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20
高校特色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探索
【摘 要】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综述,发掘不同特色的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未来的发展提出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探索
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国家未来的建设人才,不但需在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培养大学生,更要注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使其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指高等院校设置专门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根据大学生现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以及围绕此工作开展的各项教育培训、队伍建设、管理监督、评价评估、规范流程等所组成的系统。
一、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高校已经基本上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机构,如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高校心理健康委员会、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发挥着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起步比较晚,在思想认识、教育理念、工作方式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我们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者和研究者进一步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目标不明确。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许多教育工作管理者的思想认识中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往往只重视学科课程,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有些学校虽然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机构,但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形同摆设,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但缺乏固定的时间保证和相对明确的目标以及相对科学系统的教学内容。
(二)重心理问题的诊治,轻预防引导,存在医学化倾向。我国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大多是从学生的心理障碍入手的,一些人误认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的对象仅限于存在心理问题、适应障碍、人格缺陷的大学生,对此类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而大多数心理健康,但在成长的道路上面临着日常生活事件、恋爱与交往、求职与就业等发展性问题的大学生无关,这样造成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覆盖率过低,不能够满足大学生不同层面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三)心理健康服务的机制不健全。大部分学校没有建立完善的高校心理健康服务长效机制,往往只在每个学期初期或者是新生入学的时候开展一次心理测试或者心理咨询,缺乏定期的、常态化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服务方式。调查发现,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常年都对大学生开放的非常少,绝大部分在一周中只开放两到三天。另外,大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组成人员复杂,心理健康服务的队伍由心理学教师、德育人员、学校医务人员等方面的人员构成,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兼职人员,这就造成了整个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较低,难以满足高等院校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发展的要求。
三、高校特色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近年来,为了促进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众多的研究者围绕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做了大量的工作,探索出许多与大学生心理特点相结合的、具有特色的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一)心理健康协作化服务体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这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与学院、班级、寝室、社会、家庭联合起来,互通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协作体系。各学院可以设立心理辅导办公室,安排专业心理辅导人员,各个专业可以建立朋辈心理辅导小组,各个班级可以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委员。同时,也可以通过各方面的力量,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氛围,跟家庭建立联系,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家长采用科学的、亲和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及和睦的家庭关系。
(二)多级别、多层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分层干预服务体系。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为了主动掌握学生心理状态,使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能够涵盖到不同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需求,需要建立分层干预服务体系。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相关研究学者提出了高校三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一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总体组织和工作开展,负责制定计划和相关规范,负责对全校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督;二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由院(系)学生教育管理教师、辅导员组成。这些辅导员因为工作中经常与学生接触,能够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状况、人际关系和心理状态等。他们在经过学校心理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之后,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由学生心理骨干组成,例如心理专业的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等。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关注“特殊”的同学,比如过度焦虑、沉溺网络、性格孤僻等存在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跟他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给他们提供心理上的支持。
通过建立多级别、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分层干预服务体系,避免了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盲区,保证了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细致型、广泛性、长期性、有效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他们成长与成才的永恒话题,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2] 郭安宁,俞海侠.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53-56.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姜老师
- 王奶奶
- 谈父亲
- 梦女孩
- 母亲
- 幽默老爸
- 牵挂我的同学
- 拜访汪竹柏
- 我是“香港小姐”
- 我的姐姐
- 我们的班主任
- 我的老妈
- 羽毛球大战
- 我的爸爸
- 我的老师们
- 每日七条短信
- 我那非常环保的男朋友
- 友情里的一厢情愿
- 每个村民都爱旅行
- 我们都骑过姥爷的肩头
- “淘宝村”真相
- 纳妾的成本分析
- 一部电梯卡住了我的人生
- 有些人你永远不必恨
- 职场撰写邮件的十一条“军规”
- 复制一座城市
- 补习班里斗智斗勇
- 高仓健:做人的美学
- 你真的恨“剧透”吗?
- 绕会场一圈的人生
- 《小镇的早晨》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2011年中考语文阅读考点复习:运用记叙文知识阅读记叙文
- 畅谈理想 教案教学设计
- 2011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句子内部结构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学案
-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2011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迁移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同步练习
- 借助多媒体教《村居》(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诗经》两首学案
-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
- 海上日出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