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5
试论清末四川新式教育的兴起
[摘 要]清末新政之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时期最富有积极意义而又有极大社会影响的内容,四川省在清末新政改革中表现突出,是清末教育改制极富代表性的地区。通过探讨清末四川新式教育兴起的前因与后果,理顺其中的关系,能使我们对教育改革中积极因素和局限性不足之处都有清晰的认识,让我们有效把握教育规律,规避改革风险。
[关键词]四川;新式教育;兴起
一、高等学堂的起步
近代四川新式教育发端于甲午战后兴建的四川中西学堂。甲午中国战败之后,一时震惊寰宇,全国上下都感觉到兴学救国的急迫性。为此,中国的土地上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式学堂,如:湖北自强学堂、天津中西学堂等相继诞生。而在四川,时任四川总督卢传霖也有感于此于1896年6月18日在成都创办了四川中西学堂,聘请的教习都是英法等外国人,“分习算学、中文、西学”,这是四川近代教育的开端,也是西南地区最早的新式学堂,标志四川近代新式高等教育的诞生与发展。清政府于1901年宣布实施“新政”之后,结合四川本地情况和参照京师大学堂的创建过程,四川总督将传统书院锦江书院和才开办的新式学堂四川中西学堂合并,成立四川通省大学堂。同一年的年底又将学堂更名为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四川省城高等学堂中设立的科目有正科、普通科、体育科、师范科(速成师范)等,由于主持办学的大都是留日归来的留学生,在办学模式上更多的是借鉴日本的教学模式。四川通省大学堂既是当时四川地区最高学府,也是新政以来中国西南各地区第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堂。
二、师范教育的发展
三、新式中小学堂的兴起
参考文献:
[1]学部总务司.第一次教育统计图表(光绪三十三年).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34.
作者简介:胡大伟,男,1987-,河南周口市人,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历史学,专门史,研究方向:古代思想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大海.父爱.天空
- 跟我过不去的人
- 我的舅舅
- 有朋友真好
- 温暖的三口之家
- 妈妈的手
- 我的老娘
- 父爱
- 我过去的十四年
- 老师的眼睛
- 奶奶的手
- 我心目中的爸爸
- 感谢师恩
- 妈妈,您听我说
- 我的邻居
- 愤怒的马(外二首)
- 火车上(外一篇)
- 孟夏遐思 2015年2期
- 生命之中有条河
- 日之光(外一首)
- 侍者(外一首)
- 地心引力(外一首)
- 从一粒沙开始
- 送余光中先生登机返家
- 续一段千年宿缘
- 用自己的声音说话
- 马的故事 2015年2期
- 午后的水井(外一首)
- 一扇小门(外一首)
- 北岐村看海(外一首)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永久的悔》教案
- 有趣的游戏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铁骑兵》教案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桃花源记》教案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教案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
- 四季 教案教学设计
- 比尾巴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三:我会填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五:比一比 教案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岳阳楼记》教案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钦差大臣》教案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