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名言警句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名言警句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名言警句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论文结合个人管理工作实践,尝试从励志奋进、注意修养、珍惜时光不断学习、培养日常良好习惯、理想信念、奉献助人等诸方面论述名言警句对于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培养过程中的的几点尝试及实效。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随着时间推移,内容和方法要与时俱进。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大学生管理方法改革的新路子,把高校管理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关键词]格言警句;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名言警句是古今中外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学者、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等生活经验立身处世的总结,它是人生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对他人和后世的告诫。在当今知识爆炸、网络信息泥沙俱下的大环境中,用名言警句的精髓思想教育思想可塑性极大的大学生,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估量忽视的作用。笔者作为一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拟就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浅显论述。

一、励志奋进

自古以来,中外涌现了无数自强不息、励志奋进的人士。他们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都曾经遇到过各种困苦挫折,但是他们不是畏缩不前,而是知难而进,在挫折中自强,在磨砺中奋起,从而走出困境走向成功。张海迪从5岁起患脊髓血管瘤,自胸部第三节椎骨以下瘫痪,从此不能直立行走,不能像其他健康的伙伴一起玩耍上学,整天与床为伴。但她身残志坚,凭着顽强的毅力,自学了针灸,拿自己做实验,为他人治病。她还自学了好几国外语,翻译外文小说。此外,她还刻苦自学,获得吉林大学的硕士学位。这为她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后她的文学创作硕果累累,成了著名的残疾人作家,并当选为山东作协主席,中国残联主席,成就了她人生的辉煌。她说过,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她还说过,在困境里,要树立信心,相信一切都会过去,还要自我鼓励,以乐观的心态战胜困难。这也深刻印证了宋代大文豪苏轼所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样的名言浩如烟海。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注意在适当时机在班级内讲述几例名人故事及名言警句,借以对大学生进行励志精神的培育,从对学生的观察看,这种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注重修养

修养是反映一个人面貌的镜子。修养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有重要意义。修养将伴随人的一生,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完善。它包含礼仪、包容,诚信、谦逊、坚韧、美德等方面。荀子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体现的是坚韧和毅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英勇抗金、忠于民族大义的慷慨陈词。诸葛亮的“君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使人认识到,一个人要想成大事必须养成廉洁良习,自觉抵制物欲诱惑。《礼记》中“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则又告诉我们诚恳对于一个人修养的意义。唐代李百药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诠释了气节对人的形象的重要作用。明代王守仁尝言“种树者必养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这又强调了养心在道德修养培育中的基础性功能。中国古代的程门立雪的故事则更说明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尊敬师长、虚心拜师刻苦求学的美德。陶行知的“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道出了品德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决定性作用。陈毅元帅的诗“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无其难上难,锻炼品德纯”则告诫人们学习知识在于不断地积累,好的品格的形成在于坚持不懈的锻炼。

古希腊大学者亚里士多德说过: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熟悉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这说明:不仅在中国,外国也同样重视人的美德的培养。美德是全人类应当共有的修养内涵。如果在当今高校中注意对大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必将有助于大学生品德修养的自觉有益的形成,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三、珍惜时间、坚持学习

学习是人类了解世界的重要手段和窗口,通过不断学习,掌握社会生产和生活能力,不断地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和进步。自古以来,凡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无不重视加倍珍惜时间并努力学习。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坚持学习,还教育督促他们的孩子和家属亲人注意利用时间不断学习。他们在珍惜时光、明确学习的任务和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方法态度以及不断坚持学习的毅力等方面教育和引导他人。

关于珍惜时光,早在中国古代的东晋时期,大诗人陶渊明就慨叹时光的宝贵与珍惜: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明代的文嘉则写了《今日歌》和《明日歌》,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近代中国,许多名人更道出了时光的珍惜:鲁迅先生说过“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对作家是这样,对于科学家更是如此。数学家华罗庚的“凡是较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时间的能手,也都是决心在大量时间中投入大量劳动的人”、生物学家童第周的“一分时间,一分成果。对科学工作者来说,就不是一天八小时,而是寸阴必珍,寸阳必争”。无需多言,时间是人的生命的要素,纵观宇宙浩大,人的生命之短暂,与之相比,真是沧海一粟。那末我们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短暂而渺小的生命变得更加富有价值和更高尚的意义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倍珍惜自己的生命时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做自己尽可能的事情。

至于学习,高尔基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托尔斯泰的“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华罗庚的“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所谓天才,实际上是依靠学习”、列宁说过的“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强调的是学习的目的和任务。竺可桢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毛泽东的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陈景润的“学习要有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张海迪的“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等,都是讲的学习方法和毅力的事。 我在平时的班级活动中,有意识的注意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思想的培养,起到了积极效果。班级学习氛围浓厚了许多,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四、培养良好习惯

每一个人都会对社会起一定的作用,只不过作用有大小和正反不同而已。社会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对它的发展起积极向上的具有正能量的作用,而不是相反。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那就必须锻炼和磨砺自己,培养好的生活和学习、工作习惯,唯此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和民族的发展有用的人。而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不是天生的,必须考靠后天有意识的长期培养和锻炼才能形成。古往今来无数成功者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的刘备曾告诫他的儿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中国现代大作家巴金曾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也说过: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

中国如此,国外的名人也同样有这样的感言: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说过: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养成一种做好事的习惯。英国近代大学者培根也曾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

古今中外无数成功者表明,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习惯可以使人在学习上不断进步、生活中得到他人的尊敬效仿、工作上严谨高效。如果能够使大学生都知道良好习惯的重要性,经常用名人名言警句鼓励鞭策自己,并且努力去培养好习惯,那么他们将来必定能够成为对社会和民族有用的人。

五、理想信仰

理想信仰是人生的方向盘,没有理想和信仰的人生将是碌碌无为暗淡无光的。古今中外的为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在与他们从小就立下了宏伟的人生目标,并一生为之奋斗。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她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正是因为有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人生理想并不断奋斗,他才成为无数青年人心中学习的榜样。周恩来从小学就立志“为中华至崛起而读书”,并终生为之奋斗,践行了他的人生崇高理想和目标。他的言行感染了无数人并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作家丁玲说: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张海迪就是这样。在身体瘫痪在床寂寞难挨的岁月里,她心中的理想之火没有因病魔折磨而熄灭,反而使得她发奋学习,成就了一番键康人也难以做到的事业。她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理想是小船的风帆。正因为张海迪在生活中真正去做了,她才能够说出这样饱含哲理熠熠生辉的话语。现实的中国社会,大学生数量激增,从现实看,不少的学生醉心于玩手机,网聊,盲目消费,信仰茫然,甚至荒废学习,走向犯罪,这都与自身约束不够、没养成好习惯、疏于学习等密切相关。因此,经常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启发教育,必能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自觉地树立起使自己收受益终生的高尚理想信念。

六、奉献乐施

人不仅要培养良好习惯,树立远大人生理想,在生活中更要乐于奉献助人,这样才会形成融洽和谐,和睦共处的新型关系。宋代岳飞精忠报国赢得了人们千百年来的仰慕和尊敬。明代戚继光的以身许国,何事而不为?他的爱国主义奉献使他成为后人心中的民族英雄的高大形象。雷锋虽是一名平凡的解放军战士,但他在短暂的生命中,释放出了最大的人生奉献值,成为后人乃至外国人学习的榜样。大作家巴金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正是由于这种人生价值观,巴金为后人奉献了《家》、《春》、《秋》等不朽名著,铸就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著名残疾人作家张海迪如是说: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们,把一切奉献给人民。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话更印证了人生奉献的意义: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胆小的我作文
回忆童年钓龙虾
我的周老师
爱哭鼻子的弟弟
我的帅爸爸
深山中的看林人
我的懒虫爸爸
没有蛋糕的生日
一件有趣的事
未来的我
我的妹妹
我的妹妹
精灵的小表妹
我被同学欺负了
新来的老师
讽刺微小说四则
需要教的孩子没出息
麦田里的少年
爱因斯坦奇迹年
思想碎片拾零
心灵的拷问
人不是一瞬间变老的
父亲的样子
蔷薇叶子 2015年2期
苦难被战胜了才是财富
在地图上飞行
曾老语惊天上人――读《平生六记》
一个日本孩子眼中的“经典”
“饿”一点你才知道你是谁
必先正名 2015年4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五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背影》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二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三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之美》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