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恩格斯哲学思维的特点

恩格斯哲学思维的特点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16

恩格斯哲学思维的特点

【摘 要】《反杜林论》是恩格斯著作生涯中的名作之一,它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成为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反杜林论》被列宁、毛泽东等多位忠实马克思主义者所研读,从中吸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并运用到本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

【关键词】反杜林论;恩格斯;哲学思维;特点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和杜林的一部论战性的著作,是第一部系统而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被誉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更被列宁誉为“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本文也试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一点儿浅显的认识。

一、利用自然科学成果论证和批判杜林言论

恩格斯与马克思在不同领域做出了不同的贡献。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反驳杜林言论时曾多次用自然科学成果。特别是在自然哲学部分,恩格斯就引用天体演化学、物理学、化学来论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反驳杜林言论的荒谬与可笑。恩格斯批判杜林关于“物质自身等同状态”的谬论,并深刻论述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杜林认为宇宙原始状态是“物质和机械力的统一”,他企图盗用黑格尔的“自在”与“自为”范畴来为自己的哲学效劳。实际上,这完全是一种神秘的胡话。恩格斯总结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明确提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无论何时何地,都没有也不可能有没有运动的物质。”同时引用物理学“热之唯动说”,具体描述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状态,打破了杜林先生神秘地窃窃私议的关于宇宙的困难。证明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摆脱了自身等同的原始状态。自然科学成果的运用,不仅像一把利剑直直插入杜林言论的心脏,破灭了杜林形而上学的运动观点,而且亦如一台动力机大力推动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关于运动的正确观点。

二、论战风格幽默犀利,暗带讽刺,论证话语带有通俗之处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和杜林的论战性著作,他们之间的论战似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但战争激烈程度不容小觑。在这场战争中,两人立场鲜明,恩格斯作为进攻者一方,对敌方是毫不留情,猛烈阻击。在整本书中,恩格斯惯用幽默的语气讽刺杜林言论的荒谬与无知,而且语言犀利,讽刺意味明显。除此之外,杜林在论证杜林言论的荒谬时也不是一直沿用深奥难解的言词,有时也会采用更为接近地气的比喻来反驳杜林言论。恩格斯语气之犀利,用词之朴实,精湛绝妙,都带有显而易见的讽刺,他就像一名优秀的狙击手,在等中做好万全准备瞄准敌人,正中眉心,一击必中。他用真挚朴实的语气,轻松跳脱的调侃来逐步侵入敌人内部,瓦解敌人并没有做好万全御敌之计的防御工程,既降低了杜林论调的生命活力,维护了科学社会主义纲领推动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又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无边的生命力、引导力。恩格斯反驳杜林荒谬言论所表现的魅力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三、在科学判断中高举自己的旗帜

《反杜林论》虽是恩格斯反驳杜林的论战性著作,但是恩格斯对杜林的反驳并没有丧失理智,他一直保持理性的思维,处处彰显着其理性的光辉。正如海因里希・格姆科夫所说:“恩格斯对于问题的新提法和理论的新见解,都辩证地对待,总是把获得的结论归类,使它系统化。他这项工作的规模,在《反杜林论》中表现得很清楚。”恩格斯在整场论战中有进有退,变被动为主动,在不断打垮敌人的同时,努力维护和捍卫自己战地,高举自己的鲜明旗帜,有破有立,立场鲜明而坚定。恩格斯对杜林论调的反驳是实质的,而不是虚浮无力的,他对杜林言论进行科学的批判,真实的论战,彻底的摧毁。但同时,他又对马克主义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论述。

在《反杜林论》中,这样系统的观点的提出不止这一处,恩格斯见缝插针,时时处处宣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点。由此可见,恩格斯不只是简单对杜林错误理论进行批判而发表自己的观点,他的观点也是有其现实和科学的依据。恩格斯在反驳杜林理论的同时,将其荒谬之处与自己所坚持的真理标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实践标准――相联系。做到了船头船为两头顾,既批判了杜林的论调,又系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

四、在批判反驳中充分体现伦理思想

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批判了杜林的“抽象的个人”,进而强调了实践活动的重要,认为实践是把人和动物相区分的根本途径。关于道德的本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也做出了详细的概述。对此,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由此。恩格斯明确的揭示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与社会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联系。杜林把道德看作是一种永恒不变的、超时代的、超阶级的范畴,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这种超阶级的道德观,在恩格斯看来,杜林的超阶级的道德观实际上是剥削阶级用以麻痹被剥削阶级意志的一种精神武器。恩格斯批判杜林道德沦,坚定认为道德是具有阶级性的,恩格斯说:“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

同时道德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道德虽然以一定的社会经济为基础,社会经济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道德也会随之发展,但是道德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是完全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整个社会整体的思想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的发展状况。总之,道德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是会发展进步的。永恒不变的、超阶级的道德是不存在的。

此外,恩格斯的伦理思想还体现在其不同于杜林平等观的新的平等观上。在《反杜林论》中,杜林从先验主义出发,提出其平等观念,他认为,构成社会最简单的要素是由两个人组成的,而这两个人的意志就其本身而言是完全平等的,而且一方不得向另一方提出任何肯定的要求,这是道德的基本原理,但如果两个人中的一方向任何一方提出了肯定的要求,那么就会出现暴力,于是就出现了不平等。因此,在杜林看来,平等是“道德正义的基本形式”,也是“法律正义的基本形式”,用它可以说明一切道德关系和法律关系,这就是平等的公理,也是适用于一切社会、一切时代的“永恒的公理”。但是,恩格斯认为,杜林的平等公理是一种抽象的平等观,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这一抽象的平等观进行了具体的批判。他认为平等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研究现实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换言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力是否平等,决不能由对人的抽象的概念的推演来决定,而必须由个人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来决定,因为人们的平等观念只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关系的反映。 五、论证朴实,彰显“道义”和人格魅力

恩格斯虽然与杜林处于论战的立场,但是并没有对杜林的言论进行夸大或歪曲事实,一直秉着一是一,二是二的谨慎态度反驳杜林的言论。恩格斯在序言中就曾说,“本书是部论战性的著作,我觉得,既然对方不能修改什么,那我这方面也理应不作任何修改。”继而他又揭示,“况且在我的书出版之后,柏林大学曾经以过分不公正的态度对待杜林先生,所以我对他必须更加遵守文字论战所应遵守的一切规则。”可见,恩格斯是一位坦坦荡荡君子,行事有自己的原则。而且在整个哲学篇论述过程中,恩格斯对杜林的反驳都是有理可循,有据可依的。在引述杜林言论时,恩格斯多次强调,“杜林先生就是这样说的,而且这里几乎完全逐字逐句地引述的。”与此类似的话语在论证中多次出现。恩格斯就事论事,不夸大,不隐瞒,实乃君子所为。恩格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之所在。其显出的真道义令人敬服,恩格斯确实是一位具有巨大人格魅力伟人。

六、结语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的精心之作,他与杜林的论战内容之精彩、风格之独特、立场之坚定对于后人来说都具有不可阻挡无限魅力。恩格斯利用独特的战斗风格强烈地反驳了杜林的狂妄自大和盲目无知,有力地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并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方法论。恩格斯笔下的《反杜林论》语言有激情、有张力、有理性;风格有幽默、有讽刺、有通俗、有深奥体现了其深刻厚重的内涵和巨大的感召力。其独特的风格使其思想更加光华熠熠。正如意大利诗人但丁所说:“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于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于最好的思想。”恩格斯不朽,《反杜林论》也必将永存。《反杜林论》的影响力经久不衰,不仅在于其对某历史时期的特殊贡献和确立了第一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更在于其提供了紧跟历史前进方向的认知方法,作为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其更多的内涵和更大的价值,还有待于读者从《反杜林论》原著中去挖掘、汲取、领悟。

参考文献

[1] 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70.

[2] 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 宋惠昌.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学[M].红旗人民出版社,1986.

[6] 赵超颖.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语言风格和论辩方法分析[J].群文天地,2013(1).

[7] 刘桂均.论体现在《反杜林论・哲学篇》中的恩格斯思维方式的特点[J].改革与开放,2014(1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乐的改变
人生如灯冷静
军训趣事三记
绿叶,绿树,绿
雨夜敲窗
我要克隆我的朋友
水缘
淡紫色的心情
读《渔家傲》有感
夏之琐感
读《童年》有感
读《过零丁洋》有感
当音乐响起的时候
朋友,前进的路上该用什么标点
你,变了
有人在我梦里割草(外一首)
凌云壮志 2014年2期
一地冰凌(外一首)
春天印象 2014年2期
四季之歌 2014年2期
溪口导游(外一首)
秋往春来 2014年2期
诗的可能 2014年3期
在河豚身上,我找到了无法替代的来生(三首)
十月午后(二首)
夜晚(外一首)
红尘四季 2014年2期
观雾当责 2014年2期
江山多娇 2014年2期
腊梅图春 2014年2期
九年物理下册《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几种常见的金属》教学设计
九年物理下册《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
九年物理下册《温度、内能和热量综合练习》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二课时)
九年物理下册《机械能和内能综合练习》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教学设计2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检测》试卷
九年物理下册《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教学设计
九年物理下册《内能(2)》堂上练习
九年物理下册《热学专项训练》
九年物理下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教学设计
九年物理下册《内能》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几种常见的金属》教学设计之二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五章 金属与矿物》教学设计(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