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在乎”的词典释义和相关词条收录

“在乎”的词典释义和相关词条收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在乎”的词典释义和相关词条收录

一、引 言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在乎”是个动词,有两个义项:①在于:东西不~好看,而~实用。②在意;介意(多用于否定式):满不~|只要能学会,多学几天倒不~。《现代汉语八百词》与此观点相同。虽然这个词的语义在现代汉语辞书中并无争议,但细观其语境及语义,会发现辞书对其解释存有瑕疵。本文拟从“在乎”在近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出发,论证“在乎”的词典释义,并指出“不在乎”这一词条无收录必要,以及以“不”开头的词语的收录原则等问题,为词典释义和词条收录提供一些基础性的研究。

二、“在乎”在近现代汉语中的语义和用法考察

(一)“在乎”在近代汉语中的语义和用法

“在乎”作为动词使用,早在先秦就已经出现。如:

(1)长也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吕氏春秋・尽数》)

“在乎”表示事物的本质所在。这里的“乎”相当于“于”,“在乎”的意思等于“在于”,二者并列对举使用的例子也是其意思一致的明证:

(2)身在乎秦,所亲爱在于齐,死而志气不安,精或往来也。(《吕氏春秋・精通》)

直至明清以前,动词“在乎”的后接成分都是表示重要的、数量大的、反映事物本质的词语,如:

(3)且夫将校者,在乎识虚盈,明向背,冒矢石,触锋刃也。士卒者,在乎赴汤蹈火,出死入生,不旋踵而一焉。(《太平广记》 卷三七一)

这里的“在乎”表示能担当将校的人,要具备“识虚盈,明向背,冒矢石,触锋刃”的本质,士卒的职责和使命在于“赴汤蹈火,出死入生,不旋踵而一”,“在乎”在其中都指明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职能所在、本质所在。

到了明清之际,动词“在乎”后面所接成分有了变化,这主要体现在反问句和否定句中:

(4)即忙叫家人到家中拿了两个元宝,跪着讨饶。丹客只是佯着眼不瞧道:“我银甚易,岂在乎此!” (《今古奇观》 第三十三回)

(5)金朝奉大喜道:“但得退婚,免得在下受累,那在乎这几十两银子!” (《初刻拍案惊奇》 第十回)

(6)抚台道:“南京此刻没有开河的工程。咱们既然办到这个工程,也不在乎卖土那点小费,叫人家听着笑话。还是照兄弟的办法罢。”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五十三回)

用在表示否定意义的句子中时,“在乎”后面所接成分为不重要的、细小的、非本质的事物或东西,表示事物的关键、职能和本质不在于此。

当“在乎”后接成分发生变化以后,“在乎”引申出了“在意、介意”的意思。如:

(7)老爷说:“倒也不在乎富室豪门,只要得个相貌端正、性情贤慧、持得家吃得苦的孩子,那怕他是南山里、北村里都使得。”(《儿女英雄传》 第二回)

(8)胡统领道:“算了罢!我省得三万银子,至少几千把万民伞好做。这个虚体面,我如今亦不在乎了?”(《官场现形记》 第十七回)

通过对明清两代的语料检索,“在乎”出现的语境主要有三种:

上述数据表明,“在乎”表示“在意、介意”这一意思时,主要来源于表否定或反问的句式中。这也是在现代汉语辞书中,对“在乎”进行释义时交代其多用于否定句或反问句中的原因。

清代“在乎”表“在意、介意”之义较之明代明显增多,且多出现于口语色彩较强的白话文中。在具体出现语境上,出现在否定句或反问句中的“在乎”的后接成分仍然为表示量小、次要、不足为重的事物,表达主语不在意、不介意之意。同时,也出现了“在乎”不接宾语的例子,共有11处,这也是此前所无的,如:

(9)立人摇着头道:“你真说笑话了!我们的交情还计较这些。倒是今天这件事来得太奇怪,怕生出别的岔子,化几个钱满不在乎!”(《孽海花》 第三十五回)

(10)侯爷这一脚踢上,心中可就纳闷啦:打他踢他,怎么他满不在乎?(《三侠剑》 第二回)

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也有“在乎”和“计较”在上下句中对举使用的,也证明了“在乎”表示“在意、介意”的引申之义已经完成,如:

(11)又说道:“论理呢,兄弟世代为官,这几个钱也见过的。但是既然犯了本钱出来做官,所为何事?倘若一处不计较,两处不在乎,这也可以不必出来现世了。”(《官场现形记》 第四十四回)

(二)“在乎”在现代汉语中的语义和用法

动词“在乎”所表示的两种意思,随着现代汉语的形成,使用频率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我们检索了老舍、赵树理和钱锺书的作品,“在乎”语义呈现的具体情况如下:

同时,我们也发现,现代文学的“在乎”表示“在意、介意”之义时,还是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中,主要表达否定之义。虽然这一时期现代汉语已经比较成熟,但仍然残留着早期白话表达的特点,所以“在乎”表示“在于”的义项并未消失,不过从使用频率上来看,和清代相比已经大大降低。虽然由于条件限制,我们没有对现代文学中的全部作品进行检索,但是窥一斑而见全豹,从几位作家对“在乎”的使用上来看,我们也能够看到“在乎”使用上更倾向于表达“在意、介意”之义。

进入当代,“在乎”在表意上并没有出现什么变化,但是使用范围却扩大了。在此之前,“在乎”在表示“在意、介意”之时,绝大多数出现在否定句和反问句中,但是,我们抽查新华社2004年的新闻稿和2006―2013年《人民日报》上“在乎”的使用情况时发现,“在乎”的语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如下:

而且“在乎”前面出现的副词和普通心理活动动词一致,有“很”“特别”“更”“最”“只”等。如:

在这一段时期,即使表示否定意思时,也不是只有“不”来修饰“在乎”, 出现了“不再在乎”“不太在乎”“不很在乎”“无需在乎”等表述方式,这都证明了“在乎”其中一个义项已经属于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了。如:

(16)就因为她不再在乎,不想再为他水里来,火里去。(《作家文摘》1997)

(17)不过此时的胡光不太在乎床的存在,他在乎的是床上的一件东西,这件东西非常平凡,却使他怦然心动。(《作家文摘》1997)

在现代汉语中,“在乎”表示“在于”意义的情况较为少见,现代文学阶段,因为受早期白话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但较之清代,已经有大幅削减,在当代,只有在出于表达文雅需要之时,才会用“在乎”来表示“在于”,呈现出较强的书面语色彩。如:

(19)地之“生机”不在乎地,而在乎人;地之“利”不在乎远近高低,而在乎用之有道。(1994年报刊精选)

三、“在乎”的词典释义和以“不”开头的词语收录原则

综上所述,“在乎”一词在现代汉语中表达“在意、介意”之义时,由以前的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发展为可以用于各种句式,可以用于否定句,也可以用于肯定句,可以表示程度较低的在意,也可以表示程度较高的在意。在上述分析结果的基础之上,我们认为,《现代汉语词典》应该对与“在乎”有关的词条释义和收录范围加以修改:

第一,在义项①之前,加〈书〉,以标明其语用环境;

第二,在义项②中,删去“(多用于否定式)”这一条件限制;

第三,删除“不在乎”这一词条,“不”和“在乎”一起使用,并未增加新的意义,没有产生新词,是一个自由短语,无需增设这一词条。如若把所有类似短语都加入词典之中,那么词典将不堪重负。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共收录了47个以“不”开头的三字词语,是否有一些也和“不在乎”的情况类似呢?我们对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47个以“不”开头的三字词语中,有17个没有相对应的肯定式,如“不二价、不倒翁、不下于、不贰过”,多为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由短语凝合为词。其余30个以“不”开头的三字词语有相对应的肯定式,但情况多样,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以“不”开头的词语与其肯定式词性不同。

不成文 形属性词。没有用文字固定下来的:~的规矩蚨嗄甑睦洗统~地沿袭了下来。

成文 ①名现成的文章,借指老一套:抄袭~。②动用文字固定下来,成为书面形式:他的讲话已经整理~。

2.以“不”开头的词语在其肯定式基础上增加义项。

不对劲 (~儿)①不称心合意;不合适:新换的工具,使起来~。②不情投意合;不和睦:俩人有点儿~,爱闹意见。③不正常;不符合常理:他越琢磨越觉得这事~,其中必有原因。④(身体)不舒服;(心情)不愉快:他觉得身上有点儿~就上床睡觉了|考试没考好,心理有点儿~。

对劲 (~儿)形①称心合意;合适:这支笔太秃,写起字来不~。②合得来,相投:他们俩一向很~。③正常:最近他的神情有点儿不~。

3.以“不”开头的词语在其肯定式基础上减少义项。

不要紧 形①没有妨碍;不成问题:这病~,吃点儿药就好蚵吩兑病,我们派车送你回去。②表面上似乎没有妨碍(下文有转折):你这么一叫~,把大伙儿都惊醒了。

要紧 ①形重要:这段河堤~得很,一定要加强防护。②形严重:他只受了点儿轻伤,不~。③〈方〉副急着(做某件事):我~进城,来不及细说了。

4.以“不”开头的词语与其肯定式表意相同。

不得了 形①表示情况严重:哎呀,~,着火了!蛲蛞怀隽瞬碜樱那可~。②表示程度很深:热得~蛩急得~,可又没办法。③了不得①。

得了 形表示情况很严重(用于反问或否定式):这还~吗?虿弧啦,出了事故啦!

5.以“不”开头的词语有其他意义,和肯定式无交叉义项。

不作为 名①

法律上指负有某种特定义务的行为人不履行其义务而致人损害的行为。②指国家公职人员不履行应尽职责,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及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失职、渎职等行为。

作为1 ①名所作所为;行为:评论一个人,不但要根据他的谈吐,而且更需要根据他的~。②动做出成绩:有所作为。③名可以做的事:大有~。

6.以“不”开头的词语单纯在肯定式基础上增加否定意义。

不带音 发音时声带不振动。

带音 发音时声带振动叫带音,声带不振动叫作不带音。普通话语音中元音都是带音的,辅音中的l、m、n、ng、r等也是带音的。别的辅音如p、f等都是不带音的。带音的是浊音,不带音的是清音。

不作声 不出声;不说话。

作声(~儿)动发出声音,指说话、咳嗽等:大家别~,注意听他讲。也作做声。

当然,我们的分类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有些以“不”开头的三字词语能归属到第二至三类中,但至少反映了含“不”词语的基本现状。我们认为,分类中的前五类以“不”开头的词语应该收录,因为其意义或词性是无法单纯用肯定式表达出来的。对于第六类,我们认为其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专有名词的收录问题,例如“带音、不带音”“等式、不等式”等,这个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不过如果从分类学的角度来讲,似乎应该收录,但范围大小要制定明确的原则;另外一种是普通词语在肯定式基础上增加否定义形成的以“不”开头的三字词语,这种三字词语是不应当收录的,因为否定式并没有形成新词或增加新义,只是一个由“不”和肯定式构成的自由短语,不具有进入词典的资格。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其他以“不”开头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收录与否的原则应与这些以“不”开头的三字词语相同,即如果以“不”开头的词语改变了词义或者词性,形成新词或者增加新义,在词典中就应该收录,如果只是单纯增加了否定意义,就是一个自由短语,就不应该收录。

四、结 语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词典编纂实践的不断检验,《现代汉语词典》编纂者提出的总体收词原则和收词范围为人称道,在词典释义方面的佳妙之处他人也多有论及,整体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现代汉语词典》在收词原则和收词范围方面仍存在着不完全合理的地方。本文仅从“在乎”的语义和用法着手,通过单个案例讨论词典的收录细则,针对以“不”开头的词条收录情况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以期使词典的编纂更加完善,更加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2.范振强.“不由得”的语法化和主观化.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1

(11).

4.李广瑜.辞书中“不得”处理献疑.辞书研究,2012

(3).

5.刘红妮.“一律”的词汇化、语法化以及认知阐释.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

(11).

8.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9.马清华.词汇语法化的动因.汉语学习,2003

(2).

13.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

15.张锦文.《现代汉语词典》的词条排列.辞书研究,1989

(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Private Cars-私家车
Learning to Play the Piano(我学弹钢琴)
学习英语也有诀窍
Burning Rubbish Is Harmful to People(燃烧垃圾对人们有害)
学校生活
PIERRE(皮埃尔)
China Accession to WTO-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保护环境
书店老板请你提出一些吸引顾客的建议
Studying Abroad(出国留学)
你对所聘职业的看法
Going Home(回家)
有关英语演讲比赛的通知
Water Pollution-水污染
Smoking is Harmful-吸烟有害
武警森林部队特色文化浅析
化虚为实 虚功实做
汉语外来词的方言标注研究
汉泰词典出版概况及编纂建
汉语大型辞书同义并列复合词的训诂失误及应遵循的原则
让乡愁在大地上蔓延
试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价值中立“的可能性
古树名木 衢州一道最靓丽的风景
民族文字应时词典的研发
明代伪汤显祖字书述略
春闻金花飘香 行入时光深处
关于标点符号的一些思考
论“胡乱”的成词及“胡V”的由来
Moldovan著,现代俄语的外来词与俚俗现象
释义句式“因……而……”
《小猪画画》拓展资料
《小猪画画》教案之一
《小蝌蚪找妈妈》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鸭子和白兔请客》教案之二
《鸭子和白兔请客》拓展资料
《小熊和小鹿》教案之一
《小猪画画》同步练习
《小猪画画》教案之二
《鸭子和白兔请客》教案之三
《小熊和小鹿》同步练习
《小熊和小鹿》拓展资料
《鸭子和白兔请客》同步练习
《小猪画画》说课稿之一
《小熊和小鹿》教学案例
《鸭子和白兔请客》教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