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摘要]以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为背景,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工作现状,通过对高校德育理念、内容、方法、途径以及体制与机制创新的研究。分析认为:高校德育工作需要加强新时期高校德育创新的具体措施、确立新理念,更新内容和方法体系,开辟新途径,完善新体制,形成新机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德育工作;德育创新;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高校德育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德育工作的创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科学的态度,继往开来,创新高校德育工作,努力开创高校德育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境界。

一、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它既需要道德的支持和维系,也会对道德的发展产生双重的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功利性特点,极易诱发大学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出现了经济成分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以及利益格局多样化的局面,进而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呈多元化的特点。在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部分大学生的世界观发生倾斜,价值观发生错位,思想陷入混乱,理想信念淡漠,社会责任意识、道德自律意识缺失。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现实的挑战,构筑大学生纯洁健康的精神家园。

(二)高等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传统的办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招生制度和就业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面临着经济和就业的双重压力。致使他们往往以功利性的原则去认识和评价周围的一切,比较看重短期利益,对旨在培养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教育活动不感兴趣,这就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做,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原因之一。素质教育关心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关注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大学德育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是新世纪大学德育所面临的现实性课题。

二、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高校德育创新指的是在德育工作中,应用新的理论和新的知识,采用新的内容体系、方式、方法、手段和教育管理制度,增强德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提高德育的效率和效果,实现德育的目标价值,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不可或缺的工作。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是:

(一)重智育,轻德育。在现实教育中,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德育逐渐让位于智育,分数决定一切,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现象,德育工作得不到落实,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体制,虽然为国家培养了一些人才,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有才无德的社会危险品。

(二)课程的育人功效被忽视。高校中,很多德育方面的课程都没有发挥出它们实施德育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学生认为德育的课程就是一个口号,没有实际的东西,再加上从小的都在不断接受这一方面的教育,使得学生上了大学以后,忽视了德育教育的作用,同时也使得高校德育教育成为空谈。

(三)高校德育方法陈旧。部分德育教育的方法脱离生活实际、内容空洞,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道德生活需求不相吻合,缺乏感召力,以及重视说教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形式主义严重,甚至出现以罚代教的现象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教育工作者应正确把握德育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树立新理念,运用新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去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研究和把握德育的发展趋势,对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深远的意义。当下,德育的发展趋势主要为:德育观念的现代化;德育的民族化与国际化;德育的科学化;德育的社会化;德育方法的多样化;德育结构的多元化;德育与智育的一体化;德育环境的综合化这八大趋势。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创新的新对策

(一)更新理念,创新思维,落实科学育人观

新时期,我国大力倡导以德治国,积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如果继续重智轻德,结局将是顾了小我,而失了大局;顾了眼前,而失了长远。只有全面落实德育为首和科学育人观,高校德育创新工作才有希望,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因此,我们要尊重个性差异,关注每名学生的发展,每个教师都要做到“用爱心启迪学生,用耐心帮助学生,用诚心鼓舞学生”。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为高校的德育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德育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学科。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再单以分数论英雄,而是以德、智、体各方面的表现为依据进行综合评价。在这样的机制下,教师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学生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高校才能呈现“比学习,讲团结、赶先进、互帮助”的良好局面。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我们的德育创新才有希望。

(二)拓展高校德育的新领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诸如高校合并、多校区办学、自主择业、后勤社会化等问题突出,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实状况,高校德育工作如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成为一项重大的课题。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根据新情况,调整新思路,做出应对之策。

首先,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对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产生了重大影响。面对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趋势,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适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对互联网的冲击做出积极的回应,抢占德育新阵地。 其次,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公寓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公寓的氛围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增强德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实质,即使高校人才培养的题中之意,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最后,学生社团历史悠久,随和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学生社团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德育教育的又一重要渠道。

(三)完善体制创新,形成有效运行机制

高校德育活动的基本规律是德育必须与社会经济体制变革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相适应。高校德育工作的体制与机制创新,即确立德育工作在高校中的主导地位,实现德育过程和智育过程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首先,要完善领导体制与组织机构,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组织保证,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运行机制。

其次,要完善规章制度,形成长效机制。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覆盖到全体师生中,覆盖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各项工作中,覆盖到学生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就业指导的各个环节中。

最后,要加大经费投入,提供物质保证。德育经费在德育目标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高校德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要把课堂理论教学同德育实践相结合,把三育人工作与校园环境建设相结合。

(四)加强高校德育队伍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具体说,生命线具有服从、保证、结合三方面的科学内涵,真正含义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引导、服务和保证作用。现时期,对广大人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离不开高调德育队伍。高校德育队伍的建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建设,是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关键,也是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前,高校德育队伍建设存在高校领导思想认识上的、措施上的和投入上的三个不到位。在高校进行德育工作的很多辅导员,甚至没有系统的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别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队伍也不够稳定,人员的选留相对困难,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就出现一个恶性循环。这就迫切要求加强高校德育队伍建设。通过加强“两课”教师队伍建设及加强专职学生工作干部的建设,以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岗位的吸引力。

总之,高校德育创新工作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系统工作,是一门艺术性科学。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真正使学校德育工作成为有灵魂的、不空洞的、整合的、生活的、共鸣的、通情的创新德育,就需要我们具有全局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在继承的基础上与现实结合,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敏锐地发现问题,追求独特性和多样性,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善于变通,做到思路开阔。只有提升新的理念,创新新方法,才能搞好新时期的德育创新工作。

四、结语

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德育教育越来重要。因为当代大学生具有多样化的社会支持需求,需求能否得到有效回应和满足,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个人成长和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而新情况新的问题不断出现,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开拓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全方位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以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只有全方位关注德育教育对象的现实需求,并通过政策保障和社会环境优化给予积极回应,才能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参考文献:

[2]杨海波.当前德育现状及改进对策[J].云南电大学报,2006(3):12-16.

[3]王伟.关于西方学校德育的探析[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3):13-16.

[4]彭寿请.高校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4):45-48.

[5]刘红.高校德育工作应把讲政治放在首位[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9(4):35-39.

[6]崔永贵.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改进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66-6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爱哭鼻子的弟弟
深山中的看林人
我被同学欺负了
没有蛋糕的生日
我的妹妹
我的懒虫爸爸
未来的我
回忆童年钓龙虾
我的妹妹
我的帅爸爸
新来的老师
胆小的我作文
精灵的小表妹
我的周老师
一件有趣的事
麦田里的少年
曾老语惊天上人――读《平生六记》
“饿”一点你才知道你是谁
苦难被战胜了才是财富
讽刺微小说四则
思想碎片拾零
蔷薇叶子 2015年2期
在地图上飞行
需要教的孩子没出息
一个日本孩子眼中的“经典”
父亲的样子
心灵的拷问
必先正名 2015年4期
人不是一瞬间变老的
爱因斯坦奇迹年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三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之美》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二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背影》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五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