗等氏”。主要代表人物有图鲁什、噶盖等。马察地方佟佳氏是满洲八著姓之一,“佟佳,本系地名,因以为姓”。是“从龙八户”之首,主要代表人物有扈尔汉、巴笃理等。“纳喇为满洲著姓,其氏族散处于叶赫、乌喇、哈达、辉发、及各地方,虽系一姓,各自为族”主要代表人物有巴奇兰、满达尔汉等。这八个氏族集团均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太祖时起就是爱新觉罗氏的重要助力,与后金及清朝皇室有着密切关系,对后金和清朝的政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满洲八著姓与清初政治

努尔哈赤起兵时,女真民族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氏族社会末期,经济文化十分落后,随着战争的加剧,努尔哈赤实力剧增并最终建立起后金政权,在政权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八著姓的贡献十分突出。清军入关后,他们更是为巩固清初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早在太祖时期,八著姓就已成为听命于努尔哈赤的古出组织,这是后金在建立起脱离生产的军事武装之前所能依靠的最主要的政治军事力量。同时也是推动满族由部落向国家转变的主要力量。后金建立后,八著姓的政治地位更加显赫,天命元年,努尔哈赤即封五大臣和十理事大臣,其中,很多出自著姓氏族,例如最初设立的五大臣中,就有出自钮祜禄氏的额亦都以及出自瓜尔佳氏的费英东。这些官职的设立为太祖提供了人力、物力上的支持,辅佐太祖处理国家各项事务,为巩固和发展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太宗时期,太宗也是依靠著姓氏族才能够打破八王共议国政的制度,加强个人的专制统治。著姓氏族在政坛上的影响与日俱增,甚至对新君的继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皇太极驾崩后,诸王贝勒为争夺皇位而发生内讧,大清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在紧要关头,以佟图赖为首的佟氏家族与一些文臣武将坚决的站在了孝庄文皇后一边,拥戴皇太极之子福临继位,从而使大清避免了一场内乱。在大清入住中原后,明朝的残余势力仍然在各地活动,农民起义也接连不断,清政权并不稳定,而八著姓为大清提供了很多杰出的文臣武将,经过政治上的长期努力以及战场上的连年征伐,清政府不仅解除了内忧,同时也攘除了外患,最终巩固了政权。可以说八著姓是清朝政权建立和巩固的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

三、满洲八著姓与清初军事

女真作为游牧民族之所以能够建立政权,入主中原,主要是依靠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满洲八著姓从跟随太祖统一女真各部起,到对明战争,再到扫清明朝余部和清剿农民军等一系列的军事活动中可谓是战功赫赫,这些著姓中很多正是以军功起家,才能在有清一代占据显赫的地位。

万历十一年,图伦城主尼堪外兰引明军血洗古勒城,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皆在这场战役中被杀,努尔哈赤遂起兵攻打图伦城。在这场战役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当属钮祜禄氏的额亦都,额亦都骁勇善战,不畏强敌,首战图伦城便旗开得胜,鼓舞了士气,为以后的征战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著姓氏族更是忠勇可嘉,在攻打哲陈部时,额亦都身负重任,攻克了巴尔达城。万历二十一年,为遏制努尔哈赤势力的增长,叶赫部联合哈达、辉发、乌喇等九部对努尔哈赤所率的建州部进行围剿,形势十分危急。瓜尔佳氏武理堪不辱使命打探到了敌军的进军时间和路线,根据这些重要军事情报,太祖制定出了正确的作战计划,在著姓氏族各将领的协助下终于大败九部联军,改变了女真各部的势力分布,使局面朝着有利于建州的方向发展。此后,努尔哈赤带军征服哈达、横扫乌喇、灭亡叶赫等,逐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在其后的对明战争中,著姓氏族更是战功赫赫。萨尔浒战役中,额亦都、扬古利、费英东等人全部参战,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使后金声威大振,转守为攻,为战争赢得了新局面。其后,著姓将领又随太宗突袭北京,在大凌河之战、松锦决战等战役中奋力拼杀。从龙入关后,为了消灭明朝的残余势力,剿灭农民军和镇压人民的反抗,著姓将领转战各地,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后金及清朝的军事征战中,著姓将领可谓是战功赫赫。

四、满洲八著姓与清皇室的联姻

八著姓在异姓氏族中地位显赫,为拉拢权势、巩固统治,这些著姓贵族成为清皇室的重要联姻对象。联姻的主要形式一种是著姓男子娶皇室女子成为额驸,另一种是著姓女子嫁与皇室男子为妃。

太祖时期,瓜尔佳氏费英东娶太祖长子褚英之女,钮祜禄氏额亦都先后迎娶了太祖的族妹和一个和硕公主,舒穆禄氏扬古利曾娶太祖的女儿,此类联姻数不胜数。这些被嫁与著姓的女子中,不仅有皇帝的族妹和族女,还包括其它的宗室女子。仅清入关前,八著姓中就有额驸二十三人,其中出身于纳喇氏的最多,共有八人,其次是觉罗氏和钮祜禄氏。由此可见,清入关前,著姓贵族是清皇室的最主要联姻对象,此后,除著姓和八旗满洲氏族外,由于政治上的需要,清皇室与蒙古部族的联姻逐渐增强,占据了重要地位。

据统计,太祖时期共有后妃十四人,其中出自八著姓的就有九人,其元妃哈哈纳扎青就出自佟佳氏。到了太宗时期,共有后妃十七人,虽然占据大多数的后妃出自蒙古,但出自八著姓中的后妃仍有五人之多,其元妃为额亦都之女钮祜禄氏,可见著姓仍是满洲后妃的重要来源。顺治帝的孝康章皇后是清圣祖玄烨的生母,是佟佳氏佟图赖之女,圣祖继位后,佟佳氏成为太后。这些出自著姓的后妃们不仅起到了密切与皇室关系,巩固氏族地位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清朝皇室子嗣的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太祖时期,共有子女二十六人,出自八著姓的九位后妃共孕育皇室子女十六人,其中包括十位皇子和六位皇女,清太宗皇太极就是这十位皇子之一。到了太宗时期,共有子女二十五人,其中由著姓后妃所出的有九人,包括六位皇子和三位皇女。可见八著姓作为清皇室外戚的历史由来已久。

综上所述,八著姓作为贯穿后金与清代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过政治、军事、联姻等各个方面,对后金与清政权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林主编.《满族家谱选编》.辽宁民族出版社.1986.

[2](清)弘昼等编《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辽海出版社.2002.

[3]刘庆华编著《满族家谱序评注》.辽宁民族出版社.2010.

[4]戴逸主编.《简明清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萧一山.《清代通史》.中华书局.198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Water(水)
Beliefs(信念)
关于香港回归几周年的日记
Large Companies and Small Companies(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
关于在五一的日记
A Boom in Adult education(成人教育的发展)
The Internet(互联网)
My Views on Examinations(我对考试的看法)
Eating out(吃馆子)
Do Something to Fight against Pollution(与污染作斗争)
Autumn(秋天)
My Views on Examinations(我对考试的看法)
Which Mode of Travel Do You like?(你喜欢怎样的旅行方式)
Is School Education Enough?(学校教育够了吗)
A Letter to the University President(给大学校长的一封信)
五彩与斗彩的区别
文化人的叙述立场与历史反思
电子档案管理在中专学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时代需要创建民生经济学
“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与转型
我国区(县)法治政府建设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研究
创新档案管理理念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
提升干部工作民主质量:探索与成效
网络时代的法律调适
公众的“核邻避情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宋代程文互通与“破体为文”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状与优化发展分析
文化科技产业园区企业集群生态化与绩效评估体系构建
知识产权保护: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要素
唐代不与外夷争利的互市政策原因初探
《春雨的色彩》教学札记
《村居》诗人简介
《春雨的色彩》教学札记
《村居》教学札记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村居》教学设计
《村居》教学设计
《村居》教学札记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村居》教学设计
《春雨的色彩》教学札记
《春雨的色彩》教学札记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