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8
靖西县旧州绣球文化产业发展探讨
【摘 要】 文章研究广西百色市靖西县旧州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概述了旧州绣球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能人加农户的运营方式,产品的销售现状,绣球工艺的传承等。表明旧州绣球文化产业已经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并后继有人。
【关键词】 旧州;绣球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前言
绣球,是壮族人民传统的特色手工艺品,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古朴华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绣球的前身叫“飞砣”,是壮族民间的一种古兵器,绘制于2000多年前的广西崇左市宁明县花山壁画就有关于绣球的记载。手工绣球起源于宋代,当时一到特定的节日,青年男女就各为行列,歌而抛之,绣球逐渐成了壮族青年男女求偶和定情的信使,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广西百色市靖西县旧州自古以制作传统的特色手工艺品――绣球而闻名于世,有“中国绣球之乡”的美誉。1995年,广西妇联把朱祖线做的一对直径1米的大绣球送到北京参加世界妇联大会,广受称赞。一年后,《人民日报》采访报道了朱祖线,并称他为“绣球王”,从此朱祖线和旧州绣球闻名于世,绣球开始成为一种十分受欢迎的商品,不再只是爱情的信使,而且还成为旅游的纪念品和用于赠送亲友的吉祥物,把自身的文化性与商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一种特色的文化产业。
为了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标的号召,靖西县政府积极带领和引导旧州群众,实施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绣球文化产业,努力打造绣球一条街。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扩大,旧州的绣球生产已经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取得了较快地发展,为促进旧州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绣球文化产业也成为旧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二、旧州绣球文化产业的生产
三、旧州绣球文化产业的运营
虽然当前旧州的绣球生产已经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但其运营模式不尽相同,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是“公司+协会+农户”模式,公司负责与国内外客商建立销售网络对外展销,并和协会联系按照市场需求下订单,协会根据企业的要求把订单交予农户进行生产。二是“能人+农户”模式,像“中华巧女”黄肖琴等一些能人,凭借自己的超群技艺以及媒体的宣传,早已远近闻名,经常可以得到一些单位和顾客的大订单,拿到订单后再分给当地的一些农户,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按照货方的相关要求进行协同生产,完成订单后再统一交货。能人不但接受订单生产绣球,而且在家开店展销,甚至还到周围村屯的农户家收购绣球回家展销,这样的农家绣球经营店在旧州有20多家。三是“商店+农户”模式,当地及区内的一些经营文化用品店的老板直接跟农户订货,或者从农户那里收购绣球,再拿回店里去卖。通过与旧州村支书的访谈得知,原来“公司+协会+农户”模式运转良好,但自从“绣球王”朱祖线去世后,协会的功能没能得到有效发挥,导致这一运营模式运营不畅,目前以“能人+农户”运营模式为主。
四、旧州绣球文化产业的销售
五、产业发展带动技艺传承
【参考文献】
[2] 凌春辉.壮族绣球文化产业化开发的观察与思考[J].百色学院学报,2010
(5).
[3] 陈雪军,何利娜 .百色靖西旧州绣球村绣球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六辑,2013(00).
[4] 广西旧州绣球:“文化致富”带动技艺传承[N].光明日报,2013.4.
[5] 百色靖西县旧州:绣球文化产业蓬勃发展[OL].2014.6.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可爱的小狗-----“小白”
- 我爱故乡的桃子
- 猫猫大比拼
- 有趣的小猫
- 心爱小狗
- 菊花
- 小狗贝贝,ILOVEYOU
- 我的自行车
- 小狗“欢欢”
- 小狗布丁
- 不倒翁
- 我想念的小狗
- 小金鱼
- 学杀鱼
- 小闹钟
- 浅谈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对策
- 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 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维护自身形象的不足及根源
- 第一性原理研究稀土掺杂ZnO结构的光电性质
-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空军武器装备需求研究
- 东乡族贫困原因浅析
- 甘南州生态环境破坏现状调查及解决对策
- 网络文化传播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 语言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探究
- 认知失调理论在消费者行为领域的研究
- 北京市东城区医院太平间殡仪服务市场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 浅析境外老北、缅北替代种植的异同点
- 当前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浅谈小学生体育教学的有效调控
- 论创建生态园林城与工厂环保和城建问题
- 《神奇的丝瓜》作者季羡林简介
- 《访兰》教案之一
- 《神奇的丝瓜》教案之一
- 《访兰》教材分析
- 《暴风雨的启示》课外拓展
- 《神奇的丝瓜》探究感悟
- 《访兰》探究感悟
- 《天窗》教材分析
- 《暴风雨的启示》教材分析
- 《天窗》教案之二
- 《暴风雨的启示》教案之一
- 《访兰》作者贾平凹简介
- 《神奇的丝瓜》教材分析
- 《抗日英雄杨靖宇》教案之一
- 《暴风雨的启示》探究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