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鸿沟流域的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影响

试论鸿沟流域的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影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0

试论鸿沟流域的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影响

[摘 要]鸿沟流域的生态环境在历史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河流湖泊被淹废,大面积的农田变成了沙丘或沙地,土壤沙化和盐碱化的程度不断加强,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不仅影响了本地的农业发展,还促进了人口的大量南迁。

[关键词]鸿沟流域;生态环境;经济发展

鸿沟流域地处中原腹心地带,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宋代以前始终是黄河流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从宋元以后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地域的经济地位逐渐下降,众多学者在研究经济重心南移原因时,指出北方的战乱导致人口大量南迁,使南方的经济获得了大量劳动力,促使南方经济获得较快发展,最终导致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实际上大家还忽视了导致人口南迁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黄河泛滥背景下北方生态环境的变化,黄河中下游流域尤其是下游受黄河泛滥的影响较大,其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位于黄河流域中心的鸿沟流域在黄河“南流”背景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对这一地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就试图梳理一下鸿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的概况及其影响。

按照史念海先生的表述,鸿沟由黄河引出后,分成几支:颍水、涡水、睢水、渠、沙水、阴沟水等。这些支流总名之为鸿沟系统诸水。我们把鸿沟系统诸水流经的地域称之为鸿沟流域。就是今天西从颍水东到现在的睢水之间,北边从黄河南大堤南到淮河。属淮河流域的一部分。

一、鸿沟流域地貌景观的变化

1.鸿沟流域水系的变迁

鸿沟流域水系是在战国至秦汉形成的,其主干鸿沟发源于今天河南的荥阳北部,经过大梁东北而后转向东南流,先后汇合了济水、汴水、睢水、涡水,最后汇入颍水,流入到淮河。由于鸿沟水系网分布比较广,所以鸿沟流域的区域较广。包括今天河南的商丘、开封、许昌和周口以及安徽淮河以北地区,鸿沟水系网形成以后,北连接黄河,沿黄河可北上到河北北部,西可到关中平原,向南沿着颖水南下直达淮河,成为中原对外交通的主要出口,航运水道的地位十分重要。成为中原地区对外交通的主要运输网,对中原一带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

但是鸿沟流域的诸多分支如颍水、涡水、睢水、渠、沙水等河流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变迁,除河道本身变化非常大之外,他们的水流量、河道的宽度、河水的深浅及航运能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唐宋以后,在黄河历次决口泛滥的影响下,由于泥沙的逐渐淤积,河道逐渐变窄,水位逐渐变浅,航运能力下降。同时,鸿沟流域的许多湖泊也由于黄河的泛滥淤积而逐渐消失。原来河网密布的景观消失。

2.鸿沟流域土壤的变化

鸿沟流域是先秦两汉时期最发达的经济中心之一,水运交通十分发达,连接了黄河与淮河。但是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由于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该流域的地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禹贡・九州》记载:雍州和豫州的土壤特性为粘疏适中的黄壤和壤土,肥力等级为上上,利用程度为一等,非常适合农业的生产和农作物的生长,又由于历史的早期这一带河网密布,水利灌溉与水运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古代的春秋战国到秦汉成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到了宋元以后,由于黄河改道,由原来的向北流改为向南流,也就是黄河的夺泗入淮时期,黄河在下游成为多股并流的状态,其中,颖水、涡水、睢水和汴水成为黄河下游的主要水道,经过历次的决口、改道,在鸿沟流域经常发生泛滥,洪水在鸿沟流域一带肆虐,有时长达几十年得不到治理,洪水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在鸿沟流域一带逐渐淤积,在地层表面上留下了一层层厚厚的沙土,经过多次的泛滥淤积,泥沙的多次淤积沉淀,使原来的土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黄壤和壤土变成了沙土。概括起来说,鸿沟流域一带的土质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

其一,就是大面积沙地的出现,造成土壤的沙化,在某些地区还形成了一些沙丘。这在鸿沟流域的腹心地带的开封、扶沟、太康、淮阳和西华等地表现尤为明显。其二,造成土壤盐碱化,鸿沟流域的土壤主要是石灰性冲积土,含有非常高的可溶性盐分和碳酸钠。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下,有些地方的反盐现象比较普遍。在中牟、开封、扶沟、西华、太康、淮阳及颍水两岸地区都分布着面积大小不等的盐碱地。

3.鸿沟流域植被的变化

在夏商西周时期,中原一带分布着大片的森林,有很多地方保留着原始生态景观。由于人口稀少,人们只是在大河的两侧或在大河交汇的地方从事农业的开发种植,且开发的力度小,农业种植的面积小,成片状分布,所以,原始生态保留的比较好,有大片的森林存在,河网密布,生态环境比较原始。从春秋战国开始,各诸侯国相互发生战争,争夺人口和领土,为了壮大本诸侯国的综合力量,各国纷纷变法改革,促进了这一时期农业的大发展,而在农业开发力度逐渐加强的背景下,生态开始恶化,大片的森林开始消失,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已经没有森林了,代之而起的是连成一片的农田。

二、鸿沟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鸿沟水系在历史时期中原对外交通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的变迁影响到该地域的农业、商业和城市的综合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我们很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秦汉以前,鸿沟流域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农业的发展在全国的地位非常突出,但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开始,整个北方的农业在全国的地位开始下滑,很多研究者都认为这是由于北方的战乱导致的大量人口南迁造成的。这虽然是北方经济衰落的一个原因,但我们不能否认,鸿沟流域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也是导致大量人口南迁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导致经济衰退的原因之一。并且对这一流域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1.鸿沟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从前面的论述中得知,鸿沟流域在春秋战国以前由于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原来由森林连接在一起的森林景观变成了连成一片的农业景观,而农作物储存水分的能力是远远比不上森林的储水功能,对土壤的保护作用也较差,从而导致了水土流失的加重。在加上黄河的历次泛滥,使鸿沟流域的许多湖泊、河流都趋于於废。大量森林和湖泊的丧失减少了地表的蒸发量,降雨量也随之减少,就出现了干燥少雨的局面。 2.鸿沟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对历史时期人口流动和农业发展的影响

鸿沟流域在历史时期受黄河的影响比较大,是黄河的冲击平原,而历史时期黄河的决溢泛滥引起了该地的人口流动,也改变了水系的结构和地貌的特征,这对此地的人口迁徙和工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历史时期鸿沟流域的人口流动持续不断,呈现出一种动态的过程,其中出现三个高潮,即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和宋代的永嘉之乱时期。其流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战争,人们为了避乱,向南方迁移,这个问题许多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研究,这里不再赘述。其二,环境的恶化,这也是当时人们迁徙的主要原因。环境的改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气候的逐渐干旱,从整个历史时期看,气温逐渐变寒,逐渐干燥,从而影响农业的发展。第二,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南下、骚扰,对北方农业造成一定的损坏。第三,鸿沟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其主要原因,由于黄河的泛滥,原来分布在鸿沟流域的许多湖泊和河流都被淤废了,以往的那种河流纵横、河网密布的地貌景观消失了,这不仅影响了当地降水,也影响了气候的温度,农业灌溉条件降低,使整个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气候逐渐变干旱的大背景下,农业生产的环境进一步恶化。综合各种原因。导致鸿沟流域的人口大量南迁。

3.鸿沟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鸿沟流域处在华北平原的中心位置,此地的古城数量较多,历史悠久。比如淮阳、商丘、开封、项城、鹿邑等,还有一些古国遗址,如杞国、顿国、陈国等,这些古国或古城在历史时期的发展变迁受到环境变迁的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生态环境的变迁对城市建设的影响,秦汉及其以前的鸿沟流域是生态环境非常优美,河流湖泊密布,交通发达,农业发展的程度非常高,所以在这一地域出现了许多城市,但这些城市大都建立在沿河交通非常方便的河岸地区,比如:蔡河沿岸的淮阳,涡河沿岸的苦县,睢水沿岸的商丘,鸿沟沿岸的开封等。沿河市镇分布密集,城市比较发达。这主要是借助于水运交通发展的结果,到宋代以后,鸿沟流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河流被黄河淤积淹废,有的变窄变浅,航运能力大大缩小,这就制约了沿河城市的发展,由于水运交通的变化使这一地域的城市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直到今天这一地域没有出现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其次,鸿沟流域生态环境的变迁对这一地域的城市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鸿沟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和长时期的战争,导致这一地域人口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尤其是经过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和两宋期间三次大的人口南迁高峰之后,大量的北方人口南迁到长江流域,北方的人口数量在南北方的比例逐渐减少。众所周知,古代城市经济的发展程度主要以人口的多少为主要指标,人口的减少必然会对城市经济产生影响。最后,鸿沟流域生态的变化也影响到这一地域城市的规划建设,古代的城市规划也与今天的规划标准差不多,城市的选址首先考虑这一地域经济发展的程度,交通条件,形胜条件,其中的交通条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鸿沟流域的水运交通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城市的发展规划就受到了限制,这也是在秦汉以前兴起的诸如淮阳、苦县、商水、项县等没有取得大发展的原因之一。所以,城市的发展规划必须充分考虑改善生态环境,具有优越的交通条件。在这基础上才能更好更快的促进城市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2]仇立慧,黄河中游古代瘟疫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及其对城市发展影响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4).

[3]李艳红,浅谈豫东黄泛区土质变异与植被变化,法制与社会,2010年11月(下).

作者简介:刘运动(1977.10-),男,河南鹿邑人,周口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基金项目: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第三批课题(编号:2014

qn1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运动有助与身体健康
apologies(道歉)
校园里养宠物的看法
On the Internet(上网)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男女平等)
Controlling Cancer(控制癌症)
Population Control(人口控制)
Studying Abroad(留学)
议论一下南宁这个城市的交通情况
Ice sculpture(冰雕)
如果让你创建一个节日,你会创建怎样一个节日
关于宠物的
Burning Rubbish Is Harmful to People(焚烧垃圾是对人有害)
China’s First Spaceman---Yang Liwei(中国第一个宇航员—杨利伟)
Panda—the National Treasure(熊猫国宝)
试论鸿沟流域的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影响
中东铁路修建选址的历史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该承担何种责任
从老爱清嗓子找病因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盐水蘑菇的加工工艺
梧桐河下游右岸几处遗址探析
简述明朝中后期的皇庄
梨黑星病症状识别与防治
努力让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红十字无偿献血的历史与发展
养蜂巧搬家 避免蜂损失
浅析抗战时期太行革命根据地的铁矿业
浅谈洛川县农田基本建设历史
高职学院图书馆期刊管理的探讨
《月亮和云彩》教学设计
《月亮和云彩》教学设计
《夜色》教学设计
《夜色》教学设计
《月亮和云彩》教学札记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
《夜色》教学设计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
《毽子变乖了》教学札记
《毽子变乖了》教学札记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实录
《月亮和云彩》教学札记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实录
《毽子变乖了》教学札记
《月亮和云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