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小议夏目漱石的《心》

小议夏目漱石的《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30

小议夏目漱石的《心》

【摘 要】小说《心》以明治时代为背景展开。明治时代,自由、解放等西方进步思想大量流入。而另一方面,日本的传统伦理道德依然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在新旧文明的冲突中,人们渐渐迷失了自己,变得失去坦白表达自己的“诚心”。

【关键词】“诚心”;《心》;先生;变化

一、“诚心”和《心》

“诚心”一词是最初是在《日本文学教程》上看到的。据该书所言,“上代文学因宣命的‘明、净、直的诚心’这一说法,又被称为‘诚’的文学。‘诚’用于宣命。明、净、直是一体不可分的,不是‘片言’(有偏向性的利己心),而是感情和理性调和的‘诚心’。”

追本溯源,“诚心”这个词最早是在上代文学宣命中出现的。根据《常用国语便览》所言,“诚:贺茂真渊之说。如《续日本纪》的宣命所记载的‘明、净、直的诚心’,‘明、净、直’ 被认为是心的理想。”

将“诚心”的理念与漱石的《心》相联系并非毫无依据的。

江岛淳这样论述到:“所有“虚伪”的“蔽”得到解放时,先生的、K的、以及人类一般的本质就明朗了。”这里提到的“虚伪”就说明了“诚心”的缺乏。

于长敏说:“明治时代,日本因为富国强兵、文明开化,大量吸收西方文化,但是因为千百年来的封建传统依然存在,封建意识还是不可动摇,不能彻底地脱离封建束缚,是在新的社会精神中混杂着旧观念的时代。因为思想解放的不彻底,近代的知识分子在西方文明和日本古典文明中迷失了自己,没有坦诚表现自己的勇气。”也就是说,缺乏“诚心”。

本文将从先生“诚心”的变化过程着手,分析其变化原因。

二、先生“诚心”的变化过程

(一)“诚心”的活跃

先生本来是拥有“诚心”的青年。他毫不怀疑地把遗产托付给叔叔,而叔叔在劝他结婚时,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反对。这两点可以看出先生本来是拥有“诚心”的。

(二)“诚心”的衰退

在被叔叔背叛后,先生来到东京,借住在房东夫人的家中,而且喜欢上了夫人的女儿――小姐。但因为被叔叔伤害,先生的诚心慢慢消失,对周围的一切都采取怀疑的态度。因为猜疑心,先生一直都没有对小姐告白。由此可见,先生的“诚心”在衰退。

(三)“诚心”的残存

在被背叛后,先生的“诚心”虽然在消失,但是尚有些许残存。这一点在先生为朋友K所做的事情中可以看到。先生和K是幼时的朋友。重松泰雄说:“很明显,他们俩是住在同一个精神圈的。”在新的地方,原本就认识的两人变得更加亲密。因此,那个时候,对他人怀有疑心的先生还是不怀疑K的,对K以“诚心”相待。所以,在K落难时,先生帮了K很多。

(四)“诚心”的消失

K把自己对小姐的爱慕之情向先生坦白了。而先生却没有把自己也喜欢小姐这件事向K坦白,而是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尖锐的语言指责K。更加过分的是,先生瞒着K,偷偷地向夫人提出自己要娶小姐。这个时候,先生的“诚心”已经彻底消失了。

三、先生“诚心”的变化原因

(一)变化的必然性

先生“诚心”的消失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因为叔叔的背叛。本来亲切的叔叔在金钱的面前无法抑制贪欲,侵占了先生的财产。增满圭子指出:“亲戚们平时看起来很善良,但因为恶念一瞬间就会造成悲剧,这会使被伤害的人陷入绝望的深渊,陷入不相信他人的境地。”在这之后,先生开始对世间的一切抱有怀疑,慢慢不相信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原本的“诚心”衰退。

第二个阶段,先生向K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是一味地指责K,之后甚至偷偷地向房东夫人提亲,这个时候的先生的“诚心”已经彻底消失。“平时大家都是好人。至少大家都是普通人。但是恐怖的是,在一瞬间会突然变成恶人。”先生的这句话本来是说的他叔叔,但是后来这句话也在他身上得到了体现。即便是对一开始以“诚心”相待的K,一旦K损害到自己的利益,先生立刻就丢弃了最后残存的“诚心”,用卑鄙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在这时,先生的利己心完全打败了残存的“诚心”。

(二)浠の可能性

“明治精神可以看作是过渡期的精神。”水川隆夫如是评论明治精神。在明治时代,虽然日本因为富国强兵、文明开化,大量吸收西方文化,但因为千百年来的封建传统依然存在,封建意识还是不可动摇,人们还是不能彻底地脱离封建束缚。因为思想解放的不彻底,近代知识分子在西方文明和日本古典文明中迷失了自己,失去了坦诚表现自己的勇气。

四、悲剧根源

综上所述,先生“诚心”的消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诚心”的缺乏是所有悲剧的根源。首先,如果一开始先生就以“诚心”向小姐告白,那么从小姐平时的态度来看,这个告白几乎一定会成功。这样一来,对于朋友的婚约,K自然不会再有什么想法了。先生既能与小姐幸福相伴,又能维持与K的友情。另一方面,如果在K向先生诉说心事时,先生也向K坦诚自己对小姐的爱慕,然后堂堂正正地与K竞争,那么无论谁赢了,之后两人还是能够来往,落败者无须自杀,获胜者也无须自责。这样一来,K和先生都不会死,也就不会造成悲剧。

夏目漱石以“诚心”的缺乏导致的一系列的悲剧,警醒在不彻底的文明开化中迷失自我的明治时代的世人。如果缺乏坦诚表现自己的“诚心”的话,也许任何人都会遭到这样的悲剧。

参考文献

[1] 重松泰雄.K的意味DD围绕其变化[M].樱枫庄,1994.

[2] 增满圭子.夏目漱石论――漱石文学中的“意识”[M].和泉书院,2004.

[3] 水川隆夫.重读夏目漱石的《心》[M].平凡社,2005.

[4] 坂本太郎.日本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 于长敏.一颗孤独、颤抖的心[M].海口南方出版社,198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清洁委员的N招“武林绝技”
“上帝”朋友
长大后我将成为你
我心中的“老牛”
夸妈妈
我的表妹
我的好朋友
我们的数学老师姓“古”,不高不矮,脸很宽,
假如没有她
友谊长存
我尊敬的人
同桌的超级功能
超音波老妈
我被欺骗了
我的青山老师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升级的对策(1)论文
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及对策(1)论文
反垄断视角下的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策略(1)论文
中韩经贸现状与趋势展望论文
政府促进海外直接投资行为特征分析(1)论文
汇率变动对中日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1)论文
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对我国汽车出口的影响(1)论文
基于国际经验发展中国小额信贷的政策取向(1)论文
成本会计的发展及策略论析(1)论文
我国港口间的比较优势分析及竞争合作策略研究(1)论文
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高新产品的出口影响(1)论文
印度与东盟贸易合作对我国的影响(1)论文
中国贸易条件变化和波动情况的经验分析(1)论文
贸易便利化对中韩贸易的影响论文
浅析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外贸收益的影响(1)论文
《秋天》教学设计5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4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9
皇帝的新装课文导语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7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9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秋天)教学设计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12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2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0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3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1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9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8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