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

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20

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

关键字:农村金融;收入结构;典型相关分析

一、背景分析

(一)指标设定

1.农村金融发展指标

(1)农村金融发展规模(X1)

用江苏省农村贷款余额与农村GDP的比值来衡量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反映每单位农村贷款投入能够产出多少的农村GDP。在相同数量的农村贷款下,农村GDP越高,则说明该地区每单位农村贷款产出的经济效应就越高,则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就越高。由于乡镇企业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服务对象,与农民收入的增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将乡镇企业贷款归于农村贷款。农村贷款余额为乡镇企业贷款余额与农业贷款余额之和。农村GDP计算参照多数文献的做法,农村GDP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和乡镇企业增加值之和。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农村贷款/农村GDP。

(2)农村金融发展结构(X2)

在农村贷款中,乡镇企业贷款越多,越有利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用江苏省乡镇企业贷款余额与农村贷款余额的比值来衡量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结构,用来反映江苏省的农村金融是否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来促进农民增收的。江苏省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由过去主要依靠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转变为主要依赖劳动报酬性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农村金融发展结构=乡镇企业贷款/农村贷款。

(3)农村金融发展效率(X3)

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是指农村金融机构将收集而来的闲散的资金分配到资金缺乏部门的效率,就是指农村存款转化为农村贷款去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效率。农村金融发展效率越低,说明农村存款转化为农村贷款的效率就越低,农村金融脱农现象就越严重。农村存款余额为农户储蓄存款余额与农业存款余额之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农村贷款/农村存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金融资源外流的程度。

2.农民收入水平指标

(二)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都进行了对数形式的处理,理由如下:第一,不改变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使其趋势线性化,减缓时间序列中存在异方差的影响;第二,对数形式的变量可以在模型中表示变量的弹性,可以考察自变量的相对变化引起因变量的相对变化;第三,采用对数形式,可以减少变量差分的次数,相对容易得到平稳的时间序列。

(三)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思想

本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农村金融中哪个方面对农民收入结构中何种收入产生最大的影响。

典型相关分析是借用主成分分析降维的思想,研究两组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在第一组变量中提出一个变量的线性组合,在第二组变量中也提出一个变量的线性组合,每个线性组合能够分别代表各自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并且这对线性组合的相关性最大,这样的一对线性组合被称为第一对典型相关变量;然后在每组变量中寻找第二对典型相关变量,使其在与第一对典型变量不相关的典型变量中,这对典型相关变量具有最大的相关性。如此下去,直到两组变量的相关被提取完毕或只剩下微弱的相关为止。可见典型相关分析把原来两组变量的相关关系集中到少数几对典型变量的关系上。

三、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

增长的实证分析

在进行典型相关分析之前,设U代表江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V代表江苏农民人均纯收入。

本文运用SPSS.20进行典型相关分析,输出结果如下:

(一)典型相关系数及显著性检验

表1 典型相关系数估计值

Canonical

Correlations

1

0.990

2

0.789

3 0.374

表2 典型相关系数的检验值

Test that remaining correlation are zero

Wilk’s

Chi-SQ

DF

Sig.

1

0.006

148.983

9

0.000

2

0.324

33.205

4

0.000

3

0.860

4.450

1

0.035

万炳刚等: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

(二)典型冗余分析

典型冗余分析用来表示各典型变量对原始变量组整体变异的解释程度,分为组内变差解释和组间变差解释。

表3 农村金融发展组被自身解释的程度

Proportion of Variance of Set-1 Explained by Its Own Can.Var

CV1-1 0.557

CV1-3 0.173

表4 农民收入组被自身解释的程度

Proportion of Variance of Set-1 Explained by Its Own Can.Var

CV2-1 0.889

CV2-2 0.054

CV2-3 0.057

表4表示V组内变差解释结果,农民收入组三个典型变量也被自身解的变异量高达100%,其中农民收入组第一典型变量V1可以解释自身原始变量组变异比率最高,达到88.9%,而第二典型变量和第三典型变量对农民收入的解释总共只有11.1%。

表5 农村金融组被农民收入组解释的程度

Proportion of Variance of Set-1 Explained by Its Opposite Can.Var

CV2-1 0.346

CV2-2 0.168

CV2-3 0.024 表6 农民收入组被农村金融组解释的程度

Proportion of Variance of Set-1 Explained by Its Opposite Can.Var

CV1-1 0.871

CV1-3 0.008

表5表示U组间变差解释结果,测度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变差被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解释的程度,由图可知,农村金融发展的差异被农民人均纯收入解释的比率总计为53.8%。说明江苏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其他收入)能够解释由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农村金融发展的结构、农村金融发展的效率构成的农村金融发展差异的53.8%,其低于农村金融发展第一典型变量对自身的解释程度,说明江苏省农村收入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力度是不够的。

表6表示V组间变差解释结果,江苏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差异被农村金融发展解释比率为91.3%,即农村金融发展各要素如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农村金融发展的效率、农村金融发展的结构总共能够解释由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其他收入构成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减变化的91.3%,要远远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农村金融发展差异的解释的程度。说明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典型相关模型

由于原始变量的测量单位不同,不宜直接比较,本文采用标准化典型变量的系数,给出典型相关模型。

表7 标准化的农村金融组典型判别式函数系数

Standardized Canonical Coefficient for Set-1

1

2

3

X1

0.105

0.612

X2

0.004

0.097

-1.349

X3

1.057

0.592

1.176

表8标准化的农村收入组典型判别式函数系数

Standardized Canonical Coefficient for Set-2

1

2

3

Y1

-0.025

3.332

- 3.765

Y2

-1.845

-2.090

7.620

Y3

0.927

-1.380

-4.246

通过表(7)和表(8),我们可以得到第一典型相关变量的表达式:

在第一典型相关表达式中,Y3的系数为0.927,与Y2的系数相差不大,说明V1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其他收入,其他收入包括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U1主要代表了农村金融发展结构,表明农村金融发展的结构完善能够促进农民其他收入的增长。农村金融发展结构越完善,乡镇企业贷款在农村贷款中的比重上升,乡镇企业在增加资本要素投入的过程中,对土地要素的需求也会增大,由于乡镇企业位于农村地区,从而加大了对农村农田和宅基地的征收需求,农田和宅基地是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源泉,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概率就会增大。此外,一旦土地被征收,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生存保障,政府会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增大对农民的转移性收入的力度。因此农村金融发展结构越完善,农民收入中的其他收入也会提高。 第二个典型相关的表达式:

四、思考与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强于对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影响。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最重要的因素是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其次是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影响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最显著的因素是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其他农村金融变量的解释力较弱。农村金融发展的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增长。江苏农村金融发展总共解释了农民收入差异的91.3%,而农民收入总共解释了农村金融发展变化的53.8%,说明江苏农村金融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力度要远远的超过农民收入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可见,江苏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单向促进作用,双向联动作用还很弱。

将农民收入增长作为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目标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从保障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和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着手,来发展农村金融,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对保障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扶持力度,稳定和提高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

虽然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呈下降的态势,但其对于农民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在农业现代化生产中,配备农业机械、改良品种、采用先进的技术、施用化肥、农药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因此政府应利用差异化存款准备金制度、贷款贴息、财税贴息、央行支农再贷款等多种政策工具,农村政策性银行实行“单独管理”,把贷款业务重点投放到农业现代化生产上来,有效地促进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长。

(二)建立农村资金的回流机制,提高农村金融支农的效率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迅猛的发展,农业的弱质地位非常凸显,造成农业信贷具有高风险、低收益、资金周转慢、成本高的等特点与农村金融机构的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等经营原则相悖,导致农村大量的资金流向了城市。因此要建立农村资金的回流机制,扭转农村资金配置效率低效所造成的农村资金大量流失的趋势。同时,农村金融发展应该“数量”与“质量”并重,在努力扩大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同时,必须强化农村金融支农效率,最终才能实现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结构,构建专门为乡镇企业融资的金融服务机构

参考文献:

[1]Goldsmith,Raymond W.,Fina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M].1969,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King, R .Levine, R., 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J].1993,

108(4):717-738.

[3]Greenwood, Jeremy Boyan Jovanovic, Financial Development,

Growth,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J].1998(4):1076-1107.

[4]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 2005(9):30-43.

[6]余新平,熊~白,熊德平.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中国农村经济,2010(6):77-87.

[7]陈冲.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理论假话与实证检验[J].经济与管理,2013(6):13-18.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懒虫爸爸
没有蛋糕的生日
回忆童年钓龙虾
爱哭鼻子的弟弟
我的妹妹
未来的我
一件有趣的事
胆小的我作文
我的妹妹
我的帅爸爸
深山中的看林人
我被同学欺负了
我的周老师
新来的老师
精灵的小表妹
让好制度改变中国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014年25项最佳发明”
一根价值1亿美元的军事“天线杆”
我们总该信点什么
星际穿越,让时空旅行不再是梦想
老无所依的恐惧
常见符号的隐秘来历
为什么中国只用1个时间,而美国有6个
纳粹打着“爱国”的旗号“崛起”
十项出色的青少年发明
在海底待31天
“呵呵”是苏东坡发明的吗
动画片里的妈妈去哪儿了
“文革”二字何必加引号
科学家最想重新命名的科学术语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训练及答案:修改病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2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文言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信客》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教学设计
北京市各校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作文题目汇编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教学设计