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信息能力提升研究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信息能力提升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20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信息能力提升研究

【摘 要】提升信息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之一。文章从物流管理本科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出发,指出影响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信息素质提升的若干瓶颈,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信息素质;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物流信息管理;信息道德

一、信息素质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内容

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情感的培养和形成过程。创新工作过程是一个信息感知、信息认知、信息整合、信息交合、信息评价的过程与一个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反馈的信息创新工作过程。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其信息处理、使用信息和批判地评价信息的能力,才能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开拓、挖掘新的有价值的领域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信息素质是指一种有效发现自己的信息需求,并据此从各种不同的信息源中寻找、检索、获取、判断和组织信息以及利用、交流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与素质,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意识是指人的头脑对信息及其运动规律的抽象性、概括性、总体性的认识。信息意识既是信息主体对信息的认识过程,也是其对外界信息环境变化的一种能动的反映。强化信息意识教育,一方面可以使受教育者对信息科学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强化教授者自身对信息要求的良好意识;信息知识是构成信息素质的基础,包括信息技术和信息方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的收集能力、整序能力、利用能力、评价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道德是用以调节信息创造者、服务者和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物流业务流程类课程,如仓储、运输、配送、采购、包装管理等,该类课程着重于学生对物流运作机理的掌握。第二类课程物流业务衔接类课程,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目录管理、电子商务与物流等,该类课程着重于学生物流一体化思维的培养。第三类物流信息类课程,如物流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理论与应用、面向对象的计算机语言等,该类课程着重于提升学生物流信息管理的能力。这三类课程正是物流管理专业培养计划的重点,也是其特点之所在。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是在培养学生物流一体化思想的前提下,学习物流的运作流程和如何运用物流信息进行物流管理。是专业特点决定了对物流管理学生进行信息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当前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信息素质情况不容乐观:

一、物流管理学生主要以文科背景为主。物流管理专业属管理学科,在我国以文科学生报考为主。而实际上物流管理属交叉性学科,其中近半数课程出自数学、信息学等理工类学科。学生的“先天不足”使其缺乏理工科学生应该具有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

二、教师的知识背景限制了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拥有管理类和经济类的学位居多,个别的教师具有工科背景,具有信息学背景的教师非常之少。教授者信息意识的缺失不可能使受教育者对信息科学有全面、深入的认识。

三、现有的物流信息管理教学倾向于传授以记忆为主的知识,对于信息的能力的培养意义不大。

四、信息免疫能力差,信息道德水平有待提高。当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展现在面前时,大学生们缺乏对信息的筛选能力。有的学生不清楚或不遵守信息行业的网络社交安全规则,恣意妄为。

三、应对措施

一、师生共同提高信息素质。教师自身注重学习、掌握信息技术,拥有信息能力,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改变教学风格使其趋向民主,教师的权威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而是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与工作作风;教学方式更为灵活,注重引导学生在面对大量信息时充分去思考与判断;用于学习新知识,实现与学生共同进步。

二、改变传统的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针对不同的信息能力培养目标将教材内容进行模块化整理。课程以讨论、实际应用为主,理论知识讲授为辅。大多数学校的教学计划将物流信息管理课程安排在大三年级,在完成了物流业务流程和信息学相关课程的基础上,物流信息管理正是这样一个将二者融合的课程。

三、充分利用“大学生课外创新团队”提升学生综合信息素质。第二课堂是相对第一课堂而言的,是指在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之外,由学生自愿参加、有组织进行的各种活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启迪、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增进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感性,增强其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重视信息道德建设,切实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教师作为教学中主动的一方,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科技展现自己的天赋和才华,同时要树立责任意识,讲究信息道德文明。要求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不侵犯或损害他人利益,不做垃圾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强化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负责任地使用信息。

参考文献

[2] 王艳红等.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教师的引导作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

(7).

[3] 韩庆田.管理工程专业学院信息素质的培养[J].学理论, 2010(0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雨,周庄
书包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
趣谈“当家”
完美与残缺
爬山的发现
成长的过程
八月桂花香
十一月的萧邦
冬之随笔
初三真苦
元旦的竹
感动
站得远点看自己
“黄金搭档”
“阴沉”主题的变奏
穿越历史的激越呐喊
欲望不息 生命不止
《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比较
消费时代下女性身体创伤写作分析
论唐传奇《任氏传》中任氏的狐性和人性
头韵及夸张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运用
论五台山寺庙壁画的审美承载
论李群玉的神女诗
爱欲释放·女性原罪
论小说《家庭制造》中的不可靠叙述
简论明清长篇小说中的服饰艺术
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生活环境的诗意性
《蒹葭》的叙事式再解读
从“小处敏感,大处茫然”中探索卞之琳的思想情感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1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1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1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02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3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一课时)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一课时)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