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邓小平关于党史研究的思想及启示

邓小平关于党史研究的思想及启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邓小平关于党史研究的思想及启示

【摘 要】邓小平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领导人,他一生的著述颇丰,而其中关于党史的研究体现出他作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学家的真知灼见。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关于党史的研究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力,给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带来了许多的启示。文章立足于邓小平的论断和著述,分析了他关于中共党史研究方面的思想,并深入探讨了邓小平关于党史研究思想的重大启示。

【关键词】邓小平;党史研究;思想;启示

邓小平自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共党史的研究,而亲身经历党的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使得他能够对党史做出深刻而全面的研究。而从邓小平的研究著述中我们可以发现,邓小平关于党史研究的思想对我们了解国情、研究中共党史、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很大的帮助。

一、邓小平关于党史研究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关于党史研究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为以下几点。

第二,关于党史人物的评价。党史人物的评价关系到党的建设方向以及党内作风等问题。邓小平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联系的观点对党史人物做出了客观的评价,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出了两点:一是评价党史人物要联系人物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二是评价党史人物要有科学的方法和公正的态度。前者强调了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评价原则,而后者则强调评价党史人物要客观、公正,不可以以偏概全。这两个观点在评价毛泽东同志时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第三,关于重大历史问题评价的原则。在评价重大历史问题上,邓小平认为要以“宜粗不宜细”为评价原则,对一些重大的历史遗留问题可以不必深究,一切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为重。这个原则的目的在于在重大问题上统一人们的认识,撇弃个人恩怨,从而为建设国家而共同奋斗。同时,邓小平也强调,对于某些影响党实现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细节问题,在党史研究中可以适当地加以规避。

第四,关于人民群众和领袖之间的辩证关系。邓小平认为,人民群众和领袖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首先,邓小平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并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次,邓小平肯定了领袖人物对党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认为领袖人物应该出自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建立起和谐统一的关系,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

二、邓小平关于党史研究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关于党史研究中的基本价值向度给我们的启示。党史研究的价值向度问题,是党史研究中最难把握的问题。因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时空关系比较紧密,所以难以在评价中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而邓小平提出,在对待中共党史问题时,不能以算旧账、清恩怨的态度为评价目的,而是要放下个人恩怨,努力“向前看”。这里的“向前看”就是一种价值向度,它启示我们,在研究历史时,不仅仅是评价历史,更重要的是在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走向未来。

第二,关于党史研究中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是研究党史时所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邓小平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与科学性之间是统一的关系,党性失去科学性的支持,就相当于没有根基的楼阁,而离开了党性的党史研究,就是一个肤浅的历史研究。这启示我们,在党史研究中,要坚持党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在处理问题时要使用科学的方法,而坚决不能感情用事。

第三,关于“历史事实”和“历史评价”之间的关系所带来的启示。历史事实与历史评价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历史事实是历史评价的最重要的依据,而历史评价使得历史事实获得了灵魂。邓小平在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作用这件事情上就很好地处理了历史事实与历史评价之间的关系,他既强调了毛泽东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指出了毛泽东所犯的过错,而在对他进行评价时,邓小平是根据历史事实将功过三七分,功七过三。这种做法启示我们,在处理历史事实与历史评价之间的关系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恰如其分地评价”。

第四,关于历史、现实与未来三者之间的统一关系所带来的启示。研究党史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历史来达到建设现在和走向更好的未来的目的。邓小平在党史研究思想中高度概括了党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并认为与成功的经验相比,失败的教训更能让我党获得进步与提升。因此,在处理有关国家建设的事务时,要铭记历史教训,借古鉴今。而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党史研究中,要辩证对待历史、现实与未来三者之间的关系,借鉴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三、结语

邓小平关于党史研究的思想是党史研究中的重要思想成果,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以及我国今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汲取邓小平关于党史研究思想中的精华,并注意从中总结出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通过这种方式,使邓小平关于党史研究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2] 田兴斌.论邓小平对中共党史学理论的贡献[J].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12(04).

[3] 刘明钢.论邓小平关于三代领导集体的思想对党史研究的指导作用[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01).

[4] 王先俊,张家芳.邓小平对新时期中共历史学的贡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1).

[5] 张家芳,胡倩燕.邓小平与中共历史学研究综述[J].宁夏党校学报,2013(0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新音乐—新诠释
变迁
豆豆采访录
美丽的茅台,我的家
勇敢面对
由名言所想到的
默读母亲心
那时候
这只是一个开始
2004年的第一场雪
影子
我能行
听,沙沙……
盛饭
无需太多
论宋代文言小说的篇末议论
印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穿越高速路的顶管工程施工
抗战期间冯玉祥将军“献金救国”失误记
唐太宗“依法治国”成就大唐盛世
论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戏仿理论*
刘少奇与中共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的起草
怎样做好“师带徒”
淘宝的双十一营销战略及成功背后的启示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戚继光的宦海沉浮
童稚记忆中的贵阳“二四轰炸”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 四川模式”之形成及其基本特征
“电视问政”:政府公共关系的策略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的公正价值及其向度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六下)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六下)
《李逵见宋江》同步练习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五》教学建议(六下)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六下)
《贾芸谋差》同步练习1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六下)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