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就业指导

浅谈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就业指导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20

浅谈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就业指导

【摘 要】 本文在剖析高校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对策:完善个性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开展职业生涯精细化个性化辅导,强调“一对一”指导实效;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建立同伴互助就业群体。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规划;个性化;就业指导;问题;对策

在当今信息化和国际化的社会里,大学生就业呈现多元化、多方位、多层次的发展趋势,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近年来,对大学生加个性化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意义已被高校普遍认同,许多高校也已纷纷采取措施推进这项工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开展职业规划辅导起步比较晚。从实施的情况来看,在指导的内容上目前尚停留在一般的宏观就业指导上,主要通过开设选修课或举办一些就业讲座,传授职业生涯理论和就业形势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教育对象上主要面对毕业班学生,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很有限,使实施效果不佳。因此,应积极开展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实现充分就业。

一、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内涵

个性化就业指导是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进行因人而异的就业指导。它是在尊重个体差异性、多样化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专业化、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促进学生个性化就业和多元化发展。[1]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是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切入点,帮助大学生客观分析自我和职业,正确把握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尽早确实职业生涯目标,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并在大学生实施和调整评估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

二、个性化就业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个性化就业指导的认识不足

很多高校对就业指导在认识上、观念上不到位,将就业率作为就业工作的指挥棒,片面强调就业指导的实用性、技巧性,不能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服务。只是通过开展职业规划大赛、讲座等活动对大学生就业进行宏观指导,帮助大学生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方法,了解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简历制作与求职技巧等,强调就业指导的共性、全体性,对学生的个性塑造、潜能开发缺乏专门的职业能力测试和创业能力的引导。实际上,仅仅局限于这种宏观层面上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难以取得实效的。因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主动开展职业规划的学生不多;从事就业辅导的老师与学生的比例失调,学生得不到全方位精细化个性化指导;而且完成这个动态的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毅力,学生很容易半途而废。

2、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目前高校从事就业指导的师资队伍主要是辅导员和招生就业处的工作人员,整体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这些人大多专业不对口,很少参加培训和到企业体验学习,对就业指导内容、学生需求、就业市场现状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一知半解。而且他们每天忙于繁杂琐碎的日常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研究就业形势、就业指导方式方法等,不能很好地应对学生在职业规划和求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们在就业指导中只能是临阵磨枪,缺乏针对性和新颖性,导致指导的效果不明显,使学生对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缺乏兴趣。

3、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精细化和全程化

我国就业指导课从选修课转为必修课的时间较短,尚未形成成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精细化和全程化。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和形式陈旧,课题上较少有互动式教学,更少有针对性的辅导,而且课程教学内容大多是针对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就业问题进行讲解,很难解决学生个体在各类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不能从大一开始,引导学生从自身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以及当前企业的岗位要求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导致学生对自我职业状况、岗位匹配度等了解不够。

三、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改进的对策

基于以上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不足分析,在实证研究基础上,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构建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提出以下几点新时期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改进的对策。

1、完善个性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我国就业相关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比较突出,弱化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育和服务功能,目前的就业指导大都是一种典型的功利主义指导观,只针对毕业生开展工作,实际上就业指导应该是一整套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2]在指导方式上,要以常设就业指导课程为基础,开设系列专题讲座;以团体辅导为主,介入个体咨询、跟踪服务,巩固团体辅导的效果。在指导内容上全程规划,分层次、分专业、分就业类别、分阶段细化就业内容,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就业观念、择业、创业等多个方面进行针对性辅导,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拓展和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实现就业指导效果的最优化。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法上分四大模块:一是以授课为主,结合专业介绍、专业就业形势进行专题讲授,了解与专业相关的职业;二是以讲座为主,邀请企业家、知名校友、专业教师开设系列主题讲座;三是以社会实践为主,由学生利用假期顶岗实习实践,开展就业市场调研;四是以测评为主,开展职业测评、职业规划辅导、个别咨询、心理测试等,为学生职业规划提供理性参考和科学依据。

2、开展职业生涯精细化个性化辅导,强调“一对一”指导实效

职业生涯辅导是一项需长期重视个体的工作,应以个体或小团体的形式进行,辅导要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效果,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谈话为每一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并跟踪指导,细化到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帮助学生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弥补学校宏观层面上就业指导的不足。通过多年实践印证,一对一就业指导及其工作模式更能促进学生理性并积极就业,是学生最乐于接受且辅导效果明显的指导方式。一对一具体指导方案为:与学生建立一对一关系,结合霍兰德职业测评分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和职业能力和倾向,以及就业的优劣势。并针对他的几个职业倾向开展职业信息分析,达到合理定位、实现人职匹配的目的。然后对学生的学习、求职情况进行追踪、反馈与循环“一对一”精细化指导。

3、提高个性化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水平,建立同伴互助就业群体

加强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是当前就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适应新形势下就业工作发展的需要,高校应该把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内容。通过对其进行系统学习培训、到企业挂职,介入各类职业的职业素质要求,为学生提供职业能力倾向分析,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就业辅导等。另外,辅导员同其他教师一样,是一种学术职业。在探索就业指导方式方法的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问题和困惑,建立同伴互助就业群体,能加快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进程。就业指导师可以集体备课,就就业指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深层次研讨,实现经验共享,提高整体师资队伍职业咨询能力和就业指导能力。

【参考文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成长的过程
元旦的竹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
初三真苦
爬山的发现
完美与残缺
趣谈“当家”
“黄金搭档”
冬之随笔
十一月的萧邦
站得远点看自己
雨,周庄
八月桂花香
感动
书包
欲望不息 生命不止
论唐传奇《任氏传》中任氏的狐性和人性
《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比较
消费时代下女性身体创伤写作分析
论五台山寺庙壁画的审美承载
爱欲释放·女性原罪
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生活环境的诗意性
论小说《家庭制造》中的不可靠叙述
《蒹葭》的叙事式再解读
“阴沉”主题的变奏
头韵及夸张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运用
穿越历史的激越呐喊
从“小处敏感,大处茫然”中探索卞之琳的思想情感
论李群玉的神女诗
简论明清长篇小说中的服饰艺术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一课时)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02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3
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1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一课时)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1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2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