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苏州市两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模式

浅析苏州市两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模式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03

浅析苏州市两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模式

【摘 要】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到因发展而集聚的各种社会矛盾问题的凸显和爆发。而政府作为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主体,由于其自身能力的有限性,需要结合社会力量以更有效的为社会各阶层提供服务,为社会和谐积聚贡献。这其中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文章试图通过梳理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研究理论,进一步明确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比较分析苏州市两种不同的非营利组织发展模式,认识当前苏州市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并通过总结、归纳两种组织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探寻这两种非营利组织应对发展挑战的出路。

【关键词】社会力量;非营利组织;发展模式

非营利组织是指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那些社会组织,如民间组织、社会团体、慈善组织、独立部门、第三部门、市民组织、市民社会、志愿者组织、免税组织、非政府组织和草根组织。中国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可归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非营利组织形成与发展的动因研究;]第二:从社会功能理论及福利经济学角度的研究;第三:从社会角色定位理论角度的研究;第四:非营利组织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先笔者主要对自强社和乐助两个机构做一个比较性分析。

一、乐助社工事务所与自强服务总社发展的异同

(一)乐助社工事务所与苏州市自强服务总社的差异

1.发展方式

一个机构的发展方式就是该机构的起源问题,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方式决定着其与其他机构的不同之处,这是一个根本所在。就现今发展起来的非营利组织,具有两种来源不同的类型,具体来说:第一种是“自上而下的自治化道路”,这主要是以苏州市自强服务总社为典型代表,自强社的起源主要是由政府作为其总体推力,其内部主要的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管理及相应组织资源等,主要是来自党和政府等相关机构的供给。它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补充政府的功能,满足政府的需要。在与负责人访谈的过程中,其介绍道:自强社的法人是一名交警大队的大队长,并且机构出去采集吸毒人员的尿液等行动中都会得到辅警的帮助,机构的一些工作人员享受的待遇是辅警待遇。第二种则是“自下而上的自主化道路”,以乐助社工事务所为代表,它主要是由民间发起的,率先由江苏师范大学的师生在无锡成立,并逐步在苏州、昆山、徐州等六个地点拓展其机构活动,其主要目标是运用各种社会资源,针对社会上的一些弱势群体开展的相关服务活动。

2.活动领域

根据机构的起源与宗旨,每个机构都具有自身不同的服务领域。因而在本文中主要以三个维度来分析我们所选两机构的差异。第一,从服务对象方面说,苏州乐助的服务对象是外来务工人员的青少年子女,为他们提供一些成长活动服务。自强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苏州市吸毒人员,以苏州市民为主,帮助政府开展戒毒工作。第二,从活动范围方面来说,乐助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姑苏区,而自强社的活动领域是整个苏州市。第三,从服务形式方面来说,由于两大机构的缘起和服务对象等的差异,他们的服务形式也是两种完全不用的形式。乐助主要针对的是青少年群体,针对青少年的特性,如青少年的同辈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而自强社针对的是吸毒人员,其主要开展的是个案工作,为每一位服务对象提供个别化的服务。

3.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中的各个相关部门群体如何相互搭建起来,保证机构内部的有效沟通和协调。

乐助社工事务所中各权责是分工到个人的,分工较为明确,就如一个企业一样,拥有理事会,项目执行负责人,主管,一线社工等,这也顺应了现在苏州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即偏向于走社会企业发展模式。自强社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组织,自上而下的组织的一个突出表现就在于机构结构的层级化、行政化色彩比较浓厚,而且在每一个层级中,工作人员的分工并不是很明确。

4.人员管理

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人员队伍的稳定性是影响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重要内部因素。首先,乐助社工事务所共有8名全职员工,其中包括4名一线社工、3名主管、一名执行负责人。他们具有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背景,且有一定的专业工作经验。相比而言,自强社的工作人员专业性显得有些薄弱。自强社拥有一共300人的工作人员队伍,但是目前持证社工仅有25人,另有2人持有心理咨询师证。其次,人员流动性方面,乐助社工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大多通过公开招聘进入机构,机构有相对完善的聘用机制,包括网上发布招聘信息以及参与现场招聘会进行工作人员的招募等。但乐助机构同时也面临的一个问题,即是工作人员的流行性过大,通常工作人员不会选择在机构长期工作。自强社则拥有更为稳定的工作人员队伍,机构一般不会对外公开发布招聘信息,只有在老员工退休后才会有选择地录用新员工。总体上,自强社员工的流动性较弱。

5.资金来源

乐助社工事务所的资金来源相比自强服务总社更为多元化,主要包括项目创投所得资金、社会企业的赞助、政府以监管承办项目、托管孵化园等的经费形式下拨的资金支持等。总体而言,乐助社工事务所面临的资金压力相对较小。自强社的资金则由政府直接拨款、全权负责。

6.社会互动

与社会各界建立良性、稳定的联系,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形象建设、社会认可度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与政府的互动方面:乐助与政府的互动主要通过参与政府发起的创投项目的竞标来实现。自强社则与政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法律意义上自强社是注册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实际上其运作方式与政府下属部门趋同。其次,在与同行机构的互动方面:由于乐助专注于青少年群体,因此乐助与本市其他一些服务青少年群体的同行机构在场地、物力资源、活动举办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合作。自强社则与同行机构联系较少,多以与外地戒毒类机构进行经验交流为主。此外,乐助吸收苏州本市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作为实习生或志愿者参与到机构的服务工作中。自强社也会与各高校合作,但由于其行政化色彩和岗位工作内容的要求较高,因而合作相对较少。

(二)乐助社工事务所与苏州市自强服务总社的共同点

两者为非营利组织,针对社会中的某一问题人群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并试图通过这样单一的服务对象来营造机构自身的独特品牌。此外,两大机构的根本目标都是希望能够为促进社会和谐,为了广大社会群体的福祉所服务。事实上,通过乐助与自强社所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效果来看,两大机构都起到了促进社会发展、维护弱势群体的作用。但就两大机构的专业性方面来说,他们各工作的开展都缺乏有较高经验的、专业的、稳定的督导予以有效指导。

二、乐助社工事务所与自强服务总社的优势与不足

(一)乐助社工事务所与自强服务总社发展的优势

首先,机构都注重突出品牌特色。乐助社工事务所重点推出的是“青少年服务”项目品牌,兼顾拓展针对其它服务人群的活动;自强服务总社则只把服务对象限定在“禁毒”社会工作领域,力求走出一条精细化的发展道路。这种做法与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吻合,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组织机构中突显自身的竞争力。

其次,机构注重与高校之间的互动交流。乐助、自强社都与当地高校(如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有密切合作,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服务机构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便利的实习基地和就业岗位,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高校则为机构提供优秀的专业人才,一方面扩大机构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为机构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由于中国社会工作在中国内陆的发展尚不成熟,社会工作领域的专业人才和最前沿的理论成果大部分集中在高校,因此,一个社会工作机构的良好发展与高校之间的互动交流是不可或缺的。

(二)乐助社工事务所与自强服务总社发展的挑战

其次,机构吸纳专业人才的能力不足;苏州市乐助社工事务所虽然专业社会工作者较多但是人员流动率较高,自强服务总社虽然人员比较稳定但是专业人才较少,这表明二者在吸纳专业人才就业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最后,机构缺乏有效的社工督导支持。社会工作督导在促进专业社工成长并保障服务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乐助与自强服务总社均没有设置专门的社工督导,即使对社会工作者进行定期的培训,形式基本上是参观、走访、座谈,这造成很多学习内容只能作为计划而无法得到真正落实,培训质量大打折扣。自强服务总社的负责人透露很多禁毒社工心理上出现困扰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这就表明他们需要有专业的社工督导的指导以及培养“本土化”社工督导的必要性。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苏州乐助社工事务所与自强服务总社虽然以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式成长起来,但面临着许多共性的问题。从外在环境来看,需要政府在积极扶持非营利组织的同时不要过多干涉其内部发展,提高它们的自治能力;从内部机制来看,需要非营利组织不断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来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2] 李晓明.国内外非营利组织研究述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2).

[3] 仲伟周.中国非营利组织行为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J].预测,2003

(3):12-1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雨,周庄
冬之随笔
十一月的萧邦
“黄金搭档”
感动
爬山的发现
初三真苦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
站得远点看自己
书包
八月桂花香
完美与残缺
成长的过程
趣谈“当家”
元旦的竹
《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比较
论唐传奇《任氏传》中任氏的狐性和人性
从“小处敏感,大处茫然”中探索卞之琳的思想情感
论李群玉的神女诗
头韵及夸张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运用
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生活环境的诗意性
“阴沉”主题的变奏
论小说《家庭制造》中的不可靠叙述
《蒹葭》的叙事式再解读
论五台山寺庙壁画的审美承载
爱欲释放·女性原罪
穿越历史的激越呐喊
欲望不息 生命不止
消费时代下女性身体创伤写作分析
简论明清长篇小说中的服饰艺术
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1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2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一课时)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3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02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1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1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