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辛亥革命与民国沙龙的出现

辛亥革命与民国沙龙的出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8

辛亥革命与民国沙龙的出现

【摘 要】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是中国历史进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它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辛亥革命后人民享有法律保障的言论自由。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与留学风气的盛行使知识分子拓宽了视野,注重现实而非一味沉溺于书本。女性解放运动的开展,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这些为沙龙作为欧洲时兴的一种社交方式于民国时进入中国,成为知识分子和学者热衷的文化思想交流方式一直延续至今提供了土壤。

【关键词】辛亥革命;沙龙;言论自由;女性解放

一、从莫谈国事到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指一国公民通过语言表述各种思想和见解的自由,在沙龙中有着重要体现。沙龙作为一种社交方式,为人们的思想交流提供了理想的平台。沙龙产生之初,人们更多谈论艺术、文学和哲学领域的内容,志趣相投之人能够在沙龙中畅所欲言,无所拘束地发表个人见解。18世纪后,西方沙龙谈论内容拓宽,政治话题和激进的思想言论涌现。而到法国大革命时期,沙龙不单充当着供思想交流、知识融合的场所,还成为政党党派的集合点,派生出只讨论政治问题的俱乐部。孟德斯鸠称这种具有俱乐部性质的专议政治的沙龙“它们(沙龙)已经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共和国,成员都非常活跃,相互支持帮助,这是一个新的国中之国。”无论谈论话题关于文学、艺术或政治,自由宽松的言论环境都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辛亥革命前处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的中国人民大多因为统治者对社会舆论的高压管制噤声,“莫谈国事”一时成为社会风气。

提及莫谈国事,最为知名的出处是老舍的三幕剧《茶馆》。这部话剧展现了康梁维新运动失败后的清王朝末期、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民国初年和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三个不同历史时期里中国的社会变革与生活变迁。剧中第一幕便提到茶馆内“各处都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可见民众生活之压抑,无法获取言论上的自由,尤其面对带有政治因素的问题往往禁言,一方面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人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另一方面长久积压的不满促使人民和统治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

社会舆论的自由促进了个人意识的觉醒,在政治问题上尚且允许人民发声,文学、艺术、思想文化方面更不必说。民初自由言论如雨后春笋,呈现极具民主和进步意义的社会景象,是20世纪中国言论自由最好的时期,这是辛亥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

二、知识分子视角扩宽

民国时期最著名的沙龙莫过于三十年代林徽因所主持的文人沙龙,对于沙龙的参与者,费慰梅回忆说:“除了其他人以外,其中包括两位政治学家……钱端升是尖锐的中国政府分析家,对国际问题具有浓厚的兴趣。陈岱孙是一个高个子的、自尊而不苟言笑的经济学家。还有两位年长的教授,都在其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突破。在哈佛攻读人类学和考古学的李济,领导着中央研究院的殷墟发掘。社会学家陶孟和曾在伦敦留学,领导着影响很大的社会研究所。”与西方沙龙的社交性相比,中国的沙龙的文化交流性更为突出,参与者多为知识分子,因此我们侧重考查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后关注视角的变化。

沙龙通常由女主人主持成为一个重要标志。民国时涌现出一批热衷社交与交流的女性如陆小曼、林徽因都曾主持过沙龙。冰心的作品《太太的客厅》就是这一时期女性活跃于沙龙的文学反映。“我们的太太自己以为,她的客人们也以为她是当时当地的一个‘沙龙’的主人。当时当地的艺术家,诗人,以及一切人等,每逢清闲的下午,想喝一杯浓茶,或咖啡,想抽几根好烟,想坐坐温软的沙发,想见见朋友,想有一个明眸皓齿能说会道的人儿,陪着他们谈笑,便不须思索的拿起帽子和手杖,走路或坐车,把自己送到我们太太的客厅里来。”女性在社交中以平等而非依附的地位与男性往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民国时期女性从封建男尊女卑观念的桎梏中解放,社会地位有所提高,这也是辛亥革命所带来社会变革的一个表现。

参考文献

[2] 钱穆.国史新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5.

[3] 蔡明论.明代言官群体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 黄远生.游民政治[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

[5] 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7] 毕新伟.暗夜行路――晚清至民国女性解放与文学精神[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8] [美]艾米丽亚・基尔・梅森著,郭小言译.法国沙龙的女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9] 老舍.茶馆(第一幕)[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10] 曲莹璞,关超译,费慰梅著.梁思成与林徽因[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

[12] 冰心.太太的客厅[A].冬儿姑娘[M].北新书局,1935.

[13] 鲁迅.关于女人[A].南腔北调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世界最有影响的100位名人成才故事》有感
《童年》读后感
《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观后感
读《当疲惫时你就看一眼》有感
《黄美廉故事》读后感
读《女孩与巨蟒》有感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读《妈妈最后的礼物》有感
勤能补拙
读《匆匆》有感
《老天爱笨小孩》读后感
读《鞋匠的孩子》有感
读《桥》有感
尊严和爱——读《简爱》有感作文
多走弯路才能成功
信仰之美 2013年6期
线索追踪(2013年1月下)
国外联保贷款经验对我国联保贷款发展的启示
意林榜中榜
越过年少,看见春暖花开
浅谈人生情感哲学
猫救老鼠 2014年2期
悲情老驼 2014年2期
关于大学生吸烟问题的调查
游泳训练 2014年2期
日本中老年离婚热现象的原因探究
哈里森一家的圣诞节
周会表扬 2014年2期
作业跳跳豆
和你在一起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及反思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诗经·采薇》创新教学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和《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温暖在课堂——《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案例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孔明智退司马懿
《诗经•采薇》教学设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