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20
思想政治教育引进西方公民教育传统资源的现实问题
【摘 要】当前学者对西方公民教育传统资源较为推崇,部分学者甚至提出了要以其替代思想政治教育。当前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与西方公民教育传统资源结合路径上走入了误区。西方公民教育传统资源存在的缺陷:契约精神等公民教育核心思想在中国缺乏文化基础;个人权利优先与集体主义思想的冲突;公民教育思想内部存在诸多派别。这些原因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引进西方公民教育传统资源的诸多问题:对公民民主权利的片面理解,重民主轻责任;缺乏思想消毒;对社会态度过激或冷淡;政治中立的危险。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传统资源;现实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利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西方公民教育传统资源有其丰富而先进的理念、内容和方法,如对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政治教育)地位的重视,好人、好生活的关切,对“理论智慧”、“实践智慧”与“伦理德性”的培养等。但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引进西方公民教育传统资源时没有对其缺陷引起足够重视,在引进的过程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西方公民教育传统资源的缺陷
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在目标和内容上都具有共通性。因此有学者提出思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是可相互替代,相互补充的。本文认为西方公民教育具有缺陷,无法替代思想政治教育,只可利用西方公民教育传统资源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一)公民教育核心思想在中国缺乏文化基础
钱穆曾说过:“西洋人讲法治,从他们的文化传统是对的,但中国人另有一套做人的道理,单讲遵守法律,是不够的”。西方公民教育的传统价值与我国传统道德价值、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差异很大。西方是以培养具有“契约”精神的公民为主、以爱国主义教育为辅。而以德性文化为典型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模式使古代中国缺少公民教育的社会条件和实践要素,“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土壤不能生发出‘公民’,更谈不上公民教育”。我国公民教育引进西方民主等思想时,容易忽视与本土道德价值需求的结合,以功利和权利为基础道德理论瓦解了传统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导致社会价值观的混乱。
(二)个人权利优先思想与集体主义的冲突
自由主义强调的个人权利的优先性,与我国所倡导的集体主义是相冲突的。因为它往往意味着个人的权利不能为了普遍利益的理由而被牺牲。当前部分企业追求经济效益而罔顾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正是反映了部分公民在衡量个人权利与社会责任感或促进公共利益的要求时的个人权利绝对优先思想。过分强调价值多元性意味着社会无序性和道德的失范。当前社会道德问题的突出与不当引进西方公民教育传统资源有必然联系。
(三)公民教育内部存在多种派别
对于公民的内涵、公民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以及多元文化主义对公民教育的具体认识是不一样的。对于社会成员思想观念中的个人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也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理解。内部理论派别众多,无法消弭西方价值观中出现的混乱和不良现象。
二、思想政治教育引进西方公民教育传统资源存在的问题
本文认为,当前中国在引进西方公民教育传统资源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使中国在借鉴西方公民教育资源时,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本。
(一)对公民民主权利的片面理解,重民主轻责任
过于强调公民的权利部分,而忽略了公民身份所蕴涵的责任,参与公共事务实践中缺乏负责。这种责任包括对其他公民权利的尊重,对社会公共价值的遵循。比如人肉搜索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
(二)缺乏思想消毒
公民通过网络社会认识社会的同时也将直面价值冲突,缺乏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导,容易使人无所适从,最后要么愤世嫉俗,要么麻木不仁。
(三)对社会态度过激或冷淡
当前社会存在着部分公民“宅”于网络世界不愿与人交往接触,更对国内国际大事漠不关心。而社会冷漠围观的现象令人担忧社会主义助人为乐精神的消退。这种“对别人利益冷淡”,不利于社会道德的建设,最终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而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道德建设。
(四)政治中立的危险
中国在引进西方公民教育传统资源中的不适,是无法摆正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关系所致。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视西方公民教育传统资源为有益补充。
首先,自由主义公民教育理念所强调的中立性原则无法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对公民价值观导向和塑化。承认价值的多元性要保持在主旋律的基础上进行,也就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公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构建正确的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政府的权限、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公民彼此之间应该如何对待等问题。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教育。公民教育理念虽然也囊括公民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对公共价值基础地位的强调。但这种声音在推行公民教育的过程中常被忽视,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的正面灌输作用,普及公民权利义务知识,宣扬集体主义思想。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连贯性与一致性。西方公民教育传统资源有多种公民教育理念,这些教育理念甚至互相冲突,对公民的内涵也没有同一性。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缺位,接受教育的公民很容易陷入学科矛盾中,难以澄清价值。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符合中国国情,其国际化和本土化程度能够令我国公民在多元复杂的价值洪流中认清正确的公共价值、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2] 何贵英.对比分析[J].理论观察,2010
(3).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拜访汪竹柏
- 我的老妈
- 母亲
- 我的老师们
- 我的爸爸
- 我的姐姐
- 羽毛球大战
- 牵挂我的同学
- 谈父亲
- 梦女孩
- 幽默老爸
- 我的姜老师
- 我是“香港小姐”
- 王奶奶
- 我们的班主任
- 每个村民都爱旅行
- 职场撰写邮件的十一条“军规”
- 绕会场一圈的人生
- “淘宝村”真相
- 每日七条短信
- 高仓健:做人的美学
- 有些人你永远不必恨
- 我们都骑过姥爷的肩头
- 复制一座城市
- 一部电梯卡住了我的人生
- 友情里的一厢情愿
- 补习班里斗智斗勇
- 我那非常环保的男朋友
- 纳妾的成本分析
- 你真的恨“剧透”吗?
- 《小镇的早晨》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借助多媒体教《村居》(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学案
- 2011年中考语文阅读考点复习:运用记叙文知识阅读记叙文
- 2011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迁移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同步练习
- 2011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句子内部结构
-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诗经》两首学案
- 海上日出 教案教学设计
-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畅谈理想 教案教学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