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和谐校园的建设。近年来大学生宿舍伤人案、杀人案等恶性事件频繁发生,人们开始不断重视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宿舍人际关系;心理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社会的关系。每个人都有交往的需求,并建立起一种心理或社会上的关系。大学生也不例外,大学生在校园中必然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必然会与之相联系,相交往,并在交往过程中结成一种人际关系。宿舍相对于校园来说,显得比较狭小,但是,这一空间却是大学生下课后休息的固定场所,也是与宿舍同学共要相处四年的“小家”。在这一“小家”中,大学生必然会相互接触,相互交流,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就是在宿舍这一空间下,大学生在共同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的心理和社会上的一种人际关系。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不仅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交往的需求,还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然而,不良的宿舍人际关系容易使大学生受消极情绪的影响,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及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探寻优化宿舍人际关系的方法策略,对建立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以及构建和谐校园是极其重要的。

一、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着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由于性格、心理水平、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不同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不良心理,使其在狭小的宿舍环境中处理人际关系时,会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有时严重的还会引发暴力行为。对此,为建立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研究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有必要的。

大学生在处理宿舍人际关系时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中心、自卑心理、嫉妒心理、孤僻心理这四种不良心理。通过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认识和了解,对建立良好的宿舍环境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在很大程度是后天养成的。80年代后的大学生中很多人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因为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家长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尽可能的悉心照顾孩子。但是有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自觉地就形成了自我中心的性格,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别人都要围着自己转。一些养成了自我中心性格的大学生在学校进行寄宿生活时,必然会需要与其他同学相处,但他们有的并没有改变交往方式,仍然我行我素,凡事以自己的角度出发,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容易与宿舍中的其他同学发生矛盾。

大学生自我中心的性格在其与人交往中,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不懂得主动关心同学。自我中心的大学生习惯于接受别人的关心,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却从不会或很少会主动去关心对方;第二,固执己见,不考虑他人感受。大学生在与室友相处时,完全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来认识和理解事物,盲目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考虑他人的想法;第三,自尊心较强。一些大学生在家里得到了家长很高的评价,对自己的评价很高,接受不了别人对其能力的质疑或者别人对其地位的不重视。一些自我中心的大学生在宿舍中很少会主动关心别人,有时甚至固执己见,接受不了其他同学的质疑,不善于与其他同学建立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在相处中容易发生矛盾。

(二)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表现为大学生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总是轻视自己,做事畏畏缩缩,经常伴有不安、忧虑、内疚、失望等消极情绪。自卑心理较严重的大学生往往比较敏感,非常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有时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都能使其内心引起波澜,猜疑扭曲别人的评价。同时当他们在宿舍遭到其他同学的厌恶、排斥时,首先会隐忍下来,时间长了,则会形成严重的心理压力,随后会爆发一些过激的言行,不仅会伤害到其他同学,也会伤害到自己。在高校宿舍生活中,一些大学生由于自卑,不敢主动与其他同学交往,而且,在与其他同学相处时,往往处于从属地位,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容易引起其他同学的轻视,不利于双方平等交往。

(三)嫉妒心理

嫉妒是人的一种普遍情绪。面对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人们往往会产生羡慕的情绪,有些情绪强烈的则会表现为嫉妒心理。嫉妒心理容易引发大学生嫉妒行为的出现,主要包括孤立、中伤、怨恨、诋毁、报复等行为。嫉妒者面对比自己更优异的同学,往往会中伤他们,想要破坏他们优越的状态,并当他们遇到挫折时,嫉妒者就会落井下石,嘲讽挖苦他们。有些大学生如果发现同宿舍的同学比他的成就大,获得的荣誉多,则会改变以往的态度,甚至会对他产生敌意,时时关注对方,与之进行竞争,如果输于对方,一方面会觉得难堪,另一方面,则会更加反感对方,对他的言行挑刺,斤斤计较,甚至会嘲讽对方。在宿舍中,如果一个同学嫉妒另一个同学,则宿舍氛围显得较紧张,往往一个契机就会激发矛盾,引发冲突,不利于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

(四)孤僻心理

孤僻心理表现为不愿与人交往,喜欢独来独往,凡事漠不关心,缺少热情。一般孤僻的大学生在与人相处时,表现得不冷不热,让人觉得不好想处,使得其他同学都不愿主动与之交往,自己也变得更加孤僻。孤僻除了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外,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孤僻的大学生缺少朋友,与同宿舍的同学关系冷淡,内心的苦闷、压抑不能向他人倾诉,容易显得颓废、消沉、不合群,长期沉浸在消极情绪中,不但影响自己的学习效率,也影响着自己的身心健康。大学生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孤僻心理,不仅不能形成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宿舍环境,而且还可能形成心理压力,甚至产生心理障碍,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不良宿舍人际关系的原因分析

自我中心、自卑心理、嫉妒心理、孤僻心理这四种心理问题不利于大学生良好宿舍人际关系的建立,不利于大学生和谐生活环境的构建,不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根据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从大学生自身心理状况、学校宿舍环境、家庭环境三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不良宿舍人际关系形成的原因,为优化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指明方向。

(一)大学生自身心理状况。大学生自身心理状况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其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大学生心理状况对其良好宿舍人际关系构建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认知存在偏差。认知偏差一方面表现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首先是不能正确的定位自己,不是自卑就是过于骄傲,其次,对于其他同学,不能给以客观的评价,容易产生误解;另一方面表现为交往观念存在偏差,有的同学在交往中过度关注于对方的家庭情况、经济条件等,看不起比自己条件差的同学,交往较功利性,功利性的交往观念不利于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也不利于其价值观的树立。认知偏差阻碍着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的正常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个性及其道德观的健康发展。第二,性格差异。不同大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有的大学生较内向,不善于主动与人交往,有的大学生则较孤僻,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与人接触,有的大学生则较外向,为人活泼乐观。不同性格的大学生在交往中有时会出现摩擦。第三,情感障碍。一些大学生受其成长环境的影响,心理较消极,经常沉浸在不良情绪中,情感表达上出现障碍,不善于向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容易得罪人或与人发生误会。

(二)学校宿舍环境。俗话说“宁可同天下,不可同厨房”。生活在同一地方的人时间长了总是会磕磕碰碰的,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在高校,大学生宿舍并不是单人间,一般都是集体宿舍。高校宿舍环境的好坏、宿舍管理是否健全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也影响着大学生之间的友好相处。然而,一些高校宿舍在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同一宿舍的同学有时难免会发生口角,产生矛盾,有的严重的已经影响到全宿舍同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对此,学生申请调换宿舍,但总是需要多次申请,最终也不一定能申请成功,这使得一个宿舍的同学都把对方看做是透明人一样,不交谈不关注,就互相僵持着,时间长了,也会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影响。别外,一些高校宿舍管理的工作重心侧重于水电、卫生等各种安全管理上,对于学生之间的纠纷则不是很重视,包括,学校的辅导员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纠纷的处理等问题并不会主动去了解和引导,只有在学生之间的矛盾爆发出来后,不得不解决的情况下才会去管理。由此可见,高校宿舍管理不当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心理质量,对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也有着阻碍作用。

(三)家庭环境。不同家庭环境养成的大学生的个性各有其特点,如,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父母的溺爱,大学生容易产生自我中心的心理,凡事只会考虑自己,不会主动关心别人;在离异家庭中,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大学生容易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不善或不愿与人交往;在经济富裕的家庭中,有些大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尤其是面对家庭较困难的同学,觉得很有优越感,看不起对方,容易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在生活贫困的家庭中,有些大学生往往容易自卑,在与人相处时,缺乏自信,总是唯唯诺诺。可见,家庭环境的优劣关系着大学生的心理及其个性能否健康发展,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构建也产生影响。所以,优化家庭环境,家长多关爱子女,指导其独立生活能力,选择科学的教育方式是有必要的。

三、完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对策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不良心理问题制约着大学生人际能力的发展,针对其心理问题,通过以下解决方法来优化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提高其人际关系能力。

(一)大学生自身要加强修养,提高个性心理品质。大学生的不良心理影响着其人际关系的形成,大学生要注意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质,首先需要端正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平等地对待他人。大学生在与人相处时,应正确看到自己的优缺点,自信但不自傲,同时,在与同学相处时,也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对方,尊重对方。其次,要懂得包容。不同性格的大学生相处一室,难免会发生摩擦,这就需要大家互相包容。恩格斯曾说过“没有相互间的让步,我们就永远什么事情也做不到”。大学生只有懂得包容,才能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最后,大学生要坚决抵制消极情绪。面对消极情绪,大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或找朋友倾诉等方式来缓解和消除消极情绪,并努力获得积极情感体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学校要完善宿舍管理,建设文明宿舍。为了大学生在宿舍能够和谐相处,获得一个良好的宿舍环境,学校应完善宿舍管理,建设文明宿舍。对此,学校应建立健全宿舍规章制度,使管理人员和学生都有章可循,明确责任,如,在宿舍里,就其公共性,选择室长,进行统一管理,并确定其他成员的责任,使之在相处时尽量减少摩擦。学校的辅导员或班主任也应定期了解宿舍情况,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有问题,及时处理或给予指导。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能够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大学生与人和谐相处。

(三)家长要关注子女独立生活能力,指导其人际关系处理方式。大学生在家庭中受父母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影响,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进行人际交往的观念和方式,如果,家长给予的影响是积极的,那么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学会运用合适的人际交往方式,反之,是消极的影响,则会使大学生形成错误的人际交往观念,不利于与人进行和谐交往。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大学生的为人处世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家庭中,家长应注重使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关注学生心理及个性的健康发展,注意培养大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鼓励他们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指导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提高其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使大学生在学校寄宿时,能够与其他同学和谐相处,创造和谐的宿舍环境。

大学生宿舍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能够优化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大学生在宿舍环境中乃至整个高校环境中能够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是极其必要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懒虫爸爸
我的妹妹
精灵的小表妹
深山中的看林人
我的妹妹
我被同学欺负了
一件有趣的事
新来的老师
我的周老师
我的帅爸爸
胆小的我作文
爱哭鼻子的弟弟
没有蛋糕的生日
回忆童年钓龙虾
未来的我
爱因斯坦奇迹年
人不是一瞬间变老的
思想碎片拾零
一个日本孩子眼中的“经典”
蔷薇叶子 2015年2期
“饿”一点你才知道你是谁
父亲的样子
需要教的孩子没出息
在地图上飞行
讽刺微小说四则
曾老语惊天上人――读《平生六记》
麦田里的少年
必先正名 2015年4期
心灵的拷问
苦难被战胜了才是财富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之美》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三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背影》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五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二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