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19
梧桐河下游右岸几处遗址探析
[摘 要]梧桐河下游右岸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物,尽管不多,但对我们今后在这一地区继续寻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关键词]梧桐河;新石器;遗址
梧桐河,发源于小兴安岭山脉哲温山,源头出自322.8高峦东麓。主流沿山势折向东南,西纳老梧桐河。流经龙首山又纳西梧桐河,三江水汇合后,水量丰沛、主流沿嘎拉基山弯曲向南流,纳西来的嘎拉基河。向东南流,又纳西来的细鳞河。继向东折而转南,逶迤流越右岸的梧桐山、左岸的尚志村,梧桐河自此出山,太平源沼泽地带。自梧桐山向东南流经3公里,左经宝泉岭农场二十五队境域,右经平顶山,继流已1公里,至梧桐河大桥。向下相继纳惠泉河、伏尔基河、鹤立河等人汤原境于船站处,注入松花江。
在梧桐河沿岸新的石器时代遗址采集的石器,多以压制石器为主,如在“双丰”遗址采集的石器中,均末发现大型打制石器,器形一般较小,石器第二步加工已使用压制技术,遗址中不见陶器,与本地区“东山包”遗址出土的石器相类似,石器加工均采用打下的宽簿石片制成,只在石片的边缘加工出刃部,有的还保留石料的原自然面,它们应属于同时期的遗存。如因头刮削器,器形不甚规则,都在单面周缘加工,较薄,有的在刃口加工,有的则不经加工即行使用,并留有明显使用痕迹;短刮器中,有的在长方形石片的一边修整出弧刃,有的根据石片特点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高脊刮削器中,多为短而厚的单脊石片,仅于刃部经第二次加工而成。
一、双丰遗址
1.刮削器6件
回头刮削器3件。均为蛋白石质。形状有的不甚规则,都在单面周缘加工,均较薄,有的在刃口进行加工,有的则不经加工即行使用,并有明显的使用痕迹。
短刮削器2件。系蛋白石和碧玉石质,有的在长方形石片的一边修整出弧刃,有的根据其石片的特点而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高脊刮削器1件。系玛瑙石制成,横断面呈三角形,底部平整,背中部高。
2.尖状器1件
一端作尖状,保持从石核上剥下的原状,有使用痕迹。
3.石核1件
玛瑙石质呈不规则圆锥形,沿台面遗有较粗糙的剥片痕迹。
三棱柱状石刻1件,剖面呈三棱形,碧玉石质。
楔形石核1件,碧玉石质,不甚典型,底缘及侧缘呈锐利刃部。
二、东山包遗址
高脊刮削器2件。多为短而厚的单脊石片,仅于刃部经第二次加工而成。
回头刮削器2件。采用打下的宽薄石片制成,只在石片的边缘加工出刃部。其中一件为圆弧刃,除刃部加工外,大部还保留石料原来的自然面。
弧刃刮削器3件。均为单脊石片制成,有的在一侧加工成斜弧刃;有的则加工成圆弧刃。
三、小山遗址
此遗址的文化内涵较为丰富,根据出土文物标本来看,对研究鹤岗地区早期铁器时代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四、黑山头遗址
采集到的陶片均系手制,可分夹砂红强陶、夹砂黑褐陶、红衣陶3种。其中夹砂红褐陶火候较低,质地疏松,器壁较厚;而黑褐陶火候较高,质地坚硬,器壁较薄;红衣陶火候较低,掺有细砂,质地硫松。除素面向外,纹饰有附加堆纹、凸弦纹、拍印水波纹3种。另外采集到1件石制装饰品的残片,推测可能是佩饰之类的器物。其表面磨光,在残片的边缘上有一面钻的小孔。
五、志成遗址
参考文献:
[1]邹晗.鹤岗市郊梧桐河下游右岸的几处原始社会遗址[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01).
[2]邹晗,赵锦慧.黑龙江省鹤岗市及绥滨、萝北县考古调查简报[J].北方文物,1999(01).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 自信与成功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给老师的一封信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给人类的一封信
- 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给表哥的一封信
- 给费俊龙叔叔的一封信
- 竞争不相信眼泪
- 写给爸爸妈妈的信
- 给人类的一封信
- 给校长的一封信
- 灰心、信心一念之差
- 天津地区法鼓的舞蹈特点研究及其价值分析
- 《接骨师之女》中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
- 马克思主义真善美视域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 新形势下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讨
- 微电子技术发展问题试分析
- 哲学的党性
- 试论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 从人才培养角度谈中日动漫发展差异
- 论述荀子人性论
-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 《论语》中诚信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 “男子悲秋”古代文学意象社会心理探析
- 浅析道教对中晚唐传奇小说的影响
- “谱子戏”和“梁子戏”的区别与优劣
- 晚清禁书政策及对文学出版的影响
- 《生命的药方》教学设计
- 《草原即景》教学札记
- 《草原即景》作者简介
- 《吐鲁番的葡萄沟》教学设计
- 《生命的药方》教材理解
- 《草原即景》教学设计
- 《生命的药方》教学设计
- 《生命的药方》其它杂项
- 《生命的药方》课文
- 《海滨仲夏夜》教材理解
- 《生命的药方》教学实录
- 《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
- 《草原即景》教材理解
- 《吐鲁番的葡萄沟》教材理解
- 《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