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20
“五位一体”视角下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 要]在“五位一体”视角下,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文化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政治文明、生态环境文明5个层面,选取47个要素指标,构建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青岛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5个层面进行评价分析。
[关键词]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Abstract:From the ecological economic civilization, the ecological cultural civilization, the ecological social civilization, the ecological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civilization, 47 element indicators are selected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civilized city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ve in one”.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analysis of Qingdao city on the five aspects with the methods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Key words:five in o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五位一体”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的总体布局,其中经济建设为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同时,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且放在突出地位,这标志着我国对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宗旨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基准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目标是全面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目的是有效提升各类自然资源的维护和利用,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以持续促进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基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要求,本文认为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生态经济文明、生态文化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政治文明、生态环境文明。构建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反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情况,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研究概述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大多数着眼于定性衡量,且精神文明创建方面的评估是其侧重点,因此难以指导实际生态文明城市发展和建设。
二、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分析
基于科学性、定量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综合性等指标设计原则[7],在“五位一体”视角下,将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生态经济文明、生态文化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环境文明5个一级指标。
3.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社会文明是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评价指标,从社会发展情况和社会公平性两方面提出8项三级指标,包括了社会高度关注的指标。这8项三级指标不仅可测量居民的满意度,而且体现出整个城市社会的未来发展状况。
4.生态政治文明。较传统政治而言,生态政治文明不仅能体现政府工作绩效和政府腐败监管,还能反映民主民生。基于此,设置11项三级指标,充分反映生态政治文明评价所要达到的绩效、公开、民主的目标。
5.生态环境文明。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未来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对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等层面的高要求,更是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强调。生态环境文明主要反映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过程、措施及结果,因此设置11项三级指标,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环境保护、废弃物处理、城市环境噪声等。
(二)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根据以上指标分析,将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47项(见表1)。
三、基于青岛市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区域概况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的咽喉部位,濒临黄海,环绕胶州湾,山海形胜,腹地广阔,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具有一定辐射能力和作用的区域发展中心。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评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2013年7月,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青岛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水平虽在全国靠前,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需要从定量的角度作系统分析,对青岛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情况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了解,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二)青岛市生态文明城市模糊综合评价
1.因素集确定
青岛市生态文明城市综合评价打分为86.77。总的来看,评价结果与青岛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和现有学者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由此可见,本文提出的城市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是合理的,具有可行性。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态文明将成为城市文明的最高境界。本文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五位一体”出发,构建了现代生态文明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青岛市作为案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和评估,以期为青岛市的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提供借鉴,推动“环湾发展、拥湾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宜居青岛、创新青岛、文化青岛、和谐青岛的建设,同时为其他城市构建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提供一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Lokhande. Electro deposition of lanthanum from aqueous baths[J].Metal Finishing, 1988
(8):53-56.
Jundate.Electro synthesis of SmTefilms[J].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1994, 37:333-337.
宋马林,杨杰,赵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一个基于AHP的构建脚本[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4):45-48.
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N].学习时报,2009-09-27
(6).
张绪良,孙秋生,何乃超.青岛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0
(9):33-36.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我是鸟
- 混乱的战争
- 繁星几时有
- 我战胜了苦瓜
- 快乐学习
- 城主的儿子
- 让大自然走进心灵
- 暑期游记
- 爱
- 我的同桌
- 中秋
- 美丽的校园,我的家
- 祖国——母亲
- 古文体作文
- 变幻的四季,美丽的春
- 蒲松龄对卡夫卡的影响及对超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的贡献
-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与方向问题
- 论唐代宰相对佛教的认知
- 《谛义证得经》的主要思想
- 干部教育专业培训师队伍建设探索与思考
- 怎样通过教学对聋生心理进行建构
- 五台山“清凉智慧”的佛学内涵及其禅学价值
- 萨迦派的文殊信仰
- 试论做好新时期中等卫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 龙场悟道后阳明禅诗之新变
- 唐代裴氏中眷宗教信仰探析
- 能海上师五台山传戒改革及其意义
- 试论中共在陕甘地区领导兵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论《坛经》中“自心是佛”的思想
- 晚年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三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二
-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六下)
- 中考文言文习题汇编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一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一
- 《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六下)
- 《陈涉世家》试题及答案
- 《识字4》教学设计(一下)
- 《灯光》教学设计三
- 《识字4》教学片断与评析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二
- 《识字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一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